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红楼梦》
红学研究
每当我捧起《红楼梦》,一股热流便涌上心头。我仿佛看到了“情情”的面孔,好象见到了曹雪芹的容颜。《红楼梦》面世已二百四十多年了,但曹雪芹的愿望至今还在梦中,这个梦就是“石头”所叙述的故事。三百五十多年了,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曹家几代人的情思至今还没有实现,想到此,我常常感叹不已。
正是因为有了《红楼梦》,才使中华文化闪耀着更加夺目的光环。《红楼梦》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任何一部小说无法比拟的,它完整的三维结构形式,是人类社会第一部立体文学著作,是中华汉字所独有的魅力,是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的天才创造。当你真正领会了这部书的精神实质,当你确实能读懂“其中味”的时候,你就愈加崇敬曹雪芹,你就会惊讶地发现世界上难道还会有这样绝妙的文章,这确实是万万不能的,却又在《红楼梦》中展现无遗。这就是中华文化之髓,也是世界文化最大的遗产。
由于《红楼梦》始终透露着神秘的信息,致使多少代无数文人、学者、读者痴心、痴情于它。“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的谚语,至今仍然有其广泛的影响。二百多年来,“红学”研究的课题越来越多,形成了颇为壮观的《红楼梦》研究群体,推动影响了中国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是,我觉得研究《红楼梦》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弄通曹雪芹写这部书的旨意,也就是要弄清楚这部书到底是写什么事,是采用何种艺术手法写成的。为此,我走进了《红楼梦》世界,十余年下来写了一些心得笔记,自题为“石头记解味”。虽然才入佳境,但对当前《红楼梦》研究的一些问题,还是能本着曹雪芹意愿进行解释,即可以解“其中味”。下面简要地、抛砖引玉的讲四个问题:
一、《红楼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红楼梦》成书以来说法颇多,如:“和珅家事说”,“明珠家事说”,“宫闱秘事”,“曹雪芹自传说”等等,五花八门什么样说法都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说法呢?原因在于书的构成。曹雪芹为了躲避清朝统治阶级“文字狱”以及政治上的加害,用他非凡的学识和智慧凝成了这部“一喉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的文学、历史巨著。这种写法打破了古今中外所有小说写作的惯例,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写作方式,所以人们很难理解它那深奥的含义。《红楼梦》不是一般小说的范畴,小说体裁只是这部书文字叙述的故事,而真实的内容和意义则深藏文理之中。它是水下的高山,云中的雨滴,人们按常规读它,只能是雾里看花。因此,《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至今还有争论。
那么《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本人认为:《石头记》确属小说体裁的历史和文体解读著作,是这三部分的有机合成。写作的基本方法是“一手也而二牍”,也常常采取“一手也而三牍”的特技写作手法。主旨是谈“亲”(情),是谈曹家百年历史及其社会背景,这个“亲”的历史全部用密码写成。试想,一个用密码写成的书,如果没有“解码器”是很难弄通它的真正含义。 下面针对书所构成的三部分概说一下:
(一)、小说体裁:这是《红楼梦》实实在在的文字形式,就其文学水平讲,它可以称之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充分展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面面观,揭露了封建王朝统治者及其官僚们的奢侈生活,反映了劳动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压迫,以及青年男女争取爱情自由的理想和愿望。 通过贾家两府和大观园,把封建社会种种矛盾暴露无遗。刻画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一些典型人物,激起了读者无限遐想和情感纠葛,使其随书中的人物悲欢而悲欢,直到忘我而成为书中人,这就是小说故事本身的魅力。
(二)、隐寓史实:这个史实是用隐寓式密码写成,用小说故事作为载体。书中,在那华丽工整的文字诗词下,在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曹雪芹又完整地叙述了曹家自明末到清·乾隆初一百年来的悲欢离合、兴旺衰败的历史史实,表明了曹家的历史渊源。书中,隐笔描写的曹家历史上各种人物栩栩如生,身份言谈、得体流畅,比喻生动形象。从开篇到八十回,隐寓的人、事、物等特定的密码符号一丝不乱,字面上很难看出任何痕迹。只有脂砚斋用批语点点指指、微露信息,使人百思不解其云。这就是曹雪芹给我们的难题,他能写出,而我们还不能完全解出,可见《红楼梦》写作工程之浩瀚,之艰巨。
(三)、文体解读论述:《红楼梦》不但隐寓历史史实,而且还把文体的构成、艺术手法、解谜方法也隐写在书中,这更是曹雪芹的天才创造,也是区别其它小说一个重要标志。曹雪芹为了使“解味”者看懂此书,详细地介绍了成书原因,用了较大篇幅着重讲解此书的宗旨,写作方法,解谜方法和条件。并明确指出,这部书是用“一手也而二牍”的方法写成,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看懂这部书的历史史实,那才是我真正的意图,而文字构成的文章是人情练达的社会世态的构思。系统地讲解了认识该书“其中味”的几个关键程序,直接告诉读者只要抓住书中所说的一个纲领,三个主要环节,此书可解,否则此书哭矣!
