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荀子《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原文及鉴赏

2021-11-09 15:09:00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①。王曰:“请问 兵要。”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 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 壹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 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 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 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 下②,岂必待附民哉!”

  [注释] ①临武君:战国时楚国将领。孙卿子:即荀况。赵孝成王:名丹,赵惠 文王的儿子。②孙:孙武,春秋时齐国人,吴国阖闾的大将,著名军事家。吴:吴起, 战国时卫国人,著名军事家,曾在魏国为将。

  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 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 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①,君臣上 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②。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 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 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 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 里之听;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用千里之国,则将有 四海之听。必将聪明警戒,和传而一③。故仁人之兵聚则成 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 利锋④,当之者溃;圜居而方止,则若盘石然,触之者角摧,案 角鹿埵、陇种、东笼而退耳⑤。且夫暴国之君,将谁与至哉? 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而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其好我 芬若椒兰;彼反顾其上则若灼黥,若仇雠。人之情,虽桀、跖, 岂又肯为其所恶贼其所好者哉! 是犹使人之子孙自贼其父 母也,彼必将来告之,夫又何可诈也? 故仁人用,国日明,诸 侯先顺者安,后顺者危,虑敌之者削,反之者亡。《诗》曰:‘武 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⑥此之谓也。”

  [注释] ①路亶(dàn旦):羸弱疲惫。路,通“露”,衰败,疲敝。亶,通“瘅”,疲惫, 病。②滑:当为“涣”字。③传:当为“抟”字。④莫邪(yé爷):古代传说中的 利剑。⑤角:当为衍文。鹿埵(duǒ朵)、陇种、东笼:都是古代方言,形容溃败披靡 的样子。⑥“《诗》曰”句:见《诗经·商颂·长发》。武王,指商汤。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请问王者之兵设何道、何 行而可?”

  孙卿子曰:“凡在大王,将率末事也①。臣请遂道王者诸 侯强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势。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 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 弱,是强弱之本也。上足卬②,则下可用也;上不卬,则下不可 用也。下可用则强,下不可用则弱,是强弱之常也。隆礼、效 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是强弱之凡也。 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 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 刑威者强,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③,械用兵革窳 楛不便利者弱④;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 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 赎锱金⑤,无本赏矣。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⑥,事大敌坚则 焉涣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 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 衣三属之甲⑦,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䩜 带剑⑧,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 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 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 秦人,其生民也阸⑨,其使民也 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阸,忸之以庆赏⑩,鰌之以刑罚(11),使天 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阸而用之,得而后功 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 正。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 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 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有遇之 者,若以焦熬投石焉。兼是数国者,皆干赏蹈利之兵也,佣徒 鬻卖之道也,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诸侯有能微妙之 以节,则作而兼殆之耳。故招近募选(12),隆势诈,尚功利,是渐 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也。故以诈遇诈,犹有巧拙焉;以诈 遇齐,辟之犹以锥刀堕太山也,非天下之愚人莫敢试。故王 者之兵不试。汤、武之诛桀、纣也,拱挹指麾而强暴之国莫不 趋使(13),诛桀、纣若诛独夫。故《泰誓》曰:‘独夫纣。’(14)此之谓 也。故兵大齐则制天下,小齐则治邻敌。若夫招近募选,隆 势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 雌雄耳矣。夫是之谓盗兵,君子不由也。故齐之田单(15)、楚之 庄蹻(16)、秦之卫鞅(17)、燕之缪虮(18),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 也,是其巧拙强弱则未有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齐 也,掎契司诈(19),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齐桓、晋文、楚庄、吴 阖闾、越勾践,是皆和齐之兵也,可谓入其域矣,然而未有本 统也,故可以霸而不可以王。是强弱之效也。”

