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洪升《长生殿》主要内容赏析

2021-11-26 09:38:16

  康熙时期,文人中流传有“南洪北孔” 之说。所谓“洪” , 就是《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所谓“孔” ,就是《桃花扇》的 作者孔尚任。

  洪升(1645—1704) ,字昉 (fǎng) 思,号稗畦,浙江 钱塘人,出生于明王朝覆灭后的第二年。

  洪升出身名族,自小受过良好的文学教养。师事过骈文家陆 繁弨,词曲家毛先舒,诗人王士祯、与朱彝尊、陈维崧、赵执信、吴 雯等人交往过,这些都影响到他后来的创作。他在北京作过二 十几年国子监生,不幸父亲被诬遣戍,从此家庭生活贫苦。他 曾说自己是“八口总为衣食累,半生空混利名场” ,“江湖双 泪眼,天地一穷人” ,“饥寒行役惯,贫贱别离多。”他自己 狂放孤傲,经常“白眼踞坐,指古摘今,” 表示对现实不满。

  《长生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脱稿后即广为流传, 北京“内聚班”在无以为生的情况下因演《长生殿》而声誉大 振。为答谢作者,剧团特为洪升作专场演出。洪升因在所邀朋 友中忘记了御史黄六鸿,而被忌恨,黄六鸿以演出这天为佟皇 后丧期,不许动乐为名,上本劾奏,凡那天看戏座客一律罢 职。进士赵执信因在其中亦被革职,时人写其事曰: “秋谷 (赵执信之字)才华逈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 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升本人因此被革去国子监生,押送 离京,回到故乡,郁郁寡欢。康熙四十三年 (1704)在浙江吴 江醉后失足落水而亡。

  洪升的著作,有诗集《稗畦集》,《 稗畦续集》和《啸月 楼集》。另有戏曲《四婵娟》写才女的才华和爱情,而以《长 生殿》成就最高。

  《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 故事。历史上的李(隆基) ,杨 (贵妃)故事,对李隆基来 说,是一桩宫闱丑事;对杨贵妃来说,则是充当了封建帝王荒 淫生活的牺牲品。但这个故事一当进入文学创作,便被文人赋 予它以新的意义。较早表现李杨故事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的《长恨歌》。这首长诗从歌颂帝王爱情的角度来处理这一题 材。上半部分主要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爱情的日趋专一,下半部 分主要写对杨玉环爱情的真挚和生死不渝。如果说作者对李不 无讽刺的话,那也不是主要的。元代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 雨》,同样写的是李杨的故事,但主题已与《长恨歌》显著不 同,主要写皇帝荒淫,女人祸水,番将致乱,着重从政治方面 来处理这个题材了。如果说作者对李隆基的挚情也有同情的 话,那也是为批判他的荒淫误国,结果也误了自己这一总的思 想倾向服务的。洪升的《长生殿》则欲兼有二者之长,既歌颂 李杨挚情又揭示社会矛盾。

  洪升历时十载,三易其稿,始成《长生殿》。表现出作者 的严肃创作态度。《长生殿》共写了两条线索,一是杨玉环入 宫后的情形及死后李隆基对她的怀念。第二条线索是写安禄山 起兵乱国、郭子仪平叛立功。作者写前一线索,正如他在《传 概》一出中所说: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作者写后一 线索,目的如自序中所言: “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作者写这两条线索既歌颂了李杨的挚情,也暴露了李杨的奢 靡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揭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写后一 线索时,还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思想,歌颂了有民族气节的英雄 人物,抨击了畏敌屈节的民族败类。这些都是《长生殿》积极 思想意义之所在。

  作者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爱情发展有个过程,开始只是把 她作为妃子中特别妍美者来看待,对杨贵妃的宠爱是他寄情声 色的一个突出表现。《密誓》一出,二人关系深化,携手焚 香,海誓山盟,“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 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 。李隆基言: “在天愿为比翼 鸟” ,杨贵妃道: “在地愿为连理枝” ,表明二人爱情的发 展。马嵬兵变对二人爱情是个生死的考验,《埋玉》以后,则 使他们的爱情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变得更纯洁更真挚了。 《闻铃》、《哭像》、《雨梦》几出即是这一高度的集中表 现。作者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基本上是肯定的,颂扬的, 这一点继承了《长恨歌》的主题。他写李隆基“太平郅治,庶 几贞观之年; 刑措成风,不减汉文之世,近来机务余闲,寄情 声色”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不理政事,沉溺酒色,就是可恕 的了。然后着重写这个封建帝王钟情和专一。如果抛开历史上 那个在杨玉环二十七岁时已经六十三岁的李老头,单从剧本描 写来看,李隆基简直是个年少多情的翩翩公子,那里还有一点 老相。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天下美女任其挑选,但他却一时一 刻也离不开杨贵妃。一旦杨妃不在身边,便茶饭无心,喜怒无 常,烦燥不安。杨妃死后,更是相思成梦,难以忘怀。对杨玉 环,作者和《长恨歌》一样回避了她与寿王,与安禄山关系的 描写,以免给她的形象染上污点。作者特别突出地表现她要求 专一的爱情,唯恐见弃君王,两相分离。在这一点上,作者把 她写得有点象崔莺莺。马嵬坡军队哗变,她竟然振振有词地对 陈元礼说: “你兵威不向逆贼加,逼奴自杀” ,一句话把读者 的同情引向了她一边,她的形象也因此而顿然生辉,有点女中 英豪的味道了。作者对杨玉环的这种态度较《梧桐雨》高出一 筹,批判了女人祸水的封建观念。

