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红楼梦 > 红楼研究

敦诚秘藏的“开匣犹存冰雪文”是不是《红楼梦》?

2021-06-21 14:08:22

  “传神文笔足春秋”

  红学研究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年)西山“曹雪芹”卒后五年,满清宗室永忠读《红楼梦》,作《三绝句》以悼念曹雪芹,见于永忠的《戊子初稿》,小注云:“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成七截三首”。小注中的墨香,名额尔赫宜,是敦诚的叔父,敦诚的《四松堂集》里有他的诗作,说明在这些失势宗室的家里都有《石头记》手抄本。永忠读的《红楼梦》,得之于墨香。墨香读的《红楼梦》显然得之于侄子敦诚。而敦诚秘密珍藏的《红楼梦》——似乎就是那本神秘的“开匣犹存冰雪文”了。敦诚《挽曹雪芹》七律之二云:

  开匣犹存冰雪文,故交零落散如云。

  三年下第曾怜我,一病无医竟负君。

  邺下才人应有恨,山阳残笛不堪闻。

  他时瘦马西州路,宿草寒烟对落曛。

  敦诚秘藏的“开匣犹存冰雪文”是不是《红楼梦》,他没有讲清楚。只能推测是,但不能断定是。

  敦诚《寄怀曹雪芹》的“扬州旧梦久已觉”句下贴一笺条。注云:“雪芹随其先祖寅之任。”——颇令人生疑。觉得这个笺条象是后人作伪贴上去的。因为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而所谓的曹寅的孙子“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或康熙五十八年(1719),爷爷已经死了三至七年了,不可能“雪芹随其先祖寅之任。”

  所以,“开匣犹存冰雪文”只能说明西山“曹雪芹”有一本书,极可能是手抄本《红楼梦》,多少回不清楚。也可能根本不是《红楼梦》,但不能证明或否定这个“曹雪芹”就是曹寅的孙子,更不能证明他就是《红楼梦》里提到的那个最后的作者曹雪芹。敦诚敦敏总称呼他是“曹芹溪”与“曹芹圃”。但在《寄怀曹雪芹》与《挽曹雪芹》等几首诗中,又称呼他是“曹雪芹”,说他穷的当当响,“举家食粥酒常赊”,“卖画归来付酒家”,“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而令人费解的是,敦诚敦敏从来没有说这个西山“曹雪芹”在写《红楼梦》。

  《寄怀曹雪芹》贴一笺条,只能起反作用,使人不免怀疑《四松堂集》是否符合红学史料的资格了。《四松堂集》中挽的西山“曹雪芹”当然不是《红楼梦》第一回里提到的曹雪芹,甚至不能证明他是曹寅的孙子。敦诚敦敏与他交往数十年,只字不提他与《红楼梦》的关系,就是最好的反证据。

  明义也是满清宗室,是镶黄旗富蔡氏傅恒的侄子,即傅清之子明仁的胞弟。明义生于乾隆初年,比红学家们所谓的“曹雪芹”小十余岁,与“曹雪芹”祖上有姻亲关系。明义的二首咏叹“某校书尤艳”的诗,被袁枚误认为“题红诗”,作于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年间,而所谓的“曹雪芹”死于乾隆二十八年,明义自称对《红楼梦》“读而羡之”是在“曹雪芹”死后七至十二年。

  永忠是胤褆的孙子,他得读的《红楼梦》应该与明义看到的一样,也是传抄本。永忠、明义、墨香、敦诚、敦敏这些宗室家里“有碍语”的手抄本《红楼梦》,恐怕都是西山“曹雪芹”卖给他们的手抄本。这个原始手抄本恐怕只有八十回。它是西山“曹雪芹”的衣食父母。

  永忠“七截三首”的眉批是另一满清失势宗室弘午所批:“此三章诗极妙。第《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