  [注释] ①率:通“帅”,将率,将帅,将领。②卬:通“仰”。③攻:通“工”, 巧,工巧。攻完,工巧完备。④窳楛(yǔ kǔ雨苦):器物粗劣、不牢固。⑤锱(zī 资):古重量单位,八两为一锱。⑥毳:通“脆”,脆弱。⑦三属(zhǔ嘱):古代士 兵身上穿的三片相连的铠甲,上身一,髀部一,胫部一。 ⑧䩜(zhòu宙):通“胄”。 ⑨阸(xiá è狭饿):同“狭阨”。 ⑩忸(niǔ纽):通“狃”,习惯。(11)鰌(qiū秋): 逼近。(12)近:当为“延”字。(13)挹(yì义):通“揖”,拜揖,作揖。(14)《泰誓》:《尚 书》篇名。(15)田单:战国时齐国将领。燕攻齐,下七十余城,田单率军坚守墨城(今 山东平度东南),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收复失地,被封为安平君。(16)庄蹻(qiāo敲): 楚威王时的将领,后率军造反,割据云南、贵州一带。(17)卫鞅:即商鞅,战国中期著 名的法家代表,曾在秦国实行变法。(18)缪虮:人名,事迹不详。(19)契:通“挈”。 掎挈,抓住。司:通“伺”,窥伺。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请问为将。”

  孙卿子曰:“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 悔。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 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臧①,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 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 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夫是之谓六术。无欲将而恶废,无 急胜而忘败,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 孰而用财欲泰②,夫是之谓五权。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 可 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 百姓,夫是之谓三至。凡受命于主而行三军,三军既定,百官 得序,群物皆正,则主不能喜,敌不能怒,夫是之谓至臣。虑 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凡 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 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战如守,行如战,有功 如幸。敬谋无圹③,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 圹。夫是之谓五无圹。谨行此六术、五权、三至而处之以恭 敬无圹,夫是之谓天下之将,则通于神明矣。”

  [注释] ①臧:通“藏”,收藏。②孰:通“熟”,成熟,审慎。泰:不吝啬。 ③圹:通“旷”,松懈。

  临武君曰:“善! 请问王者之军制。”

  孙卿子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 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①,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 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猎禾稼②,服者 不禽③,格者不舍,犇命者不获④。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 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扞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苏 刃者死⑤,犇命者贡。微子开封于宋⑥,曹触龙断于军⑦,殷之 服民,所以养生之者也,无异周人。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 竭蹙而趋之,无幽闲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 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 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⑧此之谓也。王者有诛而无战, 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 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临武君曰:“善!”

  [注释] ①金声:敲钲(zhēng征)的声音。古时作战,击鼓表示进军,鸣金表示收 兵。②猎:通“躐”,践踏。③禽:通“擒”,擒拿,捉拿。④犇(bēn奔):同“奔”。 ⑤苏:通“傃”(sù素),向。⑥微子:名启,商纣的庶兄,降周后封于宋。刘向避汉景 帝讳,改“启”为“开”。⑦曹触龙:商纣王之将。见《臣道》篇。⑧“《诗》曰”句:见 《诗经·大雅 ·文王有声》。

  陈嚣问孙卿子曰①:“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 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 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

  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 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 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 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驩兜②,舜伐有苗③,禹伐共 工④,汤伐有夏,文王伐崇⑤,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 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⑥,兵不血刃, 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 忒。’⑦此之谓也。”

  [注释] ①陈嚣:荀子的学生。②驩(huān欢)兜:尧时的部落首领,传说被尧 流放于崇山。③有苗:又称“三苗”,尧舜时的部落。④共工:禹时的部落首领, 传说被禹流放到幽州。⑤崇:商朝诸侯国名。⑥德:当为“义”字。⑦“《诗》 曰”句:见《诗经·曹风·尸鸠》。

  李斯问孙卿子曰①:“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 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

  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女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 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 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于军②,将率末 事也。’秦四世有胜,����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③,此所 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 时也④;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⑤;皆前行素 修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 世之所以乱也。”

  [注释] ①李斯:荀子的学生,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后为秦国的丞相。 ②军:当为“君”字。 ③����(xǐ喜)然:恐惧的样子。轧:倾轧。 ④鸣条:古地 名,在今山西运城。⑤甲子之朝:武王克纣之曰(见《尚书·牧誓》)。