  不管李杨爱情多么真挚,但它毕竟是封建帝王的爱情,因 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后果,这就是作者所写的政治线 索。《进果》一出写贵妃爱吃荔子,此物产于四川、海南岛, 为了赶在贵妃生日让她吃上鲜果,各驿站换马递送,昼夜兼 程,结果因驿站马匹换完,差役争马,踩死了以算命为生的无 辜的瞎眼先生;差役一路快马加鞭,踏坏庄稼。百姓辛苦耕 种,愁旱愁雨,日盼成熟,求助天神,结果“一片田禾,都被 那厮踩烂,” “休说一家性命难存,现今官粮紧急,将何办 纳,好苦也。”这是李隆基宠爱杨贵妃而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作者为了把李杨爱情和天下致乱区别开来,把天下致乱的原因 归咎于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勾结与倾轧。杨国忠凭借右相之尊和 贵妃之宠,接受安禄山贿赂,为其掩饰罪责,使安禄山由一死 罪之军犯一跃而为高官。等到安禄山势盛,他又加以排挤,为 证明自己“忠言最早” ,有意激变,从而导致了天下大乱。作 者把安禄山写成一个阴险狡猾,残暴贪婪的入侵番将,以此表 达自己的民族感情。在《骂贼》一出中作者又借雷海青之口大 骂那些贪图富贵、摇尾乞怜、以敌为友的民族败类,表现了作 者的爱国思想,这就难怪此剧为清廷所禁演了。

  郭子仪是剧中的英雄人物,体现了作者安邦济世的思想。 入仕前他就对杨国忠弄权极为不满,骂安禄山“怎把这野狼引 来屋里居” 。他看到杨氏兄弟比赛豪华,一座厅堂,足费上千 万贯钱钞,感慨地唱道: “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 叛乱一起,他扫清贼寇,收复两京,再造社稷,功勋显赫。乐 工雷海青的形象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趁安禄山与逆党大宴 凝碧池,叫梨园子弟奏乐之机,怀抱琵琶,痛骂一场,真是 “血性中,胸脯内,倒有些忠肝义胆” 。和那些平时满口忠 孝,此时投降事敌的可怜虫们形成强烈对比。

  《长生殿》在艺术上有两条线索互相矛盾的现象。作者为了 无损于对李杨爱情的歌颂,把致乱归之于杨国忠、安禄山,这当 然是正确的。但也有为李隆基开脱的一面。封建帝王爱情专一 困然难能可贵,但如果专一到百事不理,甚至奸佞横行,这就 是名副其实的昏君。何况奸臣不是别人,正是皇帝宠幸的妃子 之兄。因此,作者既肯定李杨爱情又斥责奸佞乱国,结果二者 不能有机地统一。

  在情节上也有许多矛盾,《进果》一出暴露了李隆基为讨 杨妃欢心而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作者的同情似在被损害的人民 一面。而紧接着的一出《舞盘》,作者又用赞赏的态度写杨玉环 生日的“万种风流” 和李隆基的“柔情蜜意” 。马嵬兵变,作 者既同情士兵的激动情绪和正义要求,又让杨贵妃质问陈元礼 “你兵威不向逆寇加,逼奴自杀” 。还在《哭像》中让李隆基 唱什么 “恨不诛他肆逆三军众,祭汝含酸一国殇” 。《雨梦》 中还写李隆基梦中杀掉陈元礼。这些都和肯定士兵哗变相矛 盾。 《看袜》一出, 李謩认为贵妃之死是“绝代佳人绝代 冤” , 郭从瑾则认为是“乐极惹飞灾, 万民遭害” 。李謩说贵 妃的锦袜是“千古芳踪千古情” ,郭从瑾则说“这等遗臭之 物,要他何用” 。他们二人争执不下,作者亦无所适从,只好 不置可否,让其并存。

  艺术描写方面,政治这条线索比较成功。人物形象鲜明突 出。而爱情这条线,上卷写李对杨的爱日趋专一,下卷写李对 杨的刻骨相思。前者离开社会环境写爱情,缺乏现实依据; 后 者虚无缥缈,冗长拖沓。《长生殿》抒情色彩浓; 悲剧气氛 重,曲词音律成就较高,“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 是传闻益远” 。结构上,从《定情》到《蜜誓》到《闻铃》 《雨梦》写爱情的发展,较有层次; 从《贿权》到《陷关》写 社会矛盾的酝酿到激化,脉络清晰。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很有 特点,这些都是它的长处。 康熙时期,文人中流传有“南洪北孔” 之说。所谓“洪” , 就是《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所谓“孔” ,就是《桃花扇》的 作者孔尚任。

  洪升(1645—1704) ,字昉 (fǎng) 思,号稗畦,浙江 钱塘人,出生于明王朝覆灭后的第二年。

  洪升出身名族,自小受过良好的文学教养。师事过骈文家陆 繁弨,词曲家毛先舒,诗人王士祯、与朱彝尊、陈维崧、赵执信、吴 雯等人交往过,这些都影响到他后来的创作。他在北京作过二 十几年国子监生,不幸父亲被诬遣戍,从此家庭生活贫苦。他 曾说自己是“八口总为衣食累,半生空混利名场” ,“江湖双 泪眼,天地一穷人” ,“饥寒行役惯,贫贱别离多。”他自己 狂放孤傲,经常“白眼踞坐,指古摘今,” 表示对现实不满。

  《长生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脱稿后即广为流传, 北京“内聚班”在无以为生的情况下因演《长生殿》而声誉大 振。为答谢作者,剧团特为洪升作专场演出。洪升因在所邀朋 友中忘记了御史黄六鸿,而被忌恨,黄六鸿以演出这天为佟皇 后丧期,不许动乐为名,上本劾奏,凡那天看戏座客一律罢 职。进士赵执信因在其中亦被革职,时人写其事曰: “秋谷 (赵执信之字)才华逈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 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升本人因此被革去国子监生,押送 离京,回到故乡,郁郁寡欢。康熙四十三年 (1704)在浙江吴 江醉后失足落水而亡。

  洪升的著作,有诗集《稗畦集》,《 稗畦续集》和《啸月 楼集》。另有戏曲《四婵娟》写才女的才华和爱情,而以《长 生殿》成就最高。

  《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 故事。历史上的李(隆基) ,杨 (贵妃)故事,对李隆基来 说,是一桩宫闱丑事;对杨贵妃来说,则是充当了封建帝王荒 淫生活的牺牲品。但这个故事一当进入文学创作,便被文人赋 予它以新的意义。较早表现李杨故事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的《长恨歌》。这首长诗从歌颂帝王爱情的角度来处理这一题 材。上半部分主要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爱情的日趋专一,下半部 分主要写对杨玉环爱情的真挚和生死不渝。如果说作者对李不 无讽刺的话,那也不是主要的。元代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 雨》,同样写的是李杨的故事,但主题已与《长恨歌》显著不 同,主要写皇帝荒淫,女人祸水,番将致乱,着重从政治方面 来处理这个题材了。如果说作者对李隆基的挚情也有同情的 话,那也是为批判他的荒淫误国,结果也误了自己这一总的思 想倾向服务的。洪升的《长生殿》则欲兼有二者之长,既歌颂 李杨挚情又揭示社会矛盾。

