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红楼梦 > 红楼研究

《红楼梦》的时代,已极流行九连环玩具?

2021-07-06 13:31:06

  《红楼梦》游艺五题

  红学研究

  女先儿说书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庆元宵贾府开夜宴,又有酒,又有戏,又放烟花,又赏灯火,还请来两个“女先儿”说书助兴。“女先儿”,又称“女先生”、“女先先儿”,或径称“女瞎儿”,是专门从事说唱演艺的民间盲艺人,听盲艺人说书、唱弹词,是自宋以来广为流行、大受欢迎的一种民间游艺活动。

  盲人从事演艺,在我国,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周礼、春官宗伯》就记载:“瞽朦掌播鼗、木兄、埙、箫管、弦歌、讽诗,世奠系,鼓琴瑟。”则早在周代已有职业化的盲人乐工。《国语·周语》亦云:“为民者,宜为使言,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 ⋯ ”这些盲人,不但在许多宗教、礼仪、外交等场合,为统治者服务,而且在政治生活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有向统治者反映民风、民情的职责,其社会地位,与巫、史者流一样,是比较高的。后来,他们逐渐退出政治舞台,而成为统治者娱乐的工具。《淮南子·缪称篇》:“侏儒瞽师,人之困慰者也,人主以备乐。”说的正是这种情形。汉刘向《列女传》:“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刘向的这一段记载,极有价值,它说明,盲人已不单纯是讽、诵、赋,而且还有为贵族妇女妊子时“道正事”的使命。这种“正事”,有可能是有关妇德的简短有趣的故事,虽以说教为目的,但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这段记载,可以看作盲人说书的最早记灵。

  汉以后,有关盲人演艺的记载极为少见。一直到了宋代,才又有所反映。宋代大诗人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其四:“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从陆诗的记述看,这些“负鼓盲翁”,是四处辗转流浪的民间艺人,所到之处,颇受欢迎。明代,盲艺人的说书,在城市大为流行起来。明姜南《英塘诗话》卷二《洗砚新录·演小说》条云:“世之瞽者,或男或女,有学弹琵琶,演古今小说以觅衣食、北方最多,京师特胜,南京、杭州亦有之。”明田汝成《西湖游览余志》卷十二记杭州“瞽书”艺人说:“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此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瞿宗吉(佑)《过汴梁》诗云:‘歌舞楼台事可夸,昔年曾此擅繁华。尚余艮岳排苍吴,那得神霄隔紫霞。废苑荒草堪牧马,长沟柳老不藏鸦。陌上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说赵家’。其俗殆与杭州无异。若《红莲》、《柳翠》、《济颠》、《雷锋塔》、《双鱼扇坠》等记,皆杭州异事,或近世拟作者也。”田汝成之子田艺衡《留青日札》亦记云:“曰瞎先生者,乃双目瞽女,即宋陌上盲女之流。自幼学习小说、词曲,弹琵琶为生。多美色,精技艺,善笑谑,可动人者。大家妇女,骄奢之极,无以度日,必招致此辈,养之深院静室,昼夜狎集饮宴,称之日‘先生’。”从上述记载分析,明代的盲人说唱,已较宋代有了诸多变化:一,已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以农民为主要欣赏对象改为以城市居民甚至“大家妇女”为主要听众。二,这些瞽者,虽男女都有,到了明代,“瞽女”已大大多于“盲翁”。三,在演唱上也改变了以往的朴素的风格,伴奏的乐器,由打击的鼓,改作琵琶等弹拨乐器,说明“唱”的成份已多于“说”的成份。四,这些盲女,色艺双全,“有美色,精技艺”,因而较之“负鼓盲翁”,更能迎合市民阶层的欣赏情趣。五,她们说唱的故事,大多以当地为背景,如在汴京者说唱“赵家”事(即宋代皇家故事),在杭州者说唱《红莲》《柳翠》《雷锋塔》《济颠》等,这一地方性特点,大概也是深受听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从田汝成的记载,我们知道,盲人说书、唱弹词。还有一个异名日“陶真”。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二:“阎闾陶真之本之起,亦曰‘太祖太宗真皇帝,四祖仁宗有道君’。”周楫(字清源)《西湖二集》卷十七《刘伯温著荐贤平浙中》的“人话”亦云:“那陶真的本子上道:‘太平之时嫌官小,离乱之时怕出征。’“‘陶真”一名,不知起源于何时,浦江清先生《论小说》一文认为它起源于道观里,“陶”娱乐的意思,“真”即是仙。宋人记载“弹唱因缘”的有“张道”、“李道”等名,说唱神仙故事和金童玉女因缘之类,与寺庙里的和尚说唱变文两面对垒。浦江清先生的这个解释,自可成为一家之言,但我看也不是毫无问题了。从现有资料看,“陶真”多指盲艺人的说书和唱弹词,或扩大之,指话本、评话,这似与道观没有太多的联系;再者,如杭州盲女说唱的《柳翠》、《济颠》之类,均是与佛教有关的故事,与道家神仙之说也没有太大的联系。所以,陶真一名究竟起源于何时,本义何指,仍有待话本学者的进一步论证研究。