  礼者,治辨之极也①,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 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故坚甲 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 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②,鞈 如金石③,宛钜铁鉇④,惨如蜂虿⑤,轻利僄遬⑥,卒如飘风⑦,然 而兵殆于垂沙⑧,唐蔑死⑨,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是岂无坚 甲利兵也哉? 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汝、颍以为险⑩, 江、汉以为池(11),限之以邓林(12),缘之以方城(13),然而秦师至而 鄢、郢举(14),若振槁然。是岂无固塞隘阻也哉?其所以统之者 非其道故也。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15),杀戮无时,臣下 懔然莫必其命,然而周师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 岂令不严、刑不繁也哉? 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古之 兵,戈矛弓矢而已矣,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城郭不辨,沟池 不拑(16),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明内者(17), 无它故焉,明道而分钧之,时使而诚爱之,下之和上也如影 响,有不由令者然后诛之以刑(18)。故刑一人而天下服,罪人不 邮其上(19),知罪之在己也。是故刑罚省而威流,无它故焉,由 其道故也。古者帝尧之治天下也,盖杀一人、刑二人而天下 治。传曰:“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此之谓也。

  [注释] ①辨:通“办”,治理。②鲛革:鲨鱼皮。兕(sì四):雌犀牛。③鞈 (gé革):坚固的样子。④宛:楚国地名,在今河南南阳。鉇(shī施):矛。⑤虿 (chài柴去声):蝎子一类的毒虫。⑥僄遬(piào sù票速):轻捷。遬,同“速”。 ⑦卒(cù促):通“猝”,忽然。⑧垂沙:古地名。⑨唐蔑:即唐昧,楚将。楚怀王 时,秦、齐、韩、魏联合攻楚被杀。⑩汝、颍:都是水名,均流入淮河。(11)江、汉:长 江和汉水。(12)邓林:楚北部邓地的山林。(12)方城:楚国北部的山名。(14)鄢、 郢:均为楚地名,分别在今湖北宜城南和湖北江陵北,两地曾先后为楚都。(15)炮烙: 相传纣王所制造的一种酷刑。(16)拑:当为“抇”(hú胡)字,同“掘”。(17)明:当为衍 文。内:当为“固”字。(18)诛:当为“俟”字。(19)邮:怨。

  凡人之动也,为赏庆为之,则见害伤焉止矣。故赏庆、刑 罚、势诈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 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势诈除阸其 下①,获其功用而已矣。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②,遇敌 处战则必北,劳苦烦辱则必犇,霍焉离耳③,下反制其上。故 赏庆、刑罚、势诈之为道者,佣徒粥卖之道也,不足以合大众, 美国家,故古之人羞而不道也。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 道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之,时 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长养之,如保赤子。政令以定,风俗 以一,有离俗不顺其上,则百姓莫不敦恶④,莫不毒孽,若祓不 祥⑤,然后刑于是起矣。是大刑之所加也,辱孰大焉?将以为 利邪? 则大刑加焉,身苟不狂惑戆陋,谁睹是而不改也哉? 然后百姓晓然皆知修上之法⑥,像上之志而安乐之。于是有 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 誉,然后赏于是起矣。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 将 以为害邪? 则高爵丰禄以持养之,生民之属,孰不愿也?雕 雕焉县贵爵重赏于其前⑦,县明刑大辱于其后⑧,虽欲无化,能 乎哉? 故民归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为者化而顺。暴悍勇 力之属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纠收缭之 属为之化而调,夫是之谓大化至一。《诗》曰:“王犹允塞,徐 方既来。”⑨此之谓也。

  [注释] ①焉:语助词。虑率:大凡,大抵。除阸:威逼。除,当为“险”字。 ②畔:通“叛”。③霍焉:离散的样子。④敦:通“憝”(duì对),怨恨。⑤祓(fú 服):古时一种除灾驱邪的仪式,此指驱除。⑥修:当为“循”字。⑦雕雕焉:明白 的样子。⑧县:通“悬”,悬挂。⑨“《诗》曰”句:见《诗经·大雅·常武》。

