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高山, 天生岐山,
大王荒之。① 太王垦治。
彼作矣, 太王创业,
文王康之。② 文王赓续。
彼徂矣,③ 文王去世。
岐有夷之行。④ 岐山道路今平易。
子孙保之! 子孙要珍惜!
从本诗的内容和在《周颂》里的位置来看,这是周成王祀岐山的乐歌。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之先王古公亶父时代,熏育、戎狄经常向周民族进攻,掠夺土地和财物。于是古公亶父带着自己的部族离开豳地 (公刘所建邑之处) ,渡过漆河、沮河,越过梁山,迁居到岐山南面的周原(今陕西省扶凤县界) 。到这里以后,古公亶父率领大家开垦土地,耕种务农,营建城廓室屋,使民安居乐业。《大雅·緜》一诗曾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一过程和情景。古公亶父之迁岐,可以说是周民族走向强盛的重要转折点。他死后被追尊太王,百姓也都赞颂他的功德。如《鲁颂·閟宫》说: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就是说古公亶父使周民族开始强大起来,可以与商民族等齐抗衡了。至于周文王,他是古公亶父少子季历之子,他继承了先祖功业 (诗中“文王康之”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扬树达先生《诗周颂天作篇解》释“康”字为“庚”字,即赓续之意) ,进一步发展了周的势力,不但伐密伐崇取得了胜利(此一事迹又见《大雅·皇矣》) ,还制定了攻伐之法(参前 《维清》赏文),并为后来灭商取天下打下了基础。
正因为如此,周民族克殷之后,天下统一,思缅先王,于是有祭岐山之举。《易·升卦》六四就有“王用享于岐山”的记载。《荀子·王制》又说: “天之所覆,地之所载, 莫不尽其美, 致其闲。 上以饰贤良, 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诗曰: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看来荀子又认为岐山有神灵,保佑周民族。他也将《天作》理解为祭岐山神灵之歌。
本诗一开始说:天生就了这高高的岐山,太王开始在这儿垦辟荒芜。太王创立了这份家业,文王又赓续其功。后来文王虽然去世了,但由于他生前的苦心经营,终于使周民族日益强大,得以克殷取天下。不过,诗中不是直接说出这后一意思,而是说原来那个险阻难行的岐山如今有了平易的道路。于是,太王筚路蓝缕之功,文王承继先王之德,就形象地表达出来了。读者还可以想下去: 这始于岐山的道路,伴随着周民族向东征伐的马蹄声和呐喊声,正向前延伸,遍及天下。正是: 普天之路,始于岐山;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本诗最后一句“子孙保之”,是参加祭祀者的自誓,也是对后代子孙的期望和勉励。
这首诗朴质无华,但并不枯燥寡味。如前面所分析的,其歌功颂德之辞,总是紧扣祭祀岐山的活动展开的。而在我们读者的眼前,至今也似乎耸立着那高高的而又笼罩着神密气氛的岐山呢。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