  这条眉批说的何等明白。象永忠、额尔赫宜、敦敏、敦诚这些失势宗室子弟,对《红楼梦》寄慨兴亡感叹盛衰的政治内涵,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但比任何人更讳莫如深。因为《石头记》里不但写了崇祯弘光皇帝与袁崇焕史可法的灾难,写了范文程孔有德洪承畴吴三桂的灾难,也写了多尔衮豪格与多铎阿济格的灾难。甚至对李自成都有公正的评价。尽管书中的历史人物是敌对双方,但敌对双方及其后人的灾难却是一样的——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永忠《三绝句》第一句就是“传神文笔足春秋”,说《红楼梦》不是陶情小说,而是“江湖春秋”。但马上又改口说“不是情人不泪流”,从感慨家国兴衰,突然岔到情爱传奇上去了。这是欲言又止,一唱三叹的笔法。

  在永忠的眼里,“传神文笔足春秋”——相当于曹雪芹所说的“白骨如山忘姓氏”。而“不是情人不泪流”——则相当于曹雪芹所说的“无非公子与红妆”。

  永忠是读者,他看出《红楼梦》是正反两面皆可照人的《风月宝鉴》,一面是文笔传神的“春秋”,另一面是让人泪流满面的爱情小说。他看出《红楼梦》正面写的爱情故事是“满纸荒唐言”,而反面隐的历史兴衰才真正使得曹雪芹等作者“一把辛酸泪”也。所以他在《三绝句》中欲言又止,一唱三叹。

  曹雪芹等是作者,他们写的《红楼梦》是正反两面皆可照人的《风月宝鉴》,正面写的爱情故事是“美女”,反面隐藏的历史兴衰是“骷髅”。所以他在《石头记》中故意将真事隐去,只显露了假语村言。

  饱经忧患的满清宗室,与饱经忧患的朱明遗民,在《红楼梦》面前,突然产生了共鸣,“不是情人不泪流”,“心有灵犀一点通”了——但永忠是为贾家的没落与贾宝玉贾雨村流泪。曹雪芹是为甄家的没落与甄宝玉甄士隐流泪。永忠是“恐其中有碍语”。而曹雪芹则是口中有语碍。如此而已也。

  《红楼梦》是秉笔直书的大百科全书,难能可贵的是,《石头记》以《春秋》史笔,对明清与农民军三方都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情在其中矣,理在其中矣。

  永忠“七截三首”的第一首,诗云:

  传神文笔足春秋,不是情人不泪流。

  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一个“哭”字,哭出了永忠的全部内心世界,哭《红楼梦》作者曹侯曹雪芹,更哭自己祖孙三代悲惨的命运。“曹侯”二字很值得掂量,在永忠心目中,曹雪芹是一位至少在文学事业上十分成功的“成者王侯”,他写的明末清初的《春秋》,因为是史笔,不以成败论英雄,使他产生了感情的强烈共鸣并对作者肃然起敬。《红楼梦》里记载的“成者王侯败者贼”的历史,引起永忠灵魂的震撼,因而“几回掩卷”痛哭。永忠认为曹侯与他应当是同时代的文人,可惜没有见面的机会,不象是指落魄西山“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芹溪(芹圃)。

  永忠“七截三首”第二首,诗云: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语笑私。

  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

  永忠看出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有“两情痴”的一面(爱情),但更有“语笑私”的另一面(历史)。他觉得故事情节里面的隐秘是不可能写尽的,因此想将作者呼唤出来问一问,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与作者的创作意图相符??

  永忠“七截三首”第三首,诗云: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

  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赋穷愁。

  永忠认为《红楼梦》写的内容,既有显露“眼底”的一面。也有深藏“心头”的一面,与戚廖生所谓“一声两歌,一手二牍”的认识同样深刻。但永忠的真知灼见,又比戚廖生早了二三十年,真是独具慧眼,一鸣惊人。永忠认为曹侯曹雪芹是“用意搜”的“辛苦才人”,一部《红楼梦》肯定使作者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如此正反两面浑然天成的《风月宝鉴》,难免使读者初读之下,“混沌一时”。但潜心研究,定然会“七窍凿”通,茅塞顿开,领悟其中的无穷奥妙,从而得到心灵的启迪与艺术的感悟。永忠认为将来大家都理解了《红楼梦》的真谛,不但个人会对身世际遇了然释坏,连天下的纷争也会“不赋穷愁”了。