  洪升历时十载,三易其稿,始成《长生殿》。表现出作者 的严肃创作态度。《长生殿》共写了两条线索,一是杨玉环入 宫后的情形及死后李隆基对她的怀念。第二条线索是写安禄山 起兵乱国、郭子仪平叛立功。作者写前一线索,正如他在《传 概》一出中所说: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作者写后一 线索,目的如自序中所言: “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作者写这两条线索既歌颂了李杨的挚情,也暴露了李杨的奢 靡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揭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写后一 线索时,还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思想,歌颂了有民族气节的英雄 人物,抨击了畏敌屈节的民族败类。这些都是《长生殿》积极 思想意义之所在。

  作者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爱情发展有个过程,开始只是把 她作为妃子中特别妍美者来看待,对杨贵妃的宠爱是他寄情声 色的一个突出表现。《密誓》一出,二人关系深化,携手焚 香,海誓山盟,“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 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 。李隆基言: “在天愿为比翼 鸟” ,杨贵妃道: “在地愿为连理枝” ,表明二人爱情的发 展。马嵬兵变对二人爱情是个生死的考验,《埋玉》以后,则 使他们的爱情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变得更纯洁更真挚了。 《闻铃》、《哭像》、《雨梦》几出即是这一高度的集中表 现。作者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基本上是肯定的,颂扬的, 这一点继承了《长恨歌》的主题。他写李隆基“太平郅治,庶 几贞观之年; 刑措成风,不减汉文之世,近来机务余闲,寄情 声色”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不理政事,沉溺酒色,就是可恕 的了。然后着重写这个封建帝王钟情和专一。如果抛开历史上 那个在杨玉环二十七岁时已经六十三岁的李老头,单从剧本描 写来看,李隆基简直是个年少多情的翩翩公子,那里还有一点 老相。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天下美女任其挑选,但他却一时一 刻也离不开杨贵妃。一旦杨妃不在身边,便茶饭无心,喜怒无 常,烦燥不安。杨妃死后,更是相思成梦,难以忘怀。对杨玉 环,作者和《长恨歌》一样回避了她与寿王,与安禄山关系的 描写,以免给她的形象染上污点。作者特别突出地表现她要求 专一的爱情,唯恐见弃君王,两相分离。在这一点上,作者把 她写得有点象崔莺莺。马嵬坡军队哗变,她竟然振振有词地对 陈元礼说: “你兵威不向逆贼加,逼奴自杀” ,一句话把读者 的同情引向了她一边,她的形象也因此而顿然生辉,有点女中 英豪的味道了。作者对杨玉环的这种态度较《梧桐雨》高出一 筹,批判了女人祸水的封建观念。

  不管李杨爱情多么真挚,但它毕竟是封建帝王的爱情,因 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后果,这就是作者所写的政治线 索。《进果》一出写贵妃爱吃荔子,此物产于四川、海南岛, 为了赶在贵妃生日让她吃上鲜果,各驿站换马递送,昼夜兼 程,结果因驿站马匹换完,差役争马,踩死了以算命为生的无 辜的瞎眼先生;差役一路快马加鞭,踏坏庄稼。百姓辛苦耕 种,愁旱愁雨,日盼成熟,求助天神,结果“一片田禾,都被 那厮踩烂,” “休说一家性命难存,现今官粮紧急,将何办 纳,好苦也。”这是李隆基宠爱杨贵妃而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作者为了把李杨爱情和天下致乱区别开来,把天下致乱的原因 归咎于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勾结与倾轧。杨国忠凭借右相之尊和 贵妃之宠,接受安禄山贿赂,为其掩饰罪责,使安禄山由一死 罪之军犯一跃而为高官。等到安禄山势盛,他又加以排挤,为 证明自己“忠言最早” ,有意激变,从而导致了天下大乱。作 者把安禄山写成一个阴险狡猾,残暴贪婪的入侵番将,以此表 达自己的民族感情。在《骂贼》一出中作者又借雷海青之口大 骂那些贪图富贵、摇尾乞怜、以敌为友的民族败类,表现了作 者的爱国思想,这就难怪此剧为清廷所禁演了。

  郭子仪是剧中的英雄人物,体现了作者安邦济世的思想。 入仕前他就对杨国忠弄权极为不满,骂安禄山“怎把这野狼引 来屋里居” 。他看到杨氏兄弟比赛豪华,一座厅堂,足费上千 万贯钱钞,感慨地唱道: “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 叛乱一起,他扫清贼寇,收复两京,再造社稷,功勋显赫。乐 工雷海青的形象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趁安禄山与逆党大宴 凝碧池,叫梨园子弟奏乐之机,怀抱琵琶,痛骂一场,真是 “血性中,胸脯内,倒有些忠肝义胆” 。和那些平时满口忠 孝,此时投降事敌的可怜虫们形成强烈对比。

  《长生殿》在艺术上有两条线索互相矛盾的现象。作者为了 无损于对李杨爱情的歌颂,把致乱归之于杨国忠、安禄山,这当 然是正确的。但也有为李隆基开脱的一面。封建帝王爱情专一 困然难能可贵,但如果专一到百事不理,甚至奸佞横行,这就 是名副其实的昏君。何况奸臣不是别人,正是皇帝宠幸的妃子 之兄。因此,作者既肯定李杨爱情又斥责奸佞乱国,结果二者 不能有机地统一。