  清代的盲女说唱,更为流行。请李调元《童山诗集》卷三十八《弄谱百咏》之十三云:“曾向钱塘弄琵琶,陶真一曲日初斜。白头瞽女临安住,犹解逢人说赵家。”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乾隆时,有女郎王青翰“幼以目眚失视,而聪慧过人工弹词,清吭谐婉,间为激昂悲壮语,令人色动神飞。”“尤善谐谑,偶一语人妙,四座为之倾靡。名流宴集,必招致之,共饮为快。或非其当意者,饵以重币,不顾也。”《清稗类钞》还记载。“京师有子弟书,为八旗弟子所创。同雅声和,且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别。西调尤缓而低,一韵萦行良久。瞽人辄以此为业,如王心远、赵德壁等。声价至高。”则瞽人不但说书,唱弹词,而且还有专门唱子弟书的。在广州,称弹唱的盲女为“盲妹”,所唱为“摸鱼歌》,以洋琴伴奏,悠扬人听。富贵之家有喜庆事。辄招之。这些盲女出身都很悲惨,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生来就是双目失明,长大以后便以弹唱维持生计;一是自幼失去父母,因长相艳丽,嗓音动听而被“养母揉之使盲者”,真是惨无人道。清朝被推翻以后,城市里的盲艺人逐渐减少。又流落到各地乡村。直到八十年代,西北地区仍有以弹唱为生的盲艺人,作家郑义在小说《老井》中曾写到这样的盲艺人。

  将“女先儿”写入小说。并不始自曹雪芹。明末清初时的小说家董说在其神话小说《西游补》第十二回就写到“季女弹词”,其文云:“低磴上又坐着三个无目女郎,一个叫做‘隔墙花’,一个叫做‘摸檀郎’,一个叫做‘背转娉婷’。虽然都是盲子,倒有十二分姿色,白玉酥胸,稳贴琵琶一面。”所唱《西游谈》,乃唐三藏取经故事。《红楼梦》里的两个女先儿,据书中交代,经常出入贾府,她们不但会说书、唱弹词,还在行“击鼓传梅令”时,充当了司鼓,那鼓点“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进豆之疾,或如惊马之乱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极见水准。

  冰 床

  在《红楼梦》里,拖冰床不属于游艺项目,而是与抬娇子、撑船一样的“粗糙活计”(探春语,见第五十六回)。但在清代,拖冰床却是我国北方尤其是北京冬天里极为盛行的游艺活动。

  所谓“冰床”,又叫“凌床”、“冰车”、“拖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冰排子”、“冰爬犁”,形制有大小之分,大的,可载入载物。清、王士真《香祖笔记》卷十记载,河北省雄县、霸县等地区的水乡,“冬月载蒲苇皆用凌床”,当地的官员出行,不乘车马,而乘冰床,可见它是我国北方水乡冬季极为普遍的运输工具,正如江南水乡的小船和大漠戈壁的骆驼一样。小的冰床,则是极受儿童喜爱的游戏用具。在我国北方长大的人,谁小的时候没玩过冰爬犁!

