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红楼梦 > 红楼研究

“点犀”是高鹗的妄篡,为了“暗示”妙玉与宝玉之间的“关系”?

2021-06-30 10:04:47

  周汝昌回忆:沈从文详注《红楼梦》

  红学研究

  我与沈从文先生,平生只有一面之缘,但60年代事涉曹雪芹、《红楼梦》之际,我们却颇有一些文字因缘。这些经过知者无几,恐遂湮没,应当一记,乃作此文。

  沈先生的文名,我在中学时略有所知,其他是谈不到的。没想到后来还有了交往。

  那是1962年吧,国家要隆重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紧张展开大规模准备工作,文化部组织几个科研、文化、出版各界的人士常驻故宫文华殿,是为筹备办公处。阿英、黄苗子等是“常务”工作者,临时走动的人还很多。我是应邀常去开会的人。此外,则上海请来了两位画家,刘旦宅与贺友直。刘那时还很年轻,我和他的“关系”另文再叙。如今且说,刘、贺的住处是东华门外、骑河楼附近的翠云庄。此庄风格不俗,远远可望见上罩碧琉璃瓦的围墙与屋顶。他们食宿于此,专心致志,要创作画幅。画是雪芹像和他的生平事迹。

  当时,对曹公子的一切了解极少,“生平”也只有几个“点”(大致没有超出拙著《新证》的范围,因为《曹雪芹》[草创的传记]是1964年才问世的)。肖像更不知该画成什么样子。所以要开会,要讨论。

  一日,得讯要到翠云庄去开会。

  记得这种会文化部所派领导人(如邵荃麟、阿英等)是不来的,主持者是黄苗子。墙上已贴好了刘旦宅画的雪芹像,拟作样品供讨论品评。

  屋子不大,被请专家排坐于靠墙一溜椅子。我和吴恩裕等都到了,而最后进来了一位迟到者。他身著深色中山服(那时的礼服),头发漆黑有光,满面春风,亲切和蔼,主动同我握手———我还不认识,只听他自报:“沈从文”。

  他给我的印象令人喜悦愉快。还记得他和恩裕兄一样,手臂里夹着一个黑皮包———那时尚无后来的带提把式的人造品,都是黑亮的真皮包,是高级文化人如教授等不可少的(上课、上班)必用物。沈先生的发言都说了些什么?今竟失忆(其实连我自己说的什么也一句不记得了)。只记得讨论的主题是雪芹画像要表现出“十气”———英气、才气、傲气、狂气……,大家都笑说:这太难为画家了!一张画怎么能表出这么多的“气”?

  我并未拜识过沈先生,为何我们初会时他就主动向我握手?原来这有一段故事。

  话要交待清楚,就得从头说起———这有一段经过,也是局外人鲜能得知的。我由中央特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让我做古典部“小说组组长”,负责整理《红楼梦》新版,组员有周绍良、张友鸾等人。版本校勘之外(命令仍用“程乙本”,不许轻改一字),要加新注,须找专家,领导指示人选是启功先生。我为此亲到他府上,其时启宅在黑芝麻胡同大院落,启太太也为此到舍下(东四牌楼十二条以北的门楼胡同)来过。

  那时已然是对“考证”尤其是“烦琐考证”批判得十分激烈严峻了(以为学术不需要考证,只需要突出政治……),启先生对此十二分害怕,唯恐挨了批,下笔极度谨慎———表现为:一条注释尽量字少话活,竭力避免一个“落实”的具体详实的讲解,亦即采取“繁琐”的另一极端的“策略”,用意甚苦。

  这种办法是否最好?(其实也受了50年代某些专家注诗词的“简化”风气的影响),我心里并不赞同,但不宜提出异议。谁知,沈从文先生对这样注法却持异议,他不满足,向出版社提出了意见,主张要注这部小说,必须切实详实解清代的那些实物(皆非虚构),这与启功先生的用意恰恰相反——而且那时极忌把雪芹之书解释为“写实”,那在彼时是最错误的“文艺理论”。

  沈先生早弃文学创作,只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专研服饰,有了杰出的研究成果。这就无怪乎他是强调“务实”,而不以“玄虚”的注法为然了。

  沈先生寄来了一部质、量俱不寻常的红楼注稿,份量很重,看出是下了真功夫。

  “古典部”领导命我将沈稿送交启公“参采”。我遵命照办。启先生一见,吓坏了!……拙笔很难“表现”,尔时的形势气氛,“当事”者的表情与话语,我这“编辑”的尴尬处境。此处只好来一个“话要简断”———事情的结果是:启先生一字不敢采,我得负责对沈先生“退稿”,这还不打紧,最难的是我还必须在“新版”卷首“交待”,说启注“参考”了沈著,以“圆”其“场”。但这种“圆”法却又两面不讨好:启表示我何尝“参考”了他的大著?沈谓你们一点儿也不接受我的良言与诚意。

  ……

  我那领导呢?对此一切,似解似不解,茫然坦然,根本没觉得这算“一回事”。

  还有一件有趣之事:沈注中说妙玉庵中茶具诸古玩中有“点犀”,是用“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诗句,以为妙笔。我和他争论:雪芹原文是“杏犀”(众古抄本一致无歧),杏是上品犀角的佳色。而“点犀”是高鹗的妄篡,为了“暗示”妙玉与宝玉之间的“关系”,是十足的俗笔,断不可取。

  沈先生不以为然。对那“”,我们也有不同理解,此不赘述———二人的文章,皆见于《光明日报》(我最后一篇,报纸不给登了,于是“正论”落在沈先生一边,好像我理亏了……)。

  我所以叙此旧情,只是为了让人们知道:经此“争议”,种种微妙历程,而沈先生见了我表现的那种热情亲切的风度,说明他真是一位忠厚长者,大度君子,没有任何世俗常态“小气”。

  这样的学者,是真学者。我一直挂念,他那部红楼注稿卷帙可观,后来怎么样了?是否逃过浩劫?为何未见出版?……我谨以拙文,对沈先生敬志悼念。

  [赘语]忆有友人曾言,沈先生的小说,那时绝不能受人注意。后来忽然“红”了。此事态似与钱先生的《围城》有相似点,都是香港文学界忽然从“土埋”的老库存中“发现”了,有点儿惊奇,这才影响到内地,于是纷纷称颂起来。若如此,则此或亦世态炎凉之一面侧影吧?

  诗曰:弃文订古考衣装,细注红楼辨短长。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