  在情节上也有许多矛盾,《进果》一出暴露了李隆基为讨 杨妃欢心而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作者的同情似在被损害的人民 一面。而紧接着的一出《舞盘》,作者又用赞赏的态度写杨玉环 生日的“万种风流” 和李隆基的“柔情蜜意” 。马嵬兵变,作 者既同情士兵的激动情绪和正义要求,又让杨贵妃质问陈元礼 “你兵威不向逆寇加,逼奴自杀” 。还在《哭像》中让李隆基 唱什么 “恨不诛他肆逆三军众,祭汝含酸一国殇” 。《雨梦》 中还写李隆基梦中杀掉陈元礼。这些都和肯定士兵哗变相矛 盾。 《看袜》一出, 李謩认为贵妃之死是“绝代佳人绝代 冤” , 郭从瑾则认为是“乐极惹飞灾, 万民遭害” 。李謩说贵 妃的锦袜是“千古芳踪千古情” ,郭从瑾则说“这等遗臭之 物,要他何用” 。他们二人争执不下,作者亦无所适从,只好 不置可否,让其并存。

  艺术描写方面,政治这条线索比较成功。人物形象鲜明突 出。而爱情这条线,上卷写李对杨的爱日趋专一,下卷写李对 杨的刻骨相思。前者离开社会环境写爱情,缺乏现实依据; 后 者虚无缥缈,冗长拖沓。《长生殿》抒情色彩浓; 悲剧气氛 重,曲词音律成就较高,“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 是传闻益远” 。结构上,从《定情》到《蜜誓》到《闻铃》 《雨梦》写爱情的发展,较有层次; 从《贿权》到《陷关》写 社会矛盾的酝酿到激化,脉络清晰。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很有 特点,这些都是它的长处。 康熙时期,文人中流传有“南洪北孔” 之说。所谓“洪” , 就是《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所谓“孔” ,就是《桃花扇》的 作者孔尚任。

  洪升(1645—1704) ,字昉 (fǎng) 思,号稗畦,浙江 钱塘人,出生于明王朝覆灭后的第二年。

  洪升出身名族,自小受过良好的文学教养。师事过骈文家陆 繁弨,词曲家毛先舒,诗人王士祯、与朱彝尊、陈维崧、赵执信、吴 雯等人交往过,这些都影响到他后来的创作。他在北京作过二 十几年国子监生,不幸父亲被诬遣戍,从此家庭生活贫苦。他 曾说自己是“八口总为衣食累,半生空混利名场” ,“江湖双 泪眼,天地一穷人” ,“饥寒行役惯,贫贱别离多。”他自己 狂放孤傲,经常“白眼踞坐,指古摘今,” 表示对现实不满。

  《长生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脱稿后即广为流传, 北京“内聚班”在无以为生的情况下因演《长生殿》而声誉大 振。为答谢作者,剧团特为洪升作专场演出。洪升因在所邀朋 友中忘记了御史黄六鸿,而被忌恨,黄六鸿以演出这天为佟皇 后丧期,不许动乐为名,上本劾奏,凡那天看戏座客一律罢 职。进士赵执信因在其中亦被革职,时人写其事曰: “秋谷 (赵执信之字)才华逈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 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升本人因此被革去国子监生,押送 离京,回到故乡,郁郁寡欢。康熙四十三年 (1704)在浙江吴 江醉后失足落水而亡。

  洪升的著作,有诗集《稗畦集》,《 稗畦续集》和《啸月 楼集》。另有戏曲《四婵娟》写才女的才华和爱情,而以《长 生殿》成就最高。

  《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 故事。历史上的李(隆基) ,杨 (贵妃)故事,对李隆基来 说,是一桩宫闱丑事;对杨贵妃来说,则是充当了封建帝王荒 淫生活的牺牲品。但这个故事一当进入文学创作,便被文人赋 予它以新的意义。较早表现李杨故事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的《长恨歌》。这首长诗从歌颂帝王爱情的角度来处理这一题 材。上半部分主要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爱情的日趋专一,下半部 分主要写对杨玉环爱情的真挚和生死不渝。如果说作者对李不 无讽刺的话,那也不是主要的。元代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 雨》,同样写的是李杨的故事,但主题已与《长恨歌》显著不 同,主要写皇帝荒淫,女人祸水,番将致乱,着重从政治方面 来处理这个题材了。如果说作者对李隆基的挚情也有同情的 话,那也是为批判他的荒淫误国,结果也误了自己这一总的思 想倾向服务的。洪升的《长生殿》则欲兼有二者之长,既歌颂 李杨挚情又揭示社会矛盾。

  洪升历时十载,三易其稿,始成《长生殿》。表现出作者 的严肃创作态度。《长生殿》共写了两条线索,一是杨玉环入 宫后的情形及死后李隆基对她的怀念。第二条线索是写安禄山 起兵乱国、郭子仪平叛立功。作者写前一线索,正如他在《传 概》一出中所说: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作者写后一 线索,目的如自序中所言: “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作者写这两条线索既歌颂了李杨的挚情,也暴露了李杨的奢 靡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揭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写后一 线索时,还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思想,歌颂了有民族气节的英雄 人物,抨击了畏敌屈节的民族败类。这些都是《长生殿》积极 思想意义之所在。

  作者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爱情发展有个过程,开始只是把 她作为妃子中特别妍美者来看待,对杨贵妃的宠爱是他寄情声 色的一个突出表现。《密誓》一出,二人关系深化,携手焚 香,海誓山盟,“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 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 。李隆基言: “在天愿为比翼 鸟” ,杨贵妃道: “在地愿为连理枝” ,表明二人爱情的发 展。马嵬兵变对二人爱情是个生死的考验,《埋玉》以后,则 使他们的爱情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变得更纯洁更真挚了。 《闻铃》、《哭像》、《雨梦》几出即是这一高度的集中表 现。作者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基本上是肯定的,颂扬的, 这一点继承了《长恨歌》的主题。他写李隆基“太平郅治,庶 几贞观之年; 刑措成风,不减汉文之世,近来机务余闲,寄情 声色”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不理政事,沉溺酒色,就是可恕 的了。然后着重写这个封建帝王钟情和专一。如果抛开历史上 那个在杨玉环二十七岁时已经六十三岁的李老头,单从剧本描 写来看,李隆基简直是个年少多情的翩翩公子,那里还有一点 老相。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天下美女任其挑选,但他却一时一 刻也离不开杨贵妃。一旦杨妃不在身边,便茶饭无心,喜怒无 常,烦燥不安。杨妃死后,更是相思成梦,难以忘怀。对杨玉 环,作者和《长恨歌》一样回避了她与寿王,与安禄山关系的 描写,以免给她的形象染上污点。作者特别突出地表现她要求 专一的爱情,唯恐见弃君王,两相分离。在这一点上,作者把 她写得有点象崔莺莺。马嵬坡军队哗变,她竟然振振有词地对 陈元礼说: “你兵威不向逆贼加,逼奴自杀” ,一句话把读者 的同情引向了她一边,她的形象也因此而顿然生辉,有点女中 英豪的味道了。作者对杨玉环的这种态度较《梧桐雨》高出一 筹,批判了女人祸水的封建观念。

