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传体断代史。一百卷。南朝沈约撰,南齐永明六年(488年)成书。
沈约是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休文。生于南朝宋元嘉十八年(441年),卒于梁天监十二年(513年)。南朝吴兴郡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沈约在宋生活了三十八年,经历了南齐的整个变迁,又在梁生活了十一年。沈约十三岁时其父被杀,沈约成为钦犯,到处躲藏,宋孝武帝继位后才获赦免。沈约学问渊博,历任宋、齐、梁三代要职。宋时,他受到郢州刺史蔡兴宗器重,调任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蔡兴宗改任荆州刺史时,他仍担任记室兼关西令。后来他又任过尚书度支郎。齐时,沈约受太子器重,掌管文书,校四部图书,后历任太子家令、司徒右长史、黄门侍郎、东阳太守、国子监祭酒、司徒左长史、南清河太守等官职。沈约在齐梁交替之际,帮助萧衍完成代齐之事有功,被封建昌侯,累迁尚书令、侍中、太子少傅,后加将进,任丹阳尹,死后谥为“隐”,所以有人称他“沈隐侯”。
齐永明五年,沈约受命编写《齐书》一百卷。他还著有《晋书》一百一十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俗说》三卷。他的诗作在当时文坛颇有影响,曾根据关于汉语“四声”的发现,提出诗歌音律方面的“八病”说,撰写了《四声谱》。除《宋书》外,其他书现皆已亡失。
在沈约写《宋书》之前,有关宋的史书已有好几部。刘宋时何承天、山谦之撰成宋武帝一代,苏宝生续成宋文帝一代,徐爰后来又完成孝武帝一代。此外尚有多种宋代史书。沈约从永明五年奉诏根据前人的史书撰写《宋书》,在短短一年两个月就完成了百卷《宋书》。
《宋书》有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计一百卷。上起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刘裕掌握东晋大权,下迄南朝宋升明三年为萧齐所灭,凡六十年的历史。《宋书》本纪十卷:《武帝纪》三卷、《少帝纪》一卷、《文帝纪》一卷、《孝武帝纪》一卷、《前废帝纪》一卷、《明帝纪》、一卷、《后废帝纪》一卷、《顺帝纪》一卷,共记载了刘宋的八个皇帝。另有刘劭,杀父自立,仅三个月就被推翻,未入本纪而入列传。《武帝纪》内容较多,所以分三卷来记。《宋书》十纪是全书的主线,是宋的政治兴衰史。如《武帝纪》记载了刘裕从创业到“元嘉之治”的政绩。刘裕败桓玄,灭南燕,征服孙恩、卢循起义,于义熙十三年灭掉建都长安的后秦,成为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元熙二年“晋帝禅位于王,”并下诏说:“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创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刘裕于“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并开始了宋初的“元嘉之治”。他实行“土断”以清理侨人户籍,废除一部分屯田池塞以振百姓,禁止豪强封锢山泽。经宋武帝、宋文武之治,“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宋书》卷五四史臣语)
《宋书》的志有:《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等八志。书前有《志·序》一篇,历叙前史设志的情况。沈氏认为《艺文》、《沟洫》二志,因“世殊事改,于今可得而略。”《郊祀》、《舆服》二志,沈氏将它们归入《礼志》中,不另外立志。《食货》、《刑法》二志是重要的历史材料,本书中没有,因《晋书》中已有此目。所以他在《志序》中说“《刑法》、《食货》,前说已该,随流派别,附之纪传。”。今沈约的《晋书》早已散佚,但在《通典》卷八中,尚存有沈氏《晋书·食货志》序言。清人郝懿行辑补《刑法志》六十二条,《食货志》九十一条,汇辑成文,可供参考。《宋书》在《五行志》之外,又另立《符瑞志》一目,记阴阳五行,灾祥效应等,在诸志中最少价值。《州郡志》在《宋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志,它记载东晋以来州郡的变化,如侨州、侨郡以及土断法等,均有所说明。《律历志》保存了杨伟的《景初历》全文,以及何承天的《元嘉历》、祖冲之的《大明历》全文,反映当时的自然科学水平,比较可取。
列传是当朝各类历史人物和专人专事的传纪。《史通·书志篇》说:“宋氏年唯五纪,地止江淮,书满百篇;号为繁富”。《宋书》百卷,叙述六十年的史事,保存了不少历史资料。在列传中收载了当时人的许多奏议,书札和文章,可从中看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些实际情况。如《何承天传》收载了《谏北伐表》五千余字;《谢灵运传》收录了《劝伐河北疏》二千余字;《羊玄保传》兄子羊希附传,收载了西阳王子尚上书,书中说:“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樵苏无托,至渔采之地,亦又如兹。”反映了南朝农村两极化的发展。《夷蛮传》对于南朝前期我国各亚州各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来住均有叙述。《宋书》基本上是因袭前世纪传体史书的,但没有表。《宋书》的八志是后续。沈约最初所撰的《宋书》只有纪、列传共七十卷,《梁书·沈约传》记载,沈约“表上其书,谓本纪、列传缮写已毕,合志、表七十卷,所撰诸志,须成续上。”唐人刘知几《史通》说“此书为纪十、志三十、列传六十、合百卷。”可见此书无表。表为“衍文”。
《宋书》在写作技巧上也有长处。在列传中叙事往往采用带叙法。有些人不必立传,即把其事附在别人的传中,叙完后再接着写此人平传。如在《刘道规传》中,带叙了刘遵的履历。这样,既不用多立传,又记叙了更多的人。《宋书》的代叙法与《三国志》中的类叙法有所不同。类叙法一般在本传后才列他人之传。带叙法也有缺点,易喧宾夺主。
《宋书》也有一些缺点。在许多问题上不能直书,为高门士族立传太多并妄加吹捧,繁简失当。由于成书仓促,《宋书》失检之处甚多。而《宋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食货志》、《艺文志》。
前人研究《宋书》较重的有:清人张元济、张森楷的两种《宋书校勘记》稿本,成孺的《宋书州郡志校勘记》,李慈铭的《宋书札记》,孙彪的《宋书考论》,读《宋书》时可予参考。
《宋书》的版本有:宋元明三朝递修本(简称三朝本)、明北监本、毛氏汲古阁本(简称毛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简称殿本)、金陵书局本(简称局本)、商务印书馆影印三朝本(简称百衲本)。《宋书》在流传过程中有所残缺。如卷四《少帝纪》论赞部分全缺。又如卷四十六《到彦之传》反存篇目,后人已取《南史》等书补足了,补缀的痕迹灼然可见。一九七四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宋书》,以上述版本互校,作了比较详细的校堪,是现行最好的版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