  冰床的制作工艺十分简单,小的冰床,小孩子自己都能做。冰床起源当很久远,但一直到宋代,才见诸文字记载。大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卷二十三《讥谑》中云:“冬日做小坐床,冰上拽之,谓之凌床。予尝按察河朔,见挽床者相属,问其所用,日:‘此运使凌床也,此提刑凌床也。’闻者莫不掩口”。可见当时并不多见。明代,才开始普及起来。明刘若愚《明官史·金集》中云:“冬至冰冻,可拉拖床,以木作平板,上加交床或藁荐,一人在前引绳,可拉二三人,行冰上如飞。”可见冰床在明代以前,主要是做为冰上运输工具来使用的,清代,竟有靠拉冰床来养家糊口的;至本世纪初,北京什刹海、护城河等处,仍有不少冰上骆驼样子”,有很多,还是败了家的八旗贵族的子弟。这些“拉坐儿”的冰床,制作十分简略。只求牢固耐用而已。而王公大臣贵族之家的冰床,则十分考究,雕花饰彩,非常华美,上有蓬,可避风雪。关于此点,清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有很详细的记述:“冬至以后,冰泽腹坚,则十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皆有冰床。一个拖之,其行甚速。⋯⋯雪晴El暖之时,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至立春以后,则不可乘,乘则甚危。⋯⋯近El王(公)大臣之有恩命者,亦准于西苑门内乘坐拖床”。清杨静亭《都门杂咏·冰床》诗亦云:“十月冰床遍九城,游人曳去一毛轻。风和El暖时端坐,疑在琉璃世界行。”正是因为乘坐冰床能给人以“如行玉壶中”,“疑在琉璃世界行”的特殊的快乐享受,因而使之成为北京城冬季里极为盛行的游活动,达到了“十月冰床遍九城”的空前盛况,为当时北京城冬天里的~ 大景观。

  有心情置身“玉壶”去欣赏“琉璃世界”的,自然不是那些拉冰床赚钱养家的穷汉,而是那些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和不愁衣食的“文人雅士”。文人雅士,坐在冰床上吟诗, 感觉到比骑在驴背上还要美妙(“诗思不须驴子背,沿河处处有冰床”,清佚名《都门竹枝词》 ,这固然球得高雅。但任何高雅的游艺,一到纨绔子弟手里,电就恶俗不堪了。清魏坤《倚晴阁杂钞》云:“凌床,今京师在处有之。⋯ ⋯ 闻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氍毹其上,轰饮凌中,为乐事也。”又清佚名《燕京杂记》云:“有好事者,联属数床,置酒其上,东西往来,如泛银湖。”好象非把个玉洁冰清的“银湖”弄得酒气薰天,他们者算称了心,过了瘾。与纨绔子弟和文人雅士相比,还是儿童的玩法更有趣,更为朴实可爱。儿童们玩的冰床,不是拉的,而是“支”的。道光时天津诗人崔旭在咏其家乡之冰床诗中云:“织箔安床四角平,铁头篙子划冰声。坐来恰受人三两,绝胜中流自在行。”所谓“铁头篙子”,乃是“支”冰床的专用工具,以粗铁条制成,一端装有木柄,不但便于把握。而且握之不冰手;另一端则将铁条磨得极为尖锐,使之易于扎入坚冰,借此用力推进。“恰受人三两”的冰床。对于孩童来说,已是较大的,一般的只坐一人,双手握“铁篙”,向后用力点冰,则冰床前进如飞。京津地区称之为“支爬犁”。现在的北京,一到冬天,什刹海等处的冰而上仍可见到孩子们成群结队,支着爬犁你追我赶、穿梭往来的欢快而动人的情景。