  不管李杨爱情多么真挚,但它毕竟是封建帝王的爱情,因 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后果,这就是作者所写的政治线 索。《进果》一出写贵妃爱吃荔子,此物产于四川、海南岛, 为了赶在贵妃生日让她吃上鲜果,各驿站换马递送,昼夜兼 程,结果因驿站马匹换完,差役争马,踩死了以算命为生的无 辜的瞎眼先生;差役一路快马加鞭,踏坏庄稼。百姓辛苦耕 种,愁旱愁雨,日盼成熟,求助天神,结果“一片田禾,都被 那厮踩烂,” “休说一家性命难存,现今官粮紧急,将何办 纳,好苦也。”这是李隆基宠爱杨贵妃而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作者为了把李杨爱情和天下致乱区别开来,把天下致乱的原因 归咎于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勾结与倾轧。杨国忠凭借右相之尊和 贵妃之宠,接受安禄山贿赂,为其掩饰罪责,使安禄山由一死 罪之军犯一跃而为高官。等到安禄山势盛,他又加以排挤,为 证明自己“忠言最早” ,有意激变,从而导致了天下大乱。作 者把安禄山写成一个阴险狡猾,残暴贪婪的入侵番将,以此表 达自己的民族感情。在《骂贼》一出中作者又借雷海青之口大 骂那些贪图富贵、摇尾乞怜、以敌为友的民族败类,表现了作 者的爱国思想,这就难怪此剧为清廷所禁演了。

  郭子仪是剧中的英雄人物,体现了作者安邦济世的思想。 入仕前他就对杨国忠弄权极为不满,骂安禄山“怎把这野狼引 来屋里居” 。他看到杨氏兄弟比赛豪华,一座厅堂,足费上千 万贯钱钞,感慨地唱道: “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 叛乱一起,他扫清贼寇,收复两京,再造社稷,功勋显赫。乐 工雷海青的形象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趁安禄山与逆党大宴 凝碧池,叫梨园子弟奏乐之机,怀抱琵琶,痛骂一场,真是 “血性中,胸脯内,倒有些忠肝义胆” 。和那些平时满口忠 孝,此时投降事敌的可怜虫们形成强烈对比。

  《长生殿》在艺术上有两条线索互相矛盾的现象。作者为了 无损于对李杨爱情的歌颂,把致乱归之于杨国忠、安禄山,这当 然是正确的。但也有为李隆基开脱的一面。封建帝王爱情专一 困然难能可贵,但如果专一到百事不理,甚至奸佞横行,这就 是名副其实的昏君。何况奸臣不是别人,正是皇帝宠幸的妃子 之兄。因此,作者既肯定李杨爱情又斥责奸佞乱国,结果二者 不能有机地统一。

  在情节上也有许多矛盾,《进果》一出暴露了李隆基为讨 杨妃欢心而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作者的同情似在被损害的人民 一面。而紧接着的一出《舞盘》,作者又用赞赏的态度写杨玉环 生日的“万种风流” 和李隆基的“柔情蜜意” 。马嵬兵变,作 者既同情士兵的激动情绪和正义要求,又让杨贵妃质问陈元礼 “你兵威不向逆寇加,逼奴自杀” 。还在《哭像》中让李隆基 唱什么 “恨不诛他肆逆三军众,祭汝含酸一国殇” 。《雨梦》 中还写李隆基梦中杀掉陈元礼。这些都和肯定士兵哗变相矛 盾。 《看袜》一出, 李謩认为贵妃之死是“绝代佳人绝代 冤” , 郭从瑾则认为是“乐极惹飞灾, 万民遭害” 。李謩说贵 妃的锦袜是“千古芳踪千古情” ,郭从瑾则说“这等遗臭之 物,要他何用” 。他们二人争执不下,作者亦无所适从,只好 不置可否,让其并存。

  艺术描写方面,政治这条线索比较成功。人物形象鲜明突 出。而爱情这条线,上卷写李对杨的爱日趋专一,下卷写李对 杨的刻骨相思。前者离开社会环境写爱情,缺乏现实依据; 后 者虚无缥缈,冗长拖沓。《长生殿》抒情色彩浓; 悲剧气氛 重,曲词音律成就较高,“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 是传闻益远” 。结构上,从《定情》到《蜜誓》到《闻铃》 《雨梦》写爱情的发展,较有层次; 从《贿权》到《陷关》写 社会矛盾的酝酿到激化,脉络清晰。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很有 特点,这些都是它的长处。 康熙时期,文人中流传有“南洪北孔” 之说。所谓“洪” , 就是《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所谓“孔” ,就是《桃花扇》的 作者孔尚任。

  洪升(1645—1704) ,字昉 (fǎng) 思,号稗畦,浙江 钱塘人,出生于明王朝覆灭后的第二年。

  洪升出身名族,自小受过良好的文学教养。师事过骈文家陆 繁弨,词曲家毛先舒,诗人王士祯、与朱彝尊、陈维崧、赵执信、吴 雯等人交往过,这些都影响到他后来的创作。他在北京作过二 十几年国子监生,不幸父亲被诬遣戍,从此家庭生活贫苦。他 曾说自己是“八口总为衣食累,半生空混利名场” ,“江湖双 泪眼,天地一穷人” ,“饥寒行役惯,贫贱别离多。”他自己 狂放孤傲,经常“白眼踞坐,指古摘今,” 表示对现实不满。

