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古代民歌《山歌·诉》原文及赏析

2021-10-08 13:58:51

  日里思量夜里情,扯住情哥诉弗清。失落子金环常忆耳,我是满头珠翠别无银。

  这是一首咏唱男女私情的山歌。它以一个暗通私情的女子对情人倾诉心曲的口吻,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抒发了胸中升腾着的眷恋挚爱的深情,表现出抒情女主人公对真正爱情的大胆追求。

  大胆涉足爱之禁区的女子,敢爱也敢说,而且爱得真挚,说得很率直,绝不藏藏躲躲,矫揉造作。首句“日里思量夜里情”,不用比兴,不事藻饰,开门见山,直叙其事,毫无顾忌地道出本当属于秘而珍之的情感与隐私——白日里仍然沉溺于私恋偷欢的遐想中,难以自拔,痴迷地深味着昨夜与情郎的那番巫山云雨、偷尝禁果的滋味。首句平平而起,明白如话,乍看似乎很冷静,很含蕴也很单纯,实则冷静与冲动并存,欢悦、满足、挚爱与再一次相合的急切渴望兼而有之,构成了一个缤纷的感情世界。即使是难于启齿示人的隐私,也说得颇为爽直侃快,绝不扭捏作态,颇见其独特的个性与真挚的情爱。

  次句“扯住情哥诉弗清”,切入正题,是“思”之极矣的必然结果。在如痴如醉的“思量”之时,这位女子的明眸中闪出异样的光彩,发现了魂牵梦萦的情郎,仿佛夜行中突然看到了辉煌的太阳一般,不顾一切地猛扑过去,一把将其扯住拿牢,要把满腹的深情对他倾诉。可是,突如其来的的欣喜和激动,似乎冲昏了她的头脑,早已打好腹稿的千言万语,急切中竟显得语无伦次,难以表情达意。这寥寥七字,抓住人物活动的典型细节,采用白描手法,通过一个小小的生活镜头,传递出人物精神世界的神韵,为下文直抒胸臆、诉说爱的心曲、突现题旨而蓄势铺垫。其中的 “扯住”二字,用得很是传神。见面即一把扯定不放,不避人眼,一见其爱得如痴如狂,异常大胆;二见其思得如饥似渴,异常强烈;三见其欲诉衷肠的急如星火,异常迫切。

  扯定情郎,急欲倾诉肺腑衷肠,那么,她究竟有什么心儿要掏,有什么歌儿要唱?结末两句,就是 “诉”的具体内容,就是歌儿的最强音响: “失落子金环常忆耳,我是满头珠翠别无银。”乍眼一看似乎是在向情郎索取财物,这真是出乎意料,令人矫舌震惊,也令人疑惑不解。其实不然,这是她基于活跃的艺术联想,巧借妇女习见的装饰物,造成的谐音双关,明确而含蓄表达的是颇为微妙的感情。双关、这是历代民间情歌常用的方法。这里的“耳”与 “尔”谐音双关,“尔”者,“你”也。“银”者,“人”也。由此看来,两句的意思是说:情哥哥哟,我日日夜夜思念着你,常常忆及你所给予我的幸福与甜蜜;我一心一意只爱着你一人,我的一切完全属于你! “常忆耳 (尔)”的诉说,含蕴比较单纯,容易理解; 但 “别无银 (人)”的表白,固然是“心中唯爱你一人”的热烈感情,但也掺杂着自我辩解和自明心迹的因素:我与你私通偷欢并非因为水性杨花,只是因为你征服了我青春的心,使我爱你如疯如狂。至于别人嘛。哼,就是公子王孙状元郎,也绝不会使我心儿颤,身儿酥! 当然,还隐约含有这样的用意: “奴家爱你这般深,情哥哥你千万莫负奴的心!”可以指出,这是话里有话,一箭三雕,颇为巧妙、委婉、含蓄,极见歌者用心之良苦。

  《诉》,反映的虽是“不合法”的恋爱、遭谴责的行为,但却别有一种动人之处,脍炙人口而传唱不衰。原因何在?这不仅表现在其表现手法的巧妙,也不仅表现在虽关乎 “偷情”,却绝不轻佻、淫荡、猥亵,使人唯觉其感情纯真、真率,最重要的是表现在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社会意义,表现在它是苦难深重的妇女蔑视礼教、追求真正爱情的歌声。在封建社会里,受传统礼教压迫和封建婚姻制度摧残的妇女,命运最为悲惨,身受的病苦最为深重;因此,这种偷情,也就成为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下的必然产物。反映这种不正当的生活现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乃是人性在被压抑、扼杀中的奋争生长,是一种反抗的表现,颇具“借男女之真情,发民教之伪药”的功效(明·冯梦龙 《叙山歌》 引墨憨斋主人语)。

  这首情歌,口吻直率急切,语言质朴生动,谐音双关巧妙,感情热烈洋溢,人物性格突出,给人留下了很鲜明深刻的印象。这是古代民歌园地中一株被扭曲的,然而又是倔强生长、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小花。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