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红楼:演说《红楼梦》成书过程(上)
红学研究
《红楼梦》是一位红颜闺秀,她出生在杭州,长成在金陵,出闺在北京,她嫁给了世人…… 此时,《红楼梦》刚满一百岁。
将《红楼梦》视为一个文学整体,她的演变与小说中的林黛玉,及传奇《长生殿》里杨玉环的人生遭遇有些相似。《红楼梦》她诞生在杭州的洪家,幼时取名《石头记》,不久,主人洪升身亡,‘早失怙恃’而寄养在金陵的曹家。她在曹家主人曹寅的精心扶养下,长成后,又取《金陵十二钗》之名,并‘深藏闺中’,少有人知。多少年后曹家衰败,曹家的后人曹俯、曹芹溪,辗转京城,经过一番‘打扮’,先以《脂砚斋评批石头记》之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将她介绍给了世人……。至程氏《绣像红楼梦》出版,方见全貌。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故称‘百年红楼’。
(一)‘曹雪芹’三字是解析《红楼梦》成书隐情的关键
‘曹雪芹’一名,来自《红楼梦》及《脂批》。小说第一回明明白白地说,是他将《风月宝鉴》‘分出章回,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题名《金陵十二钗》’。也就是说,该故事以章回形式成书,是从《金陵十二钗》开始。小说第一百二十回又说,空空道人拿着从青埂峰下顽石上抄录的文字,找到人间某地有位‘悼红轩’主人‘曹雪芹’。虽然此时的‘曹雪芹’已成为小说中的角色,但都与《红楼梦》的成书有关。写书人之所以如此,自有他的道理。世人只要知道《红楼梦》是‘曹雪芹’所作,本来也就可以的了。然而,人们有个追根问底的‘毛病’,定要找出‘曹雪芹’是哪一位。偏偏这《红楼梦》最早以八十回本《脂砚斋评批石头记》问世时,有人在书中写了大量的批语,这就是《脂批》。企图将‘曹雪芹’的真像告诉世人,其中,时而‘雪芹’时而‘芹溪’或‘芹’,想直说而不能,似有某种隐情。本来想将真像讲清,结果,几百年来,弄得世人晕头转向,于是便有怀疑脂砚是假、脂批是骗,说‘曹雪芹’是金陵曹寅的儿子、孙子等等说法。兴许当年写批人有意不让世人‘一猜就着’。试想,在乾隆时代,若被世人‘猜着’,曹家岂无‘后顾之忧’?目前‘红学’探索的主流看法是:‘曹雪芹’即曹芹溪,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认为将《红楼梦》作者探索的目标,锁定在江宁织造曹家,无疑是正确地!然而,始终没有圆满的解释,恐怕问题最早出在曹芹溪的朋友敦诚、敦敏等人的传世文字上,最先将芹溪与‘雪芹’混为一人。因芹溪与二敦相识,人们对此深信不疑,水被搅得越来越浑。这也怨不得敦氏兄弟,而是曹家当时,至少不想让世人马上猜到事实真像,面对朋友也无可奈何,只能守口如瓶,二敦受蒙蔽。因此,敦氏兄弟关于‘曹雪芹’一名的‘证词’是没有权威性的,更难说是‘铁证’。‘曹雪芹’这名,妙就妙在:看来似真,究来是假(岂有孙子芹溪不知祖父有号雪樵,而取雪芹为号?),考来却又再真实不过。原来‘曹雪芹’三字,隐藏了《红楼梦》章回小说成书的最原始信息:是书来自祖父曹雪樵(寅)旧作,而到曹芹溪这一代才整理问世,由于是书不是一人之作,故取雪樵中的‘雪’字,芹溪中的‘芹’字,组成一个特殊笔名或称化名‘曹雪芹’。这是最恰当的解决办法。此笔名是在《脂评石头记》和章回小说《红楼梦》增删时编造的。在《金陵十二钗》中决不可能出现。既是真像,又可将读者暂时瞒混过去。‘曹雪芹’又代表着一个特殊的作者群体。可能在三百年前,并无‘笔名’这一时髦名词,若说是别号,则有悖常理。仔细凿磨,《脂批》中关于‘雪芹’或‘芹溪’的使用,是有严格区分的[1]。但是,小说第一回提到:《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红楼梦》(传奇)、《金陵十二钗》等作品,列为《脂评石头记》的缘起。除了《金陵十二钗》,书中点明与‘曹雪芹’(只是其中的曹寅)有关外,其余是谁人所作?