  由此可见,读懂《红楼梦》的第一批文人,例如同时代的乾隆皇帝与永忠,对于《红楼梦》及其作者是何等的推崇备至。他们可能与曹雪芹处于完全敌对的立场,但对于他的千古名著,却又给予了充分的公正的肯定。

  令人遗憾的是,《红楼梦》自正式出版问世以后,迅速风靡全国,竟成了公认的最流行的言情小说,认清其正反两面的读者为数甚少。后者绝大多数又断定《红楼梦》是“淫书之最”或“鸦片毒药”——早在嘉庆时代就有一首《京都竹枝词》云:

  做阔全凭鸦片烟,何妨做鬼且神仙。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研究者只注意这首诗的后两句,往往忽视了前两句。其实这首诗将《红楼梦》和鸦片烟相提并论。认为《红楼梦》流行和鸦片烟泛滥是同样的社会现象。

  到晚清时期,干脆就计划将《红楼梦》送到外国去对抗“鸦片烟”了——毛庆臻《一亭考古杂记》云:

  “乾隆八旬盛典后,京板《红楼梦》流衍江浙,每部数十金;至翻印日多,低者不及二两。其书较《金瓶梅》愈奇愈热,巧于不露,士夫爱玩鼓掌,传入闺阁毫无避忌。作俑者曹雪芹,汉军举人也。……更得潘顺之、补之昆仲,汪杏春、岭梅叔侄等损赀收毁,请示永禁,功德不小。然散播何能止息,莫若聚此淫书,移送海外,以答其鸦烟流毒之意,庶合古人屏诸远方,似亦阴符长策也。”

  《一亭考古杂记》的“鸦片烟”观点与周汝昌认为《红楼梦》是乾隆与和珅炮制的“大毒草”,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明一部宣扬国家统一与民族和解的千古名著,被红学家误解为“毒药或毒草”,并非从胡适新红学开始。

  从乾隆时代到嘉庆道光年间,《红楼梦》没有在读者群体中引起“七窍凿”通的清醒境界,倒形成了“混沌一时”的糊涂状态。而且越来越成定式,最后被定格为中国文坛的“梦魇文字”,被红学专家们说成了“越研究越糊涂”的世界名著。以上事实说明,正确揭示《红楼梦》隐秘是多么必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搞不懂《红楼梦》隐秘,红学“越研究越糊涂”的状态,必将持续一万年。

  糊涂状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裕瑞”的《枣窗闲笔》悬案。

  裕瑞是满洲正白旗人,号思元斋主人,乃“曹雪芹”家旧旗主多铎的六世孙,与敦敏敦诚同一辈分,还是堂兄弟关系。他生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曹雪芹”死后八年),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享年六十八岁。母乃富蔡氏,富文之女,即傅恒的侄女,与曹寅家是姻亲。

  《枣窗闲笔》著于道光年间,手抄本,题为“爱新觉罗裕瑞撰”,有云:“雪芹二字,想系其字与号耳,其名不得知,曹姓,亦不知其隶何旗。闻前辈姻戚有与之交好者。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景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

  “又闻其尝做戏语云:若有人欲快读我书不难,惟日以南酒烧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云。”

  “曹雪芹”逝世仅几十年,文人记载已真假参半矣!新红学家认为,《枣窗闲笔》乃最早评说“曹雪芹”的书。因而极为重视。因为按照胡适派“曹寅家世”与“自传说”,“裕瑞”所说的“身胖头广而色黑”的“曹雪芹”,应该是指《红楼梦》第一男主角贾宝玉。

  但“裕瑞”所描写的“曹雪芹”其人其事,只能“姑妄听之”!因为太离奇古怪了,使人难以相信。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

  “裕瑞”所说的“曹雪芹”竟然“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景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又闻其尝做戏语云:若有人欲快读我书不难,惟日以南酒烧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云。”——完全是天桥露天剧场说《红楼梦》大鼓书的油滑艺人了。

  “裕瑞”所说的“曹雪芹”,显然不是贾宝玉的艺术原型——恐怕连进一步考证研究的必要都没有。如果说这个“曹雪芹”终生依赖演说推广《红楼梦》为职业,离开《红楼梦》就难以活口,全家就衣食无着,倒是令人信服的。

  于是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是否有人冒用过“曹雪芹”这个光辉的名字??

