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赵晔·伍员之死》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2021-07-27 11:52:14

  秦汉·赵晔·伍员之死

  东汉历史小说。作者赵晔。载《吴越春秋》卷三与卷六。吴组缃等《历代小说选》录入。故事叙写伍员冒死进谏之事。吴王夫差置酒于文台之上,群臣悉在,太宰嚭执政,越王侍坐,子胥在焉。吴王欲封赏太宰嚭,并将使勾践复国,问诸臣以为如何。群臣贺赞吴王之德及成霸业之功,伍员垂涕进谏,劝王拒绝越国求和,勿信谗夫之言,否则吴国将灭。吴王大怒,反诬伍员所言,意欲专权擅威,并警告伍员“无沮吴谋”。伍员请辞离去,欲自杀报国,吴王使人赐剑,迫其自戕。伍员仰天呼怨,责吴王暴戾,赐死之缪,遂伏剑而死。吴王即断子胥尸头,并弃子胥尸躯于江中。之后,吴国连年荒歉,民多怨恨。吴王复伐齐,太子友讽谏无效。越王乘机派范蠡等率军以断绝伐齐吴军退路,并进攻吴都,吴师大败,后吴王遂自裁身死。作品通过伍员冒死进谏,夫差执意不纳,致使身死国灭的故事,说明人君当以纳谏为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身为人臣者,当以进谏为乐,甚至不惜牺牲性命,为国尽忠。本来,吴国自从阖闾得到伍员的帮助,取得政权以后,整军经武,破楚伐越,所向披靡,一时国势十分强大。而夫差为政,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内荒淫误国,残害百姓,听信谗言,迫害忠良;对外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耗尽国力。夫差对伍员的劝谏,不仅置之不理,还赐剑令其自尽,而对近在身旁、成为心腹之患的越国完全丧失了警惕,一再发兵远征齐、鲁,结果连续遭到越国的侵袭,终于落得身死国灭的可悲下场。这是一个严重的历史教训。本篇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情节曲折而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篇中对夫差的昏庸误国,伍员的忠诚与怨恨,都有深刻生动的叙述。写伍子胥之死的一段文字,悲壮痛切,至为感人。太子友对夫差的讽谏一节,寓意深刻,本身即是一则颇具意趣的寓言故事。而作品后半部分,写伍子胥头颅在城上显灵:“越王追奔,欲入胥门,望吴南城,见伍子胥头,巨若车轮,目若耀电,须发四张,射于十里。越军大惧,留兵假道。即日夜半,暴风疾雨,雷奔电激,飞石扬砂,疾于弓弩。越军坏败,松陵却退。……子胥乃与种、蠡梦曰:‘吾知越之必入吴矣,故求置吾头于南门,以观汝之破吴也。惟欲以穷夫差,定汝入我之国,吾心又不忍,故为风雨,以还汝军……’。”这是一段生动的民间传说,它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奇情异趣,文字也勃勃有生气,较为充分地展现了伍员的爱国精神和他的英雄气概。但写伍员认为“越之伐吴,自是天(意)也”,这里反映的天命论思想,则应批判。这个故事对后世小说、戏剧有很大影响。唐代《伍子胥变文》后半部分即据此故事演饰而来。五代杜光庭《录异记》还演绎出伍子胥临终戒子“悬吾首于南门”事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