上述是《红楼梦》三种结构构成概述,对我们领会《红楼梦》精神实质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怎样读《红楼梦》
这里所说的读,实际上应该是解。因为,《红楼梦》最大的特点是:说鬼无有鬼,言淫不是淫,道佛不是出家人。也就是说你要能解《红楼梦》,你所看到的人、事、物都不是文字直接描述的样子,而是另一种样子。怎么能看出另一种样子呢?曹雪芹告诉我们要抓住一个纲领,三个主要环节。其重点内容归纳如下:一个纲领是第五回中宝玉之梦;三个环节:第一,贾瑞之死。第二,秦可卿之死。第三,秦钟之死。他们的密码代号是:宝玉——石头,贾瑞——假说,秦可卿——亲可清,秦钟——亲宗。正看宝玉是公子,反看是石头。正看贾瑞是家尿,反看是假说。正看秦可卿是情可倾,反看是亲可清。正看秦钟是情种,反看是亲宗。反看宝玉是石头,石头记事即碑文,所以《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石头记事用假说,所以该书“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宝玉天下第一隐人(淫人)也,第一隐人是意隐(意淫),所以石头所记之事是隐文。隐得什么事呢?隐得是亲可清假家史。怎样才能明白这些隐文呢?需亲宗和智能结合,因为“智能”手里有密(蜜)。怎样解密呢?需要宝玉和亲宗伴读。伴读即“一手也而二牍”,以上是曹雪芹告诉我们的解读方法,落脚点是伴读。下面把我写的笔记“石头记解味”摘录一段:
《红楼梦》第五回写道:“……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按书中所述,正看应这样理解:宝玉到宁府赏梅花,一时欲睡中觉,被秦氏引到屋里睡觉。宝玉一到上房间就看见《燃藜图》,这是勤学苦读之喻。宝玉最打醋读书作学问,所以看到此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当看到画的两边对联写得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更是反感。因为这幅对联意思是:只要精通人情世故,就是文章,就是学问。宝玉因更嫌恶人情世故,所以不肯在这样的房间睡觉。
其实真正的含义和上述完全不一样,我们先看《燃藜图》原本的解释:《燃藜图》讲的是汉成帝时刘向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有黄衣老人拄藜杖叩阁而进,刘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吹杖端烟燃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 此图原意已明,我们下面破译这段话,首先直译:(字按音释出原字,或音转意,拆字。如:上房——正宗祖先。内间——秘室,原意秘史。的——白叟)当下亲氏引了一族人,来致正宗祖先,石头上龛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中白首人是无故女子,过去的史实《言里图》,不堪惜合隐,索画新宗便有,写补会。这段话其意如下:亲可清这是用本家一族人做引,来说正宗祖先秘史,石碑(宝玉)上,一幅画贴在上面,这幅画就是小说《石头记》。小说 《石头记》中描写的女子,实际上是史实中的白叟老人。过去的史实从《言里图》可以找到,因为《言里图》即《石头记》隐文。文有“天禄阁”代表宗谱,“五行洪范之文”代表故去按范字排行的曹家五辈先人(锡雨龙山宗,曹锡章——曹寅)。不堪后代(惜春)与我们同消隐,在 《石头记》中索找新宗谱就有了。写此书补历史,曹家人在书中相会。
这一段话是为宝玉做梦作引,宝玉之梦是通部书的纲领。这段引子,实际上是曹雪芹为读者(解味人)看懂此书纲领(宝玉之梦)和全书内容的点睛。它包含三个层次:第一是小说文字所叙述的故事。第二是本书的解读方法,告诉读者要“夜读”即不能“ 明看”,要《言里图》,要看懂文字里的真正意图。第三是本书主要写什么事,即主旨是历史(曹家的百年历史)。
从上述“解味”我们可以看出《石头记》写作之精巧,含义之深奥,以此可以看出《石头记》是用密码写成的著作,需要我们来破译。但破译不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地解释,而是从头至尾前后结构严谨,符合历史史实,成章成回地翻译,就象外文书籍翻译中文一样,这样才能真正解“其中味”,会读《石头记》。