  《长生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脱稿后即广为流传, 北京“内聚班”在无以为生的情况下因演《长生殿》而声誉大 振。为答谢作者,剧团特为洪升作专场演出。洪升因在所邀朋 友中忘记了御史黄六鸿,而被忌恨,黄六鸿以演出这天为佟皇 后丧期,不许动乐为名,上本劾奏,凡那天看戏座客一律罢 职。进士赵执信因在其中亦被革职,时人写其事曰: “秋谷 (赵执信之字)才华逈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 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升本人因此被革去国子监生,押送 离京,回到故乡,郁郁寡欢。康熙四十三年 (1704)在浙江吴 江醉后失足落水而亡。

  洪升的著作,有诗集《稗畦集》,《 稗畦续集》和《啸月 楼集》。另有戏曲《四婵娟》写才女的才华和爱情,而以《长 生殿》成就最高。

  《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 故事。历史上的李(隆基) ,杨 (贵妃)故事,对李隆基来 说,是一桩宫闱丑事;对杨贵妃来说,则是充当了封建帝王荒 淫生活的牺牲品。但这个故事一当进入文学创作,便被文人赋 予它以新的意义。较早表现李杨故事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的《长恨歌》。这首长诗从歌颂帝王爱情的角度来处理这一题 材。上半部分主要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爱情的日趋专一,下半部 分主要写对杨玉环爱情的真挚和生死不渝。如果说作者对李不 无讽刺的话,那也不是主要的。元代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 雨》,同样写的是李杨的故事,但主题已与《长恨歌》显著不 同,主要写皇帝荒淫,女人祸水,番将致乱,着重从政治方面 来处理这个题材了。如果说作者对李隆基的挚情也有同情的 话,那也是为批判他的荒淫误国,结果也误了自己这一总的思 想倾向服务的。洪升的《长生殿》则欲兼有二者之长,既歌颂 李杨挚情又揭示社会矛盾。

  洪升历时十载,三易其稿,始成《长生殿》。表现出作者 的严肃创作态度。《长生殿》共写了两条线索,一是杨玉环入 宫后的情形及死后李隆基对她的怀念。第二条线索是写安禄山 起兵乱国、郭子仪平叛立功。作者写前一线索,正如他在《传 概》一出中所说: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作者写后一 线索,目的如自序中所言: “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作者写这两条线索既歌颂了李杨的挚情,也暴露了李杨的奢 靡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揭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写后一 线索时,还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思想,歌颂了有民族气节的英雄 人物,抨击了畏敌屈节的民族败类。这些都是《长生殿》积极 思想意义之所在。

  作者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爱情发展有个过程,开始只是把 她作为妃子中特别妍美者来看待,对杨贵妃的宠爱是他寄情声 色的一个突出表现。《密誓》一出,二人关系深化,携手焚 香,海誓山盟,“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 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 。李隆基言: “在天愿为比翼 鸟” ,杨贵妃道: “在地愿为连理枝” ,表明二人爱情的发 展。马嵬兵变对二人爱情是个生死的考验,《埋玉》以后,则 使他们的爱情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变得更纯洁更真挚了。 《闻铃》、《哭像》、《雨梦》几出即是这一高度的集中表 现。作者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基本上是肯定的,颂扬的, 这一点继承了《长恨歌》的主题。他写李隆基“太平郅治,庶 几贞观之年; 刑措成风,不减汉文之世,近来机务余闲,寄情 声色”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不理政事,沉溺酒色,就是可恕 的了。然后着重写这个封建帝王钟情和专一。如果抛开历史上 那个在杨玉环二十七岁时已经六十三岁的李老头,单从剧本描 写来看,李隆基简直是个年少多情的翩翩公子,那里还有一点 老相。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天下美女任其挑选,但他却一时一 刻也离不开杨贵妃。一旦杨妃不在身边,便茶饭无心,喜怒无 常,烦燥不安。杨妃死后,更是相思成梦,难以忘怀。对杨玉 环,作者和《长恨歌》一样回避了她与寿王,与安禄山关系的 描写,以免给她的形象染上污点。作者特别突出地表现她要求 专一的爱情,唯恐见弃君王,两相分离。在这一点上,作者把 她写得有点象崔莺莺。马嵬坡军队哗变,她竟然振振有词地对 陈元礼说: “你兵威不向逆贼加,逼奴自杀” ,一句话把读者 的同情引向了她一边,她的形象也因此而顿然生辉,有点女中 英豪的味道了。作者对杨玉环的这种态度较《梧桐雨》高出一 筹,批判了女人祸水的封建观念。

  不管李杨爱情多么真挚,但它毕竟是封建帝王的爱情,因 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后果,这就是作者所写的政治线 索。《进果》一出写贵妃爱吃荔子,此物产于四川、海南岛, 为了赶在贵妃生日让她吃上鲜果,各驿站换马递送,昼夜兼 程,结果因驿站马匹换完,差役争马,踩死了以算命为生的无 辜的瞎眼先生;差役一路快马加鞭,踏坏庄稼。百姓辛苦耕 种,愁旱愁雨,日盼成熟,求助天神,结果“一片田禾,都被 那厮踩烂,” “休说一家性命难存,现今官粮紧急,将何办 纳,好苦也。”这是李隆基宠爱杨贵妃而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作者为了把李杨爱情和天下致乱区别开来,把天下致乱的原因 归咎于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勾结与倾轧。杨国忠凭借右相之尊和 贵妃之宠,接受安禄山贿赂,为其掩饰罪责,使安禄山由一死 罪之军犯一跃而为高官。等到安禄山势盛,他又加以排挤,为 证明自己“忠言最早” ,有意激变,从而导致了天下大乱。作 者把安禄山写成一个阴险狡猾,残暴贪婪的入侵番将,以此表 达自己的民族感情。在《骂贼》一出中作者又借雷海青之口大 骂那些贪图富贵、摇尾乞怜、以敌为友的民族败类,表现了作 者的爱国思想,这就难怪此剧为清廷所禁演了。