《脂批》说‘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无论将‘旧有’二字理解成‘旧作’或者‘藏有’,总之《风月宝鉴》可能是‘雪芹’早期之作,或前不久他人创作的。若将‘雪芹’只是代表曹芹溪,那麽,作者和序者只能在芹溪这一辈,于是就出现一个奇怪的‘曹棠村’,然而至今没有下落。若将这‘雪’字认为他隐曹雪樵(寅)之名,则很容易在曹寅这一辈的朋友中,找到‘棠村’,即康熙朝的梁清标相国。此人曾赞赏过洪升的《长生殿》,说他是‘一部热闹《牡丹亭》’[2]。此棠村是否为谁的《风月宝鉴》写过序言?这便要从棠村周围的熟人中寻找:是否有《风月宝鉴》可能的作者?这样一来,在考察的空间和时间上更为充裕,为以后的考据提供了可操作性。当时能有此巧妙构思者,应为数不多,史书上即便找不到直接的记载,他一生的作品中,总有蛛丝马迹可寻。因此,洪升的‘浮出水面’则是必然的了。
(二),洪升创作了《红楼梦》故事的雏形—《风月宝鉴》
康熙二十七年(1688)洪升完成了戏曲《长生殿》的创作,轰动戏曲界,当时的名家梁清标(棠村)、吴仪一及尚属青年的赵秋谷均为其点评过。从此奠定了他传奇大师的地位。四十三岁的洪升,已完成了《迴文锦》、《节孝坊》等多部杂剧作品[1]。此时踌躇满志的洪升,正处于创作的颠峰期。虽然次年(1689)因康熙母后丧期,上演《长生殿》而被开除出国子监太学生藉,但从当时康熙的知识分子政策来看,洪升并没有受到多么严重的迫害。何况皇上对他的文才曾是赞赏过的,对《长生殿》也是肯定的。不久,便回到原籍杭州(康熙二十九年)。洪升起笔创作《石头记》应在康熙三十年或三十一年前后(1691 or 1692),此后的十几年,便是洪升独立创作另一部新戏曲精品《石头记》的最佳时期:其一,他闲赋在家,有充足的时间;其二,有戏曲作品写作的坚实基础和实力而不须封其为‘天才’;其三,《长生殿》的成功,洪升的写作志趣处于颠峰时期,有完全依靠自己的构思、底本,独立创作一部《长生殿》的姊妹篇[3]的必备条件。其四,洪升家族及本人有着荣辱两方面经历的生活体验(以上几条是曹芹溪所不完备的,因此只好用‘天才论’解释)。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洪升的隐居处境,这一段时间的创作活动几乎是封闭的(那时的作家大约也不愿炒作),历史的记载也几乎是空白的,我认为这是至今没有发现洪升与《石头记》的直接史料的原因之一。直到几十年后,《脂砚斋评批石头记》问世,才透露了一点点信息:只有当年的棠村、吴玉峰、东鲁孔梅溪、《金陵十二钗》的作者曹寅及赵秋谷等少数几个人知道洪升这一时期在创作以及创作了什麽,不过那也是在洪升脱稿之后。深入发掘此四人等的遗作,或许有关于洪升与红楼梦的线索。遗憾的是,几百年来,人们忽视了小说和脂批中所提到的这几位真实人物,而大量的考据了诸如贾宝玉、甄士隐、贾雨村等的原型。将假者当真,而真者当假。洪升的创作目标是独立写一部戏曲《石头记》,这就必须独自先写一部《石头记》小说底本,该本后因与戏曲本重名,而改名《情僧录》,孔梅溪阅后又改题名曰《风月宝鉴》,棠村为此书做过序[4]。由于它只是戏曲《石头记》的文学底本,其人物、情节不可能太多、太细。实际上,对洪升来说,《风月宝鉴》只是戏曲《石头记》的副产品。因此,最多也只能说它是《红楼梦》章回小说的雏形。洪升写完戏曲《石头记》,大约是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一两年。待吴玉峰阅过之后,改题名曰《红楼梦》。几十年后,先期问世的章回小说前八十回,则沿用《石头记》旧名,冠以定语‘脂砚斋评批’以区别。一百二十回全本采用传奇本吴题旧名《红楼梦》[4],此是后话。 既然洪升与《石头记》的关系,目前尚未发现有直接的史料证据,但有学者却提供了大量的佐证[5],表明了洪升确与《红楼梦》章回小说有某种内在联系:包括小说的相似性和他与金陵曹家的关系。但不能证明他就是它的作者。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的解决便可能有出路:《风月宝鉴》不是曹芹溪的作品;也不是他的弟弟‘曹棠村’为之作序。