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红楼梦 > 红楼研究

宝玉与贾政的审美观点发生冲突之所在哪?

2021-06-22 10:10:25

  宝玉之真与庄子之真

  红学研究

  试论《庄子》与《红楼梦》对真与天然之追求                            ——从“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说起

  内容提要

  此文试将《庄子》与《红楼梦》真与天然处相较,析二者所求之同,而所得之异,且略析其因。

  关键词

  《庄子》 《红楼梦》  真与天然   追求   结局   悲剧   时代

  一、真与天然之追求

  虽然雪芹于《红楼梦》中极少亲自现身说法,不过往往借书中人而言己之志。如今且看第十七到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玉与贾政的一段争论。此次争论起于元妃省亲之前贾政视察大观园,行至稻香村中之茆堂,但见:

  里面纸窗木榻,宝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而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此处虽是借宝玉之口而言“天然”之佳,实是雪芹心中之所思。雪芹一部《红楼》,虽未过多言“天然”,但其字里行间于山水描画之中,人物言行之态上,莫不现出他对“天然”的追求,对真的追求。除去此处对山水天然之美的直接议论之外,红楼中之黛玉,之晴雯,均为真与美的化身!宝玉对已婚女子的那段议论虽十分有趣,但正是他心目中对未嫁女儿之真的留恋。黛玉与香菱论诗主张“淡而现成 ”。而宝钗扑蝶,亦得后人真心喜爱。究其因,无他,盖其发自自然天性也。

  由此观之,在雪芹心中,人力强而为之终是不好,不管是景也罢,还是人也好,若失去原来面貌,失去自然生活之天然真实,不因其性而导,而以外力加之,非合于己心之所想而不行,则是“扭捏”而成,“终不相宜”了。

  《庄子》之思历然可见。

  《养生主》篇中文惠君赞庖丁之善解牛:“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对曰:“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 乎!”庖丁所言“天理”、“固然”,即是物之“天然”之也。依此天然意,而文惠君叹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且看《大宗师》中之真人:“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暖然似秋,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其“真人”心里忘掉了了尘世的事务,容貌安闲而孤寂,脸色返朴归真,冷静时如同秋天的肃杀,喜怒哀乐之情如四季运行一样自然,与万物融为一体而没有穷尽之时。虽此“真人”之“真”与我所言之“真”意并不尽然相同,但“不以人助天”、“与物有宜”,则是二者之相通处。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此言,《庄子》之真言也。

  此为《庄子》中顺天然而为之情形,若是背天然而行,其结局如何?

  与忽思报浑沌之德,以人有七窍而为其浑沌日凿一窍,岂料七日后浑沌竟然死去。此可谓不应天然(“帝王”),反其道而行之的恶果乎?

  由上分析,可知庄子言真,言天道,雪芹言天然,正是不谋而合,而《庄子》于二千年前即以其精妙之思而大行于天下,其对后世之影响不言而喻。后世之陶渊明,醉心于山水之中,常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又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又云:“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此为八百年后陶氏对《庄子》的一次大回响。而至清至雪芹之《红楼梦》,又为一次回响也。

  二、追求之结局

  宝玉自可陈其观点,然贾政岂可任其陈之?续上文对“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所引;

  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又命回来,命题诗一首。宝玉无奈之下,只得以诗相题。且看宝玉所题何诗: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据《红楼梦》注释,上句“浣葛”乃化用《诗·周南·葛覃》中“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此处是借以用来称颂妇德。而下句“采芹”则是用《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泮宫之水,泮宫即学宫,后人将考中秀才入学宫称“入泮”或“采芹”。而此处“采芹人”则指贾府的读书人。

  奇怪也哉!何以一向厌恶功名的宝玉竟作起这等诗句来?这其中莫非暗示在宝玉与贾政的第一次“交锋”即天然与人力,或是真与假的第一回交手的失败?

  从上引文贾政先“喝命”,后又“命”回来,再“命”作诗一首,如此三命,宝玉又安有命在乎?宝玉无此“过失”之前,尚且对其父惧怕不已,何况经此三命乎?