  “裕瑞”《枣窗闲笔》最受红学家推崇之处,在于他说“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斋之批语”。——“本本”“卷额”有脂批,不符合事实。脂砚斋是“曹雪芹其叔”也属臆断。乾隆年间就有脂批,才是胡适派最需要的东西。

  红学界认定“裕瑞”是乾隆时代的文人,他说见到的手抄本《红楼梦》每本都有脂批,位于卷额。言之凿凿,遂成了《红楼梦》脂本脂批出现于乾隆年间的“铁证”。潘重现在香港影印裕瑞《萋香轩文稿》的序言里,对《枣窗闲笔》系后人作伪首先发难,严辞批驳。他根据《文稿》与其中的《风雨游记》卷轴,对照题跋者观保、法式善、成亲王的手迹,认为“此稿真行书颇具晋唐人笔意,且所附评语亦均同时名士手笔,则此稿殆亦裕瑞自书。文学古籍社影印《枣窗闲笔》,原稿字体颇拙,且有怪谬笔误,如‘服毒以殉’之‘殉’误为‘狗’,显出于抄胥之手,谓为原稿,似尚可疑”。

  欧阳健认为“《萋香轩文稿》确为裕瑞自书手稿”,而《闲笔》“不仅如稚子之涂鸦,且多错谬”,把“原委”误写成“原尾”,“可证书者为极不通之人”,“萋香轩”斋名的印章,在《枣窗闲笔》中竟是“凄香轩”,“据此推知《闲笔》不惟出自‘抄胥之手’,且抄手非受裕瑞之请托,而系后人之作伪,亦不为过”。(《红楼新辩》第259—262页)。

  欧阳健经版本、内容、史料反复考证的结论为《枣窗闲笔》乃“出于后人之伪托”,而非裕瑞的“手稿”!一枚“凄香轩”印章,成了作伪的铁证。

  由于《枣窗闲笔》来路不明,八十年来新红学家光请它证明“脂批”与“曹著高续”,而无法证明《枣窗闲笔》的真实身份。因此,它已经失去红学考证史料的资格,例如不仅不能证明(1)曹雪芹生平;(2)《红楼梦》成书;(3)脂本脂批的“铁证”;(4)“高鹗续书”的证据;反而让“裕瑞”《枣窗闲笔》站在了被告席上!永忠的“传神文笔足春秋,不是情人不泪流。”——证明《红楼梦》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文学名著。“裕瑞”的《枣窗闲笔》——不能证明脂本脂批出现于乾隆年间。连《枣窗闲笔》的作者“裕瑞”都是假的。

  敦诚秘密珍藏的“开匣犹存冰雪文”与曹雪芹《红楼梦》的关系,遂成为新红学最后的救生圈。

  邓之诚《骨董琐记》里,有西清撰的《桦叶述闻》八卷,内有记载云:“《红楼梦》始出,家置一编,皆曰系曹雪芹书,而曹雪芹何许人?不尽知也”。又云其祖上任江宁织造,“雪芹随任,故繁华声色,阅历者深,然竟坎坷半生以死。宗室懋斋(敦敏)敬亭(敦诚)与雪芹善,懋斋诗: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敬亭诗: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两诗画出雪芹矣。

  《骨董琐记》亦为最早描述《红楼梦》及其作者的书籍。引自敦敏《懋斋诗钞》与敦诚《四松堂集》的资料确有其事,余者杂以传闻。但“雪芹随任”四字,漏洞大开。因为康熙五十一年曹寅死了,新红学家认定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尚未出生。

  “懋斋(敦敏)敬亭(敦诚)与雪芹善”——这个“雪芹”究竟是不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呢??他是在写耳濡目染的家国历史呢?还是在写自己的自传??或者两者都不是,西山“曹雪芹”依赖抄卖《红楼梦》前八十回谋生??

  邓之诚《骨董琐记》的真实价值在于:“而曹雪芹何许人?不尽知也。”

  西山“曹雪芹”究竟是《红楼梦》在北京的传世推广者,还是曹寅的后人,是个急待澄清的关键问题。

  曹雪芹说“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在《红楼梦》里如此,在《红楼梦》外也是如此也。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