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红楼梦 > 红楼研究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首罪宁

2021-07-06 16:59:02

  论秦可卿之死

  红学研究

  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的画廊里,有一个不大惹人注意的重要人物——秦可卿。她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末,是二个“薄命”的贵族青年女子之一。在小说中,由于秦可卿出场不多、说话很少、青春早亡,似乎没有“十二钗”正册中的其他女子的形象那么鲜明生动、光彩夺人,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淡漠”。可能由于这个原因,二百多年来,除了少许的几篇专门考证她的死因的文章之外,几乎无人对她作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和评论。

  其实,这是一个不应有的疏忽。如果详加探讨,平心而论,便不难发现,曹雪芹塑造秦可卿这一艺术形象,不仅在表现和深化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的主题思想上有其重要意义,而且在连结全书的结构布局、发展小说故事情节方面,也有其积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红楼梦》全书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脂砚斋等人的批语内容的全面考察,可以看到曹雪芹为了刻划好秦可卿的形象,独具匠心,字斟句酌,而且曾经修改过自己的创作意图。当然也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复杂问题。本文试图略作探讨,求教于红学界的诸位先进。

  一

  秦可卿这个艺术形象第一次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五回。 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的养女,小名可儿,官名兼美,表字可卿,“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嫁给了贾蓉为妻。

  “贫女得居富室” (脂砚斋语) ,过上了神仙般的生活。 小说中着力渲染秦可卿居处的富丽豪华,不但告诉读者贾府生活豪华,更重要的是显示了秦可卿在贾府里的不同寻常的地位:它是贾府长房重孙媳妇,在宗法社会里,是合法的继承人,肩负着未来家政掌管的重任。

  但秦可卿毕竟是从养生堂里抱出来的,出身寒微,养父又只是个小小的郎中,不能作为她政治、经济上的靠山。先天不足,使得她在贾府里又不得不处处小心谨慎,自占地步。她行事温柔和平,博得这个“诗礼缨之族”上下老小的钟爱和欢心。第一次登场,就作为一个美丽聪明、行事机伶、善察上意 的“完美”人物,是一个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公公贾珍说她 “比儿子还强十倍”;婆婆尤氏说: “再要娶这么个媳妇儿,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格儿,只怕打着灯笼儿没有处找去呢! ”就是在贾府最高的掌权者史太君的心目中,也说她是个 “极妥当的人”, “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第十三回 写她的丧音传出之后,整个贾府的反应是:

  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平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真可以说是众口相赞,誉满贾府了。

  秦可卿生当贾府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她不同于贾府的其他男女主人公的地方,是她在尽情享受风月繁华之盛的同时,尚能够看出大厦将倾,油灯将灭的危险。小说第十三回写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时,她首先说到自己对贾家未来的看法。小说中写道:

  秦氏道:“婶娘(指王熙凤) ,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又道是: ‘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

  在这里,曹雪芹以写秦可卿托梦的形式,用“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登高必跌重”、 “树倒猢狲散”三个既通俗易懂而又深含生活哲理的民间俗语,深刻地道出了“赫赫扬扬,已降百载”的贾府虽然眼前还维持着一种豪华的局面,但是这“钟鸣鼎食”的日子也会有“亏” “溢”之时。秦可卿作为贾府一员,当然不愿看到自己心爱的家族有朝一日运终数尽,一败涂地。所以她将自己的“未了”的心愿,连同来不及施展的“补天”之志,寄托给“脂粉队里的英雄”王熙凤,希望她挽大厦于既倒。小说第十三回开头写托梦一段,秦氏道:

  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 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赶今日富贵,将祖莹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也没有典卖诸弊。便是有罪,己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秦可卿提出如此缜密的退身之策,确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人物。第一,如果将秦可卿的话同清代统治者所颁布的有关法律条文合而观之,就可以明白是符合当时的法律规定的。大清律中规定:凡犯罪抄家之族,其祖莹祭产(包括茔地附近的田庄、房舍等)均不在抄没之列。秦可卿的“定见”恰在这一点上为贾家日后败落下来留了一条维持生计的退路。第二,如果再同贾探春的兴利除弊相比,秦可卿是从根本上解决贾家的出路,以求东山再起,而贾探春的“新经济政策”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虽可稍解燃眉之急,却无法保证败落后的衣食之源。秦可卿是站在维护封建贵族阶级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出谋献策。这同贾探春一干人相比,秦可卿的见识不知要高明多少。

  然而,作者却又把她归入“薄命司”,让她青春早亡,其意图是与全书总的悲剧结局相一致的。换言之,曹雪芹之所以如此处理秦可卿这个人物的结局,不仅是告诉读者处于封建末世的贾家如今的儿孙一代不如一代,而更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一个世家大族竟然到了长房绝续无继,末世之“天”到了无人可补的绝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秦可卿的青春早亡,正是《红楼梦》这部伟大著作所要展示的时代悲剧的一个缩影!