  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 兼人者。彼贵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故辟门除涂以迎 吾入,因其民,袭其处①,而百姓皆安,立法施令莫不顺比,是 故得地而权弥重,兼人而兵俞强②,是以德兼人者也。非贵我 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势,故民虽有离心,不 敢有畔虑,若是,则戎甲俞众,奉养必费,是故得地而权弥轻, 兼人而兵俞弱,是以力兼人者也;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 也,用贫求富,用饥求饱,虚腹张口来归我食,若是,则必发夫 掌窌之粟以食之③,委之财货以富之,立良有司以接之,已朞 三年④,然后民可信也,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国俞贫,是 以富兼人者也。故曰: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 人者贫。古今一也。

  [注释] ①袭:因。②俞:通“愈”。③掌:当为“禀”字,同“廩”,米仓。窌 (jiào窖):地窖。④朞:通“綦”,极。

  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①,故 魏夺之②;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③,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④, 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⑤,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⑥。故能 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能 凝之,则必能并之矣。得之则凝,兼并无强。古者汤以薄⑦, 武王以滈⑧,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 能凝之也。故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 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 止,王者之事毕矣。

  [注释] ①齐能并宋:公元前286年,齐伐宋,宋偃王出逃,死于温。②魏夺 之:公元前284年,魏与秦、赵、韩、燕共伐齐,齐湣王出逃,魏国得到了原属宋国的大部 分土地。③燕能并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乐毅伐齐,攻陷齐国七十余城,齐仅 剩莒、即墨二城。④上地:即上党,在今山西长治。⑤趋赵:公元前262年秦伐 韩,韩上党郡不愿降秦而降赵。⑥秦夺之: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白起攻伐已降赵 的上党,赵国派老将廉颇率军拒秦,双方相持三年,不分胜负。后秦用反间计,使赵任 命赵括为将,被白起大败于长平,占领了上党。⑦薄:通“亳”,地名,在今河南商丘。 商汤曾建都于此。⑧滈:通“镐(hào号)”,地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周国都。

  【鉴赏】 荀子提倡义战,以“仁人之兵,王者之志”统一全国,使四海 之内亲若一家是他的理想,也是他在《议兵》中不厌其烦地申述阐释的主 旨。战争要循“礼”,这原本是春秋及之前的先人久已达成的共识。那时 候的战争,大致发生在贵族之间,参战人数不多,作战规模也不大。开战 之前,对阵双方有各种繁复的礼节,开战以后,也不会有过分的杀戮。整 个战斗过程有种种公认的规则,敌对双方多能保持足够的互相尊重,并不 一定要你死我活。正是出于对这种“军礼”文化的尊重和恪守,宋襄公在 泓水之战中才固执坚持君子不乘人之危,不鼓不成列,即使最后被楚军打 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归,受到众人的质疑和指责,却依然不改初衷。

  但历史并没有因为宋襄公的坚持而沿着义战的方向发展下去,为争 夺权力而杀得双眼血红的争霸战争愈演愈烈,仁义道德在赤裸裸的利害 关系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主张兵者诡道的孙子因其五战入郢大破楚军 的功勋赢取了赫赫声名,他所推崇的战争不需要温情,手段可以无所不 用其极的战争理念也随之风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荀子重提务须以“仁” 制兵,让身为其弟子的陈嚣与李斯也很不理解,前者发出“仁者爱人,义 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的疑问,后者则干 脆说:“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 而已。”

  荀子与陈嚣、李斯的分歧在于对战争目的的理解不同。荀子认为用 兵是为了禁暴除害,给百姓一个更安乐、有序的生活空间,而不是为了一 己私欲的拼死争夺。怀着这样的理想,荀子痛恨交战时欺诈无道,更痛恨 视人命如草芥的肆意屠杀,因为“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 如果我们对白起长平坑降卒四十万、项羽新安杀俘虏二十万的历史不能 遗忘的话,我们应该为荀子的这一呼吁喝彩。哪怕春秋战国乃至整个古 代历史的演变进程已经证明荀子的战争理想只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梦,但 仍然不代表道德对战争的制约作用可以被弃若敝屣。

  李斯议兵时,以秦的崛起质疑荀子对仁的推崇,不久,更是只身入秦, 最终助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荀子的义战思想由此愈加式微。 然而,当尚武的强秦二世而亡,如匆匆一现的昙花在历史的舞台谢去,荀 子“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的声音当会在整日忙于厮杀的人们耳边 再次响起吧。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