编年体史书。二百二十卷。清毕沅撰。成书于乾隆末年。
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总督。好著书,通经史、小学、金石、地理等学。曾谓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之史,莫善于涑水。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续资治通鉴》、《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止于五代十国,后人有续撰之意,如明陈��有《通鉴续编》,王宗沐、薛应旂有《宋元资治通鉴》,清徐乾学,万斯同、阎若璩、胡渭等有《资治通鉴后编》,均或有缺点,或多不令人满意。毕沅于是利用徐乾学等《资治通鉴后编》、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元脱脱《宋史》、《辽史》、《金史》、明宋濂《元史》、叶隆礼《契丹国志》等史书、文集百十余种,阅二十余年而成《续资治通鉴》。由毕沅依照《通鉴考异》体例,写出《考异》分注于正文下,然后经一些学者合作,写成稿本,再复由其门客邵晋涵订正,完成全书。然订正稿已不知所向,附刻本仍为“宾客初定之本”。
该书虽以宋元为线索,在目录上将辽、夏、金排百于外,但实际上却是诸朝并重,故可看作是编年体的宋、辽、金、元史。书中充分反映了宋、辽、金、元消长的历史过程。如宋太宗统一北汉后,宋辽关系变为紧张,双方战争频繁,均择将帅、筑城防、积极备战。自北汉名将刘继业归宗(改名杨业)并得以重用后,宋朝形势较好,而辽国君主则喜游猎,不听谏劝,反趋劣势。卷九十二始,大金国起,宋朝国势每况愈下,越益艰难,直到元灭宋,而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
总体上看,该书北宋部分编辑较精,元代部分则较为简略。该书的缺点在于(一)虽本文下分注“考异”,但仍不够精详。(二)因全书多取旧史原文入录,故缺乏熔裁。(三)前后体例上也有脱节处,如至卷一○三后,始于凡分年处,各冠年号。(四)内容上有些错误,后曾由容肇祖、聂崇岐校勘书中讹误、遗漏,衍文、颠倒、重复等二千多处。
该书自编成后,陆续刊出,初刻至一百零三卷断,嘉庆六年(1801年)冯集梧补刻一百十七卷,使其刊齐。同治后,有与《明纪》合刊本。又有同治光绪间江苏书局《资治通鉴汇刻》本。中华书局一九五七年出有校勘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