  二

  秦可卿是一位美丽而贤淑的贵族少妇“,虽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补天”不成身先死,匆匆地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对于秦可卿的死,有人为之惋惜,也有人疑窦难解,演成了一桩“红楼疑案”。有人说死于疾病,有人说是自缢而死, 莫衷一是。我认为:自缢说事出有因,考证有据;病死说因果清楚,证据凿凿。由于论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所得结论各异。

  自缢说,早在清光绪二十八年味青斋刊印的青山山农《红楼梦广义》[1]中就曾提出来过:

  秦可卿本死于缢,而书中则言其病,必当时深讳其事而以疾告于人者。观其经理丧殡,贾珍如此哀痛,如此慎重,而贾蓉反漠不相关,父子之间,嫌隙久生。 向使可卿不早自图,老贼万段之祸,未必不再见于阿翁也。呜呼,可卿其死晚矣。

  继青山山农之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著名红学家俞平伯、顾颉刚两位先生,根据《红楼梦》第五回所写的十二钗正册上的图画、判词和《好事终》曲文中所隐括的结局,以及秦可卿死后贾珍的言行,尤氏、贾蓉母子的态度,断定“秦可卿底结局是自缢,却断断乎无可怀疑了! [2]”俞、顾两位先生的推断为后来的脂评本的发现所证实。一九二七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残抄本(世称甲戍本或脂铨本)第十三回附有回后总批,其内容是: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 同回有眉批又说: “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回五页也。”

  一九五九年在南京出现的靖藏本独有的一百五十条批语中也有这条批语,文字略有出入,其中特别指明删去的内容是 “遗簪、更衣诸文”。但在靖藏本中,这条批语不在回后而是作为第十三回的回前总批。

  除脂批之外,五十多年前,有一位署名蠷蝯的人曾在《晶报》上发表了一篇“佚话”[3] ,其中说:

  又有人谓秦可卿之死实以与贾珍私通,为二婢窥破,故羞愤自缢。书中言可卿死后,一婢殉之,一婢披麻作孝女,即此二婢也。又言鸳鸯死时,见可卿作缢鬼状,亦其一证。

  无独有偶,就在这段“佚话”传世不久,有一位名叫朱衣的人又在重庆的《新民晚报》上刊登了一篇《秦可卿淫上 (丧)天香楼》[4]的文章,声言他家有“祖遗的八十四之抄本红楼梦”,其第十三回的回目竟是“秦可卿淫上(丧)天香楼”。两篇文章的内容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一个是自己亲见的“祖遗”之本,一个是据“有人谓”的“佚话”而已。从上述有关的脂批所透露的内容到后人的一些传闻记载,说明了如下一个事实:即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情节是与第五回“十二钗”正册中“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和曲文“画梁春尽落香尘”的隐寓相关合的。这是曹雪芹创作中曾经写出的内容,只是后来由于脂砚斋、畸笏等人的“建议”,而删去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正因为如此,畸笏老头在壬午春天看了《红楼梦》的修改稿后,批道:“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也” 。[5]这就是“自缢说”的主要证据。

  然而,秦可卿死于自缢的结论与迄今为止我们仅能看到的十几种早期抄本《石头记》和为数不少的印本《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具体情节是完全不同的。在今传本《石头记》或《红楼梦》中,秦可卿是因病而死,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小说第十回,曹雪芹借秦可卿的婆婆尤氏同贾璜家的一席谈话,第一次告诉读者秦可卿有病了。在第十一回又通过尤氏之口补充道:

  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日以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了,又懒怠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

  此后,小说中描写如何延医调治,如何来人探视,真是“无一字一句不前后照应者”,其用心无非是告诉读者:秦可卿真的有病,而且不轻,正如那位张太医所说,“非一朝一夕的症候了”,秦氏也自觉“未必熬得过年去。”果然不出所料,她没有熬得过年去,她死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的《石头记》和《红楼梦》版本描写的秦可卿的真实结局。

  从写秦可卿缢死到改为病故,是全书中重要情节的改变。这个改变尽管是在脂砚斋等人的干预下进行的,但曹雪芹并非盲目地听命于人。我们认为曹雪芹之所以能够接受别人的劝告,作出这个改变,正反映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十分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原因是,小说最初把秦可卿塑造成一个“宁府淫乱之魁”,让她淫丧天香楼,固然可以暴露封建贵族阶级的伦理道德的虚伪、无耻,应了那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首罪宁”的判词,但就加强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性方面,它却远远不及修改后更深刻、更富有思想意义。

  《红楼梦》虽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却直到这位天才作家溘然弃世时,也还没有来得及最后定稿。因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红楼梦》一书中还残留着不少与秦可卿病死相矛盾的文字,第五回的册图、判词、《好事终》曲文,尤为明显。这些残留的文字[6],给人以弦外有音的错觉,不仅引起许多《红楼梦》研究者和读者的疑惑,并且也模糊了秦可卿形象的鲜明性。对此,今天的研究者既不能苛责二百多年前的曹雪芹,也更不应该去埋怨和嘲笑那些持“自缢说”的人们。但是,我们研究秦可卿的思想倾向以及她在《红楼梦》中的典型意义,应该从小说现存的故事情节出发,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