  冰床是男孩的“专用”玩具,当然在农村,有些顽皮好动的女孩也会偶然凑凑热闹,但在旧时的北京,玩冰床是见不到女孩的。《红楼梦》里没有写到冰床游戏,大概是因为大观园的小姐、丫头们不适宜玩这种游戏罢。

  九连环

  九连环是清代以来广为流行的民间智力游戏玩具之一。在《红楼梦》第七回里,作者写到了这种玩具,说黛玉等人“正在宝玉房里解九连球顽呢”。但没有说明九连环的具体拆解方法。

  九连环属连环类智力玩具(又称“益智玩具”)。连环类玩具产生的年代,可以上潮到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据《战国策·齐策六》记载,秦国曾派遣使臣携“玉连环”到齐国,对齐君王后说:“齐国多智慧之士,能将这玉连环解开吗?”齐君王后以玉连环遍示群臣,无可解者。齐君王后急中生智:“引椎椎破之”,然后对秦国的使臣说:“你看,我已经把它解开了!”在这个玉连环里,包含了秦、齐两国之间的很多政治矛盾和斗争,齐国的这种“特殊解法”,是利用外交手段表明本国的态度和立场。这已不是单纯的游戏。如以游戏论,则齐国的这种“解法”,实在是一种“无赖行为”,是严重的“犯规”。由这则历史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连环”虽已产生,但知道解法的人是不多的。否则,以齐国之“多知”,不会以“引椎椎破之”的无可奈何的办法来解此难题。到了元代,杂剧作家郑德辉以这段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丑齐后无盐破连环》杂剧。在这出戏里“无盐娘娘”以其过人的聪明才智,易如反掌地把玉连环解开了。这反映了元代时连环类玩具已很流行,并且能够拆解的,已大有人在了。

  连环类玩具的拆解方法极为复杂,所以人们便以能解连环来比喻聪明、智慧、机敏、灵巧、善解疑难等。宋代大词人、大音乐家周邦彦在《商调·解连环·春景》一词里说:“信妙手,能解连环。”这不仅是赞咏妙手,更是对聪明的头脑的赞叹。南宋时,都城临安(今杭州)的集市贸易中,便有出售“解玉板”的杂货摊(见宋·佚名《西湖老人繁胜录·诸行市》)这“解玉板”,当系玉连环一类的玩具。

  由于以玉制作连环玩具工艺复杂、造价高,且不慎坠地极易损坏,所以后来改由金属材料制作。九连环及其它环类玩具一般是以紫铜丝:黄铜丝或铁丝制成。九连环有一个狭长的钗(又称“柱”),一端为半环形,向上稍稍翘起,另一端为手柄。钗上套九个圆环,这九个圆环用九根铁丝次递相联,九根铁丝的下端为一块长方形的板或铁板(早期当系玉板,或当为“解玉板”一名之由来),板上钻九个等距离的小孔,九根铁丝分别穿在九个孔中,上下可以活动。九个连环可以从钗上拆解下来,也可以再套上去。

  九连环最初不一定非“九”环不可。之所以用“九环”并成为“定制”,想因“九”乃阳数之极,用以表示极多的意思。近代学者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虚数不可实指之例》云:“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不必泥于实数也。”并举例云:“《楚词·九歌》本十一篇,而以‘九数’标目,则数之不止于九者,亦可以九为数。”古文中此类例证极多,不繁举。九连环的“九”字,因确系九环,好像是实指了。不过这个“九”字,还有’极难的意思在里面。齐国王后“椎破连环有九环,恐怕还有一个数学上的原因,就是“环越少,解之越易,”而每增一环,其拆解的次数就要以1/2[2—1+(一1)](n指环数,此公式由数学家杨世明先生给出。)倍数论。九环时,已充分表明了它的拆解难度(276次),其费心、费力、费时,人们尚可忍耐,不致影响了拆解的兴味。如再增一环,已极费时力,多至二十环时(524287次),拆解旬日,恐亦不可使钗上之环“毕下”。则此种连环已非玩具,不啻刑具了!

