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作《上声曲》,柱促使弦哀。譬如秋风急,触遇伤侬怀。
此篇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即将离别时,女子内心的悲伤。
“郎作 《上声曲》”,是说情郎在演奏 《上声歌》,因 《上声歌》是表现离情别绪最为合适的调子,所以男主人公便用来表现自己的心情。在南朝充满脂粉气的社会里,一些贵族地主不但要听歌女的演唱,同时也自己制作、演唱。据 《南史·王俭传》载: “齐高帝幸华林宴集,使各效技艺:褚彦回弹琵琶,王僧虔、柳世隆弹琴,沈文季歌 《子夜来》,张敬儿舞。”《晋书 ·王恭传》又载: “会稽王道子,尝集朝士,置酒于东府。尚书令谢石,因醉为委巷之歌。恭正色曰: ‘居端右之重,集藩王之第,而肆淫声,欲令臣下何所取则?’”王恭的斥责,正说明上自大臣都已加入这个行列。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据 《南史·徐湛之传》载: “伎乐之妙,冠绝一时,门生千余,皆三吴富人子,资质端美,衣饰鲜丽,每出入游行,涂巷盈满。”由此可见,当时社会自上而下已成风气,自创新词、自奏新曲成为时髦之举。作品第二句“柱促使弦哀”,表现男子在演奏时的动作及效果,说明所演奏的调子是悲哀的、伤感的,正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相会之后又要相别的凄怆心情。弦哀,指琴弦所演奏的调子极其哀伤。第三句 “譬如秋风急”,把音乐的凄凉之调比作秋风,再现了无情、冷落的秋感。“秋风”作为萧瑟、肃杀、凋敝、无情之义,早被人们所运用,曹丕在表现思妇闺中怀远之情时,以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再现秋的寂寞与人的孤苦。本句不仅指出音乐像秋风,而且道出其 “急”,充分体现了女主人公此时此刻所体会到的即将到来的清冷、孤单。由此,自然而然地道出作品末句: “触遇伤侬怀”。触遇,指所听到、所感觉到的音乐效果。这种音乐,在她心目中已不仅仅是音乐,而是情郎即将离别的信号。随着音乐的不断变化,女子的心情也越来越痛苦,她多么希望情郎能够永远留在自己身边啊,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美好的愿望与无情的现实发生了矛盾,因此她只好无可奈何地任凭如秋风一样无情的音乐吞噬着自己的悲哀与痛苦。
艺术上,作品以常见的秋风比喻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很好地展现了作品的主题。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