  文学作品是以创造形象来反映历史的或现实的生活,体现作品的思想主题的。秦可卿虽然是一个生命短促,昙花一现的人物,但作为这座悲剧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她完成了自己所应担负的艺术使命,她的形象应该说是成功的,永存的。这里,我们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秦可卿这个人物形象在整部小说中的典型意义。

  (一) 《红楼梦》一书写的是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贾府从文字辈到玉字辈、草字辈,一代不如一代。在那样的一个典型环境中,曹雪芹塑造了一个有一定政治头脑的贵族青年女子秦可卿的典型形象,其用心是良苦的。在曹雪芹的笔下,秦可卿是作为一个 “补天”人物而出现在小说中的。她虽然出身寒门,却占据了贾府合法继承者的要位。她生活在“盛世”,而又能审时度势,觉悟到盛极而衰的道理,实不愧为贵族中的优秀人才。然而,曹雪芹又把她塑造成一个“不配有更好命运”的早亡人, 这就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真理:整个封建制度已经濒临末世,它的彻底崩溃的时日也即将到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今传本《红楼梦》中的秦可卿的形象,与《红楼梦》一书所要表现的思想主题更相一致,起到了深化思想主题的作用。

  (二)秦可卿之死和大出丧的描写,是《红楼梦》故事情节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异常强烈和令人难忘的。从小说第十三回秦可卿丧音传出之后到第十五回秦氏之灵运往铁槛寺,一件丧事用了三回的篇幅,这在整部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小说中写道,秦氏死后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延请著名高僧一百单八众,打醮洗冤业,超度亡魂,鼓乐喧天,哀声远布。贾珍为了儿媳的丧事办得隆重风光,不仅花上千两白银买下万年不坏的棺材板,而且又走后门给儿子贾蓉捐了个 “防护内廷紫禁道龙禁尉”的头衔。到了送殡的那一天,这位贾府的重孙媳妇竟然惊动了京中“不可枚数”的王公贵族沿路设棚祭奠,接连摆了三四里远,好不气派。正如小说中所写,“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从小说的构思和情节结构上来看,秦可卿的大出丧是与第十六回建造“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第十八回贾元春省亲“盛典”,一红一白,互相呼应的。通过这红白两件喜事,不仅给人们一种“盛世”之感,也让人们预感“衰败”之忧。到第六十三回贾敬死时,只有一个庸人尤氏在那里张罗,“那边荣府里凤姐儿出不来,李纨又照顾姐妹,宝玉不识事体,只得将外头事务,暂托了几个家里二等管事的。”贾珍、贾蓉父子二人虽然在棺前稽颡泣血,但一离开灵堂却赶忙去与姨娘嘻笑调情。贾母是这个大族的一家之尊,她死时的丧事又办得如何呢?第一百十回的回目是:“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诎失人心”。丧事办得捉襟见肘,再也不见往昔的体面势派了。

  将这几件丧事稍加对比,清楚可见贾府每况愈下,家道中落的真实情景。这生动而又深刻地描写出了这个封建贵族之家由盛而衰的过程。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的强烈程度,恰是以秦可卿的丧事风光而显示出来的。

  (三)秦可卿之死,引出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逗出尤氏姊妹”进入贾府。王熙凤“素日最喜揽事,好卖弄能干”, 她在整个治丧期间,使出浑身的解数,指斥五弊,整饬宁府风俗,恩威并重,令人望而生畏。小说中描写道:“越显得凤姐洒爽风流,典则俊雅,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了——那里还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早期脂本在此句之下批道:“写秦氏之丧,却只为凤姐一人。”脂京本在十三回末的硃批中也指出“此回将大家丧事详细剔尽,如见其气概,如闻其声音,丝毫不错,作者不负大家后裔。写秦民死之盛,贾珍之奢,实是却写得一个凤姐。”清人徐凤仪也说:“十三回写秦氏之丧,贾珍锐意穷奢极欲,然作者欲借此以写凤姐之才。”这些评论称得上解了其中味,是很有见地的。不仅如此,小说中通过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还为她弄权铁槛寺, 图财毁掉两个青年男女的性命;为她两面三刀,狡诈阴险,设计害死尤二姐预设伏线。在协理宁国府这个特定的舞台上,王熙凤作了淋漓尽致的表演,其性格特点得到了深化,使她的形象更全面、更深刻,给人们一个完整的艺术感。

  秦可卿青春早亡,但她的形象却给《红楼梦》增添了光彩。即使是写她的丧事,作者也毫无敷衍之笔,而是一句一字都与小说的主题思想紧扣在一起的。正是秦可卿之死,将小说中所有的人物调动起来,有声有色地走上前台,演出了这出人世间的悲剧。因此,秦可卿在《红楼梦》中的典型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作者通过这个艺术典型的塑造来揭露封建贵族阶级的腐朽性,更重要的是预示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事实——坍塌的封建之“天”,已经是无人可“补”了。

  历史的发展将预示变成了现实!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