  郭子仪是剧中的英雄人物,体现了作者安邦济世的思想。 入仕前他就对杨国忠弄权极为不满,骂安禄山“怎把这野狼引 来屋里居” 。他看到杨氏兄弟比赛豪华,一座厅堂,足费上千 万贯钱钞,感慨地唱道: “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 叛乱一起,他扫清贼寇,收复两京,再造社稷,功勋显赫。乐 工雷海青的形象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趁安禄山与逆党大宴 凝碧池,叫梨园子弟奏乐之机,怀抱琵琶,痛骂一场,真是 “血性中,胸脯内,倒有些忠肝义胆” 。和那些平时满口忠 孝,此时投降事敌的可怜虫们形成强烈对比。

  《长生殿》在艺术上有两条线索互相矛盾的现象。作者为了 无损于对李杨爱情的歌颂,把致乱归之于杨国忠、安禄山,这当 然是正确的。但也有为李隆基开脱的一面。封建帝王爱情专一 困然难能可贵,但如果专一到百事不理,甚至奸佞横行,这就 是名副其实的昏君。何况奸臣不是别人,正是皇帝宠幸的妃子 之兄。因此,作者既肯定李杨爱情又斥责奸佞乱国,结果二者 不能有机地统一。

  在情节上也有许多矛盾,《进果》一出暴露了李隆基为讨 杨妃欢心而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作者的同情似在被损害的人民 一面。而紧接着的一出《舞盘》,作者又用赞赏的态度写杨玉环 生日的“万种风流” 和李隆基的“柔情蜜意” 。马嵬兵变,作 者既同情士兵的激动情绪和正义要求,又让杨贵妃质问陈元礼 “你兵威不向逆寇加,逼奴自杀” 。还在《哭像》中让李隆基 唱什么 “恨不诛他肆逆三军众,祭汝含酸一国殇” 。《雨梦》 中还写李隆基梦中杀掉陈元礼。这些都和肯定士兵哗变相矛 盾。 《看袜》一出, 李謩认为贵妃之死是“绝代佳人绝代 冤” , 郭从瑾则认为是“乐极惹飞灾, 万民遭害” 。李謩说贵 妃的锦袜是“千古芳踪千古情” ,郭从瑾则说“这等遗臭之 物,要他何用” 。他们二人争执不下,作者亦无所适从,只好 不置可否,让其并存。

  艺术描写方面,政治这条线索比较成功。人物形象鲜明突 出。而爱情这条线,上卷写李对杨的爱日趋专一,下卷写李对 杨的刻骨相思。前者离开社会环境写爱情,缺乏现实依据; 后 者虚无缥缈,冗长拖沓。《长生殿》抒情色彩浓; 悲剧气氛 重,曲词音律成就较高,“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 是传闻益远” 。结构上,从《定情》到《蜜誓》到《闻铃》 《雨梦》写爱情的发展,较有层次; 从《贿权》到《陷关》写 社会矛盾的酝酿到激化,脉络清晰。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很有 特点,这些都是它的长处。 康熙时期,文人中流传有“南洪北孔” 之说。所谓“洪” , 就是《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所谓“孔” ,就是《桃花扇》的 作者孔尚任。

  洪升(1645—1704) ,字昉 (fǎng) 思,号稗畦,浙江 钱塘人,出生于明王朝覆灭后的第二年。

  洪升出身名族,自小受过良好的文学教养。师事过骈文家陆 繁弨,词曲家毛先舒,诗人王士祯、与朱彝尊、陈维崧、赵执信、吴 雯等人交往过,这些都影响到他后来的创作。他在北京作过二 十几年国子监生,不幸父亲被诬遣戍,从此家庭生活贫苦。他 曾说自己是“八口总为衣食累,半生空混利名场” ,“江湖双 泪眼,天地一穷人” ,“饥寒行役惯,贫贱别离多。”他自己 狂放孤傲,经常“白眼踞坐,指古摘今,” 表示对现实不满。

  《长生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脱稿后即广为流传, 北京“内聚班”在无以为生的情况下因演《长生殿》而声誉大 振。为答谢作者,剧团特为洪升作专场演出。洪升因在所邀朋 友中忘记了御史黄六鸿,而被忌恨,黄六鸿以演出这天为佟皇 后丧期,不许动乐为名,上本劾奏,凡那天看戏座客一律罢 职。进士赵执信因在其中亦被革职,时人写其事曰: “秋谷 (赵执信之字)才华逈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 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升本人因此被革去国子监生,押送 离京,回到故乡,郁郁寡欢。康熙四十三年 (1704)在浙江吴 江醉后失足落水而亡。

  洪升的著作,有诗集《稗畦集》,《 稗畦续集》和《啸月 楼集》。另有戏曲《四婵娟》写才女的才华和爱情,而以《长 生殿》成就最高。

  《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 故事。历史上的李(隆基) ,杨 (贵妃)故事,对李隆基来 说,是一桩宫闱丑事;对杨贵妃来说,则是充当了封建帝王荒 淫生活的牺牲品。但这个故事一当进入文学创作,便被文人赋 予它以新的意义。较早表现李杨故事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的《长恨歌》。这首长诗从歌颂帝王爱情的角度来处理这一题 材。上半部分主要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爱情的日趋专一,下半部 分主要写对杨玉环爱情的真挚和生死不渝。如果说作者对李不 无讽刺的话,那也不是主要的。元代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 雨》,同样写的是李杨的故事,但主题已与《长恨歌》显著不 同,主要写皇帝荒淫,女人祸水,番将致乱,着重从政治方面 来处理这个题材了。如果说作者对李隆基的挚情也有同情的 话,那也是为批判他的荒淫误国,结果也误了自己这一总的思 想倾向服务的。洪升的《长生殿》则欲兼有二者之长,既歌颂 李杨挚情又揭示社会矛盾。

  洪升历时十载,三易其稿,始成《长生殿》。表现出作者 的严肃创作态度。《长生殿》共写了两条线索,一是杨玉环入 宫后的情形及死后李隆基对她的怀念。第二条线索是写安禄山 起兵乱国、郭子仪平叛立功。作者写前一线索,正如他在《传 概》一出中所说: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作者写后一 线索,目的如自序中所言: “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作者写这两条线索既歌颂了李杨的挚情,也暴露了李杨的奢 靡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揭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写后一 线索时,还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思想,歌颂了有民族气节的英雄 人物,抨击了畏敌屈节的民族败类。这些都是《长生殿》积极 思想意义之所在。