《脂批》中说‘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这‘旧有’可以理解成‘写有’;也可理解为‘藏有’。若是后者,这样一来,《风月宝鉴》作者的考据,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将不限于曹芹溪这一代,而是可向前延伸。《脂评石头记》问世时的乾隆朝,人们已经察觉到它是由‘江宁织造曹家’传出的。那麽,沿着曹家这一线索向上追溯,‘怀疑’曹寅及其同时代的写作高手(红楼梦只能是高手的作品),则是顺理成章的。《脂批》中说过当日作者不愿写小说而立意作戏曲的话,这里的‘作者’是谁?戏曲又是那一部?曹寅是康熙时代的文学大家,当时的戏曲大师,最著名的当数‘南洪(升)北孔(尚仁)’。事实上,许多分析《红楼梦》的文章中,很早就与《长生殿》联系起来,如小说中秦可卿屋内陈设、杨妃(宝钗)扑蝶等等。不过这还只是小说描写用词方面的直观表露。洪升在《长生殿》第四出《春睡》中,为杨玉环设计了一段微妙而不张扬的台词:“奴家杨氏……养在叔父之家,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而小说《红楼梦》里,荣国府贾政的二公子,也生有玉锁,衔于口中,上隐「通灵宝玉」四字,因名宝玉。《新唐书》中有‘……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可见这「太真」二字是史实。,查有关杨贵妃的民间传说,均不知‘生有玉环,上隐「太真」二字’的荒唐故事。可见洪升杜撰的可能性最大,至少也是洪升道听途说,感到‘正合吾意’,拿来当着情种情痴的‘洪氏商标’,带玉而生的情种与通常的情种,有本质的区别。杨玉环与贾宝玉降生的离奇故事,如此相近,两部作品似有共同的‘基因’。故推断《长生殿》与《石头记》(传奇本)是‘姊妹篇’。从写情种情痴故事的主题情节来看,也是如此。所以,说洪升与《红楼梦》小说有关,不是空穴来风,也不觉得牵强。棠村、吴玉峰、东鲁孔梅溪在洪升时期的文人中寻找,也容易得多[5]。
洪升被革除国子监太学生藉,回杭州之后不久,便动手创作《石头记》,比起曹芹溪写《脂评石头记》至少在时间上更合理些;尤其是洪升此前已是戏曲(传奇)大师,自己构思底本,自编戏本(《长生殿》采用的是他人写的故事底本,对洪升来说,若再用别人底本,没面子,岂不耿耿于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按照目前‘红学’研究的主流说法,‘曹雪芹’即是曹芹溪。《脂评》中‘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的话,是指芹溪‘旧作’,仅曹芹溪的创作时间一项,就难以逻辑。于是只能勉强地封芹溪为‘天才’。若将《金陵十二钗》考虑在内,曹芹溪便只能是童话中的‘神童’了。到一七○三年(康熙四十二年)春,江南提督张云翼邀请洪升来松江上演《长生殿》之前,《石头记》的创作应基本完成。从此,洪升结束了他大约十年的隐居生活。若将‘红楼梦’做为一个文学整体,正是这十年之中,它已从胚胎发育成一个雏形或者一个初生儿。写成《风月宝鉴》和戏曲《石头记》。没有这个开端,恐怕难有后来的《红楼梦》,这就是洪升对《红楼梦》的伟大贡献。洪升写《石头记》,只是出于戏剧大师的志趣和社会责任感,并不存在反封建的主动意识。
康熙四十三年六月初一(1704.7.2.)洪升意外落水身亡于浙江乌镇。历史的必然总是与偶然交织在一起。上帝似乎觉察到自己的疏忽,洪升虽然不能复生,就在几天前,让他在访问江宁织造曹寅府上时,留下了他作品的稿本和构思,以及对朋友曹寅的诚信。使《红楼梦》不至于一同湮灭,逃过了它演变历史上的第一次劫难。洪升死后,《红楼梦》便在南京曹府的‘悼红(洪)轩’中长成,随着曹家的兴衰而历尽劫难,顽强的生存,最后在北京,先以《脂砚斋评批石头记》名义问世探路。且看下回。
刘一心 乙酉正月初三 郑州黄鹤苑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