  清·徐轲《清稗类钞》中记录了九连环的解法,云:“欲使九环同贯于柱上,则先上第一环,再上第二环,而下其第二(一)环,再上第三环,而下其第一二环,再上第四环,如此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上矣。解之之法,先下其第一环,次下其第三环,更上第一环,而并下其第一二环,又下其第三环(五)环,如此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下矣。”(原文记述有误,括号内为更正后之环数,否则不可拆解。)

  《红楼梦》的时代,已极流行九连环玩具。乾隆年问刻本《霓裳续普》中录有《九连环》小曲,云:“有情人,送奴一把九连环,九吓九连环,十指纤纤解不开,拿把刀来割,割也割不开。”可知九连环是闺中女子喜爱的玩具;是以男子以之作为礼物,送给情人,暗含有“解不开”、“割不开”的柔情蜜意在里边,以喻 人的感情如同九连环之环环相扣、环环相连。边 、曲而名《九连环》,是因为每首曲子分为丸段,每段的末句,必作拖长之“滚舌音”,取滚动如环之意。清·硕得亭《草珠一串》有诗云:“一闻‘沟调’便开颜,无‘绣荷包’不算班,更爱舌尖声韵碎,上场先点‘九点环’。”自注云:“此曲(按指《九连环》)每折将终,必将滚舌音以擅长。”清·杨掌生《梦华琐薄》;“北道邮亭,抢瑟琶人店小女子,唱《唱连环》,带‘嘟噜’,每卸装,酤村酿解之,听之亦资笑乐。”可见当时解九连环作戏与听《九连环》小曲都是为人们所喜爱的游艺活动。《红楼梦》里写黛玉等人拆解九连还,反映了当时的贵族家庭的闺中少女也爱好民间的这一游戏活动,并且刻划了黛玉等人的性格,表现了她们的妙手慧心。除《红楼梦》外,清代杰出的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在所著小说《一层楼》中,.也记述了九连环这一游戏。

  连环类玩具很多,常见的有鼎环、寿环和歧中易。这些玩具都很难拆解。民间俗语云:“解不开歧中易,卸不下九连环。”歧中易,也是广为人知的,它产生年代,已无法考证,推想当在金属连环产生以后。要想把桃形的钗环从中取出,看似颇不容易,而一旦明白了拆解方法,则正可谓“易如反掌”。笔者根据歧中易的拆解原理,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环。数学家杨之(杨世明)先生将其命名为“二阶歧中易”。二阶歧中易较传统的歧中易要复杂得多,不入门径,拆解起来简直无从措手。一旦找出了门道,亦能很快将钗环取出。读者诸君不妨一试。

  鼎环和寿环的形状。二者形制不同,拆解原理却是一致的。这两个环,都有两种以上的解法。根据其拆解原理,我们可以把很多——如“喜”、“吉”、“福”、“祥”等——对称或不对称的汉字做成连环类玩具。我把它们称之为“汉字连环智力玩具”。锻炼手和脑的灵活性,又可作为生日、节日的礼品馈赠亲友,以增加其喜庆气氛。我想那一定会大受欢迎。

  九连环等智力玩具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传统游戏玩具,它们充分运用了数学“拓朴学”原理,是我们祖先的一个值得骄傲的发明创造。这一创造,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很多数学家对它们的拆解方法和数学原理曾给予研究。这是我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产物,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珍惜和发展之。尤其是“洋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推广祖国的传统智力玩具,其意义尤为重大。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