  作者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爱情发展有个过程,开始只是把 她作为妃子中特别妍美者来看待,对杨贵妃的宠爱是他寄情声 色的一个突出表现。《密誓》一出,二人关系深化,携手焚 香,海誓山盟,“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 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 。李隆基言: “在天愿为比翼 鸟” ,杨贵妃道: “在地愿为连理枝” ,表明二人爱情的发 展。马嵬兵变对二人爱情是个生死的考验,《埋玉》以后,则 使他们的爱情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变得更纯洁更真挚了。 《闻铃》、《哭像》、《雨梦》几出即是这一高度的集中表 现。作者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基本上是肯定的,颂扬的, 这一点继承了《长恨歌》的主题。他写李隆基“太平郅治,庶 几贞观之年; 刑措成风,不减汉文之世,近来机务余闲,寄情 声色”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不理政事,沉溺酒色,就是可恕 的了。然后着重写这个封建帝王钟情和专一。如果抛开历史上 那个在杨玉环二十七岁时已经六十三岁的李老头,单从剧本描 写来看,李隆基简直是个年少多情的翩翩公子,那里还有一点 老相。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天下美女任其挑选,但他却一时一 刻也离不开杨贵妃。一旦杨妃不在身边,便茶饭无心,喜怒无 常,烦燥不安。杨妃死后,更是相思成梦,难以忘怀。对杨玉 环,作者和《长恨歌》一样回避了她与寿王,与安禄山关系的 描写,以免给她的形象染上污点。作者特别突出地表现她要求 专一的爱情,唯恐见弃君王,两相分离。在这一点上,作者把 她写得有点象崔莺莺。马嵬坡军队哗变,她竟然振振有词地对 陈元礼说: “你兵威不向逆贼加,逼奴自杀” ,一句话把读者 的同情引向了她一边,她的形象也因此而顿然生辉,有点女中 英豪的味道了。作者对杨玉环的这种态度较《梧桐雨》高出一 筹,批判了女人祸水的封建观念。

  不管李杨爱情多么真挚,但它毕竟是封建帝王的爱情,因 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后果,这就是作者所写的政治线 索。《进果》一出写贵妃爱吃荔子,此物产于四川、海南岛, 为了赶在贵妃生日让她吃上鲜果,各驿站换马递送,昼夜兼 程,结果因驿站马匹换完,差役争马,踩死了以算命为生的无 辜的瞎眼先生;差役一路快马加鞭,踏坏庄稼。百姓辛苦耕 种,愁旱愁雨,日盼成熟,求助天神,结果“一片田禾,都被 那厮踩烂,” “休说一家性命难存,现今官粮紧急,将何办 纳,好苦也。”这是李隆基宠爱杨贵妃而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作者为了把李杨爱情和天下致乱区别开来,把天下致乱的原因 归咎于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勾结与倾轧。杨国忠凭借右相之尊和 贵妃之宠,接受安禄山贿赂,为其掩饰罪责,使安禄山由一死 罪之军犯一跃而为高官。等到安禄山势盛,他又加以排挤,为 证明自己“忠言最早” ,有意激变,从而导致了天下大乱。作 者把安禄山写成一个阴险狡猾,残暴贪婪的入侵番将,以此表 达自己的民族感情。在《骂贼》一出中作者又借雷海青之口大 骂那些贪图富贵、摇尾乞怜、以敌为友的民族败类,表现了作 者的爱国思想,这就难怪此剧为清廷所禁演了。

  郭子仪是剧中的英雄人物,体现了作者安邦济世的思想。 入仕前他就对杨国忠弄权极为不满,骂安禄山“怎把这野狼引 来屋里居” 。他看到杨氏兄弟比赛豪华,一座厅堂,足费上千 万贯钱钞,感慨地唱道: “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 叛乱一起,他扫清贼寇,收复两京,再造社稷,功勋显赫。乐 工雷海青的形象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趁安禄山与逆党大宴 凝碧池,叫梨园子弟奏乐之机,怀抱琵琶,痛骂一场,真是 “血性中,胸脯内,倒有些忠肝义胆” 。和那些平时满口忠 孝,此时投降事敌的可怜虫们形成强烈对比。

  《长生殿》在艺术上有两条线索互相矛盾的现象。作者为了 无损于对李杨爱情的歌颂,把致乱归之于杨国忠、安禄山,这当 然是正确的。但也有为李隆基开脱的一面。封建帝王爱情专一 困然难能可贵,但如果专一到百事不理,甚至奸佞横行,这就 是名副其实的昏君。何况奸臣不是别人,正是皇帝宠幸的妃子 之兄。因此,作者既肯定李杨爱情又斥责奸佞乱国,结果二者 不能有机地统一。

  在情节上也有许多矛盾,《进果》一出暴露了李隆基为讨 杨妃欢心而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作者的同情似在被损害的人民 一面。而紧接着的一出《舞盘》,作者又用赞赏的态度写杨玉环 生日的“万种风流” 和李隆基的“柔情蜜意” 。马嵬兵变,作 者既同情士兵的激动情绪和正义要求,又让杨贵妃质问陈元礼 “你兵威不向逆寇加,逼奴自杀” 。还在《哭像》中让李隆基 唱什么 “恨不诛他肆逆三军众,祭汝含酸一国殇” 。《雨梦》 中还写李隆基梦中杀掉陈元礼。这些都和肯定士兵哗变相矛 盾。 《看袜》一出, 李謩认为贵妃之死是“绝代佳人绝代 冤” , 郭从瑾则认为是“乐极惹飞灾, 万民遭害” 。李謩说贵 妃的锦袜是“千古芳踪千古情” ,郭从瑾则说“这等遗臭之 物,要他何用” 。他们二人争执不下,作者亦无所适从,只好 不置可否,让其并存。

  艺术描写方面,政治这条线索比较成功。人物形象鲜明突 出。而爱情这条线,上卷写李对杨的爱日趋专一,下卷写李对 杨的刻骨相思。前者离开社会环境写爱情,缺乏现实依据; 后 者虚无缥缈,冗长拖沓。《长生殿》