  从此一点观之,似乎雪芹已对其所创造之人物的最终悲剧命运明了于心了。

  或有人言只此一证不足以证之。且看第二个证据。

  宝玉与贾政的审美观点发生冲突之所,即是稻香村之茆堂。书中写贾政行至此时勾起其归农之意。众人又言可题之为“杏花村”,贾政云:“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已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将假)。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假),用竹竿挑在树梢(假)。”贾珍应了,且又回道:“此处竟还不可养别的雀鸟,只是买些鹅鸭鸡类,才都相称了。”贾政与众人都道:“更妙。”(更假)

  为此杏花村,设酒幌,且要依村庄式样,养鹅鸭,且不可别的雀鸟,可谓极尽人力之所为也。即作如此安排,岂非物因“天然”之悲剧乎?

  若再言不足,且看第三个证据。

  此处稻花村,日后竟是谁为主人?第二十三回众人搬入大观园,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李氏住了稻香村”……李氏何许人也?其判词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贾珠之寡妻李纨,守其子兰而居于贾府,“竹篱茅舍自甘心”,只“自吃酒”,不管他人的“废与兴”。曾有人言李纨为贾府中最是木讷之人。而其出于书香门第之家,自是妇容妇言妇德妇工,无不合乎标准,而宝玉所云之“浣葛”,岂不是正合李氏之写照么?而“采芹人”,想必暗合贾兰吧。李氏入主稻香村,宝玉所云“天然”之败势明矣。

  《秋水》中云牛马有四条腿是“天”,但其被辔络套住即成为“人”,以其为李氏作注,可不谓当乎?

  《至乐》中云海鸟,原可任其天性而为,偶被鲁人迎入太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宰以为膳”,而此鸟竟“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逆天性之悲剧也。

  因而以稻香村一例即可证雪芹所持之悲剧观。况已有先贤从大观园之毁而证之,从黛玉晴雯之死而证之乎?

  三、结局之原因

  雪芹虽持真与天然之理想,却不得不以悲剧而收场,而《庄子》洋洋万言,汪洋恣肆,其自由奔放之思,恢宏诡谲之想,后世诸贤,又有几人能望其项背乎?

  奈何?雪芹之世与庄子之世殊矣!

  庄子之时道术正“为天下裂”。《庄子·天下》有云:“古之人其备乎?……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道之。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然而此非为悲哀之结局而乃辉煌之开端,历史实已证之。方其动荡之时代,当神化真理崩溃之时,当一切尚在重估之时,人于理智之思索中运用己之理性,重建自信,此为其风云变幻之时代背景。《庄子》诞于此时,此诚古之人之确信。

  然雪芹生活之时则是被葛兆光先生称之为“天崩地裂”之时代。在传统思想已统治中国大地二千余年之后,西方之价值观念悄然侵入古老之中华大地,于宇宙天地,于社会秩序,于个人价值,思想界开始出现普遍之疑问。作为一文人,雪芹更易感受其中之变,而此时新的价值尚未建立,在《红楼梦》中之叛逆是正是雪芹之疑问,然于建立己的思想,雪芹并无太多自信,结局必为悲剧。于《红楼梦》中,则为黛玉之泪尽而逝,虽极尽浪漫之思,却不无沉痛之悲悼;宝玉以出家为其果,虽则为雪芹心中之理想,却是于传统之虚无中寻找自己尚未未可知之归宿。与困惑现代士人之命题“娜拉走后怎样”同,正是于彷徨时代之疑问。

  因而虽则“天崩地裂”与“道术将为天下裂”,同为“裂”,但庄子时代尚能从传承中一般之知识与信仰之上建立一家之思想,使儒与墨大显于天下,而道亦以其对宇宙与人生之思而于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真与天然之精神家园。而雪芹时代却是数千年传统文化思想与异域文化激烈碰撞后之“天崩地裂”时代,当传统价值体系仍在维系之中但已遭受挑战,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之时,虽对古之天然抱追求之想,但对其实现的可能性却无必然的自信,因而雪芹《红楼》之中于宇宙于社会于人生之思不得不以悲剧为其了局。

  不同之世有不同之思,不同之思则有不同之文,此《庄子》与《红楼梦》相异之所由也。

  参考文献

  《红楼梦》 曹雪芹 高鹗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大观园》 顾平旦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1年版

  《庄子》  汪鹏生 汪巧玲注评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庄子与中国文化》  李锦全 曹智频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中国思想史》  葛兆光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