三、曹雪芹的祖籍与宗族
关于曹雪芹的祖籍争论颇多,主要有“丰润说”“辽阳说”两种观点(最近有“铁岭说”)。其实,如果能解“其中味”,曹雪芹的祖籍并不难确定。因为,《红楼梦》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恢复曹家的本来面目,回到自己的亲宗本族那里去,要使曹雪芹的祖宗“香魂”回到故乡。这个故乡是什么地方呢?这个故乡就是曹玺的故乡,现山东省某地。有人会说这简直是胡诌。是的,按《八旗满州氏族通谱》和《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曹雪芹的祖籍和辽阳有关,因为,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可以证明曹振彦在辽阳居住过。可问题就出在曹振彦身上,因为曹振彦不是曹玺的生身父亲,而是养父。而他在成为曹玺养父之前,早已是在旗的满州后金军队的小头领。试想,一个在辽阳驻扎的后金小头领和一个明朝末年的山东小孩,他们之间建立了父子关系,必定有一定缘由的。对此,我们可以想象,在明末后金对明朝连年战争中,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曹玺这个山东人成了曹振彦的儿子,定有它不寻常的历史原因。就是这个原因使曹雪芹家兴旺荣耀起来,也是这个原因使曹家又衰败下去。这个兴衰过程达一百年,这一百年对曹雪芹家来说就象一场梦。所以,作者在书中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真事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以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泯灭也。曹雪芹写《石头记》的目的,就是要为其祖宗、父辈作传,写曹家百年风云。如果没有曹振彦成为曹玺养父这一段历史,《石头记》根本不会出现。曹雪芹写下这千古名著,就是要恢复曹家的汉人身份,要把曹家真正宗族关系连接起来。所以在《石头记》中,废弃了曹振彦做为曹家二世祖的身份。这样曹雪芹的祖籍就不能按曹振彦的祖籍算,而应按曹玺和他的生身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居住地来算。这个居住地就是:明末行政区登州府宁海州。
曹雪芹家衰败的原因,有其政治因数也有其家族因数。据史料记载,曹雪芹家被抄衰败以后,曹宜父子却被雍正重用。根据《石头记》透露出的信息
四、脂砚斋
《红楼梦》最初版本的名字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从书名我们可以看出脂砚斋和《石头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要弄懂《石头记》,不了解脂砚斋是无法对该书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做出中肯的结论。
脂砚斋是谁呢?历来说法不一。其实,曹雪芹在《石头记》中写得非常清楚,脂砚斋就是曹睢
曹雪芹长大成人后,曹畎考虑到清朝政权的政治压迫及“文字狱”,主张写一部人情小说,隐进曹家的百年历史。在他的授意下,曹雪芹终于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写成了这千古文章《石头记》。文章是曹雪芹所作,但脂砚斋在《石头记》诞生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的批语,对我们破译《石头记》,将起到举足轻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历史证据。
要想弄通《石头记》,就要弄通脂批,脂批是《石头记》伴生品,其中透露出大量的信息。脂批有三个特点:1、小说创意形式的评语。2、隐寓的历史及人、事、物的评语。3、单纯文学 艺术评语。但脂砚斋不管怎样评书,在大关键处是不轻易作批,即使作评也是含而不露。有时书中内容隐寓很深,脂批也用隐语作批,往往使人产生误解。为了说明这三个特点,下面举几个例子浅析批语意思:
(一)、小说构思批语;这种批语书中相对较少,例:书中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三自然段说宝玉次日天明到黛玉房间看到黛玉和湘雲睡态,“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湘雲却把青丝拖于枕畔,……”该句旁脂砚斋批曰:“又一个睡态。写黛玉之睡态,俨然就是娇弱女子,可怜。湘雲之态,则俨然是个娇态女儿,可爱。真是人人俱尽,个个活跳,吾不知作者胸中埋伏多少裙钗”。这段批语是脂砚斋按小说构思成分来批的,是赞誉曹雪芹人物刻画太绝妙,写什么象什么,不管黛玉、湘雲隐寓谁(黛玉——曹霖,湘雲——曹雲,他们是兄弟,所以睡在同屋,脂砚斋未评这隐寓之事),作者都能在小说情节上使他们达到完美统一。
(二)、隐寓史实、人物和事件的批语;此类批语是脂批的主流成分,是破译《石头记》最有利的工具。我们再看二十一回中一段,说宝玉看了一回《南华经》。当看到《外篇·胠箧》一则后,意趣洋洋趁着酒兴,不禁提笔续曰:“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宝玉这段续《庄子》脂砚眉批曰:“趁着酒兴不禁而续,是非者自站地步处,谓余何人耶,敢续《庄子》?然奇怪之笔,从何设想,怎不令人叫绝?己卯冬夜”。此批语是深知文中的隐寓而作批的,是脂砚先生边看边批,借题而发。该批语是以宝玉的口吻开头,意思是:我(宝玉)趁着酒兴,不禁而续,是者、非者各自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了,说我是何人也,竟敢续《庄子》。(接着是脂砚有感而发,自己的口吻)是的(然)!宝玉是什么人,怎敢续《庄子》。作者是笔法太奇妙怪绝了,他是从什么地方想来的呢?怎不叫人拍案叫绝呢?”此批也是隐语,关键的一句是,“是非者自站地步处”。是者、非者为谁呢?正看为非,反看为是。(正看宝钗、黛玉是大家闺秀,反看则是曹家的先人)脂砚斋明白曹雪芹在书中通过宝玉续《庄子》来启发读者,只有“胠箧”,去掉原来的规矩,人们就明道理,懂是非。《石头记》的读法和《外篇·胠箧》一样,只有去掉表面文字的框框,才能明白《石头记》每个字、每句话真正的意思,才能看懂此书。所以他和曹雪芹书里书外、一唱一和。这样的批语书中(八十回)比比皆是,这段批语是露微意,真正大关键处,脂砚斋这样的微意也不肯露出半分。
(三)、单纯文学批语
脂砚斋的批语中,文学评语占了一定的数量。例如,甲戌本第一回有这样一段眉批:“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这是比较典型的对文章艺术手法的评语。这里有两方面评论;一是对写作艺术手法的评论。二是对作者用隐寓的艺术手法的评论。第二种要比第一种占主导地位,其例子很多,不再例举。下面看第一种一个例子: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湘云补诗一段,“史湘云一心兴头,等不得推敲册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心内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纸笔录出”。旁批曰:“可见越是好文字,不管怎样就有了。越用工夫,越讲究笔墨,终成涂鸦”。从这段批语里,我们可以看出脂砚斋只是作文法进行了议论,这是脂批另一个特点。
上述,主要是提醒大家在阅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时,要有区别地看待、分析脂批的内容,这样才能加深对《石头记》的理解,才能伴读成功。
总之,本人浅显地讲了四个问题,有人会说讲得不透。是的,这里只是简单谈了一点个人体会,不一定全对,而解开的谜底也没有亮出来,望大家原谅。我想,曹雪芹是古今中外伟大的文学家,我们应该选择一个适当的地点、合适的场合,庄重地公布《红楼梦》中最深奥之谜的谜底。一是表示我们对曹雪芹崇敬的心情,同时让广大读者在同一时刻分享这成果,也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通过这个途径,让更多的红学爱好者掌握阅读《红楼梦》的基本方法,促进红学的全面发展,争取早日全面地解开《石头记》之迷。最后,让我们迎接红学新历程的到来,再领略另一部《红楼梦》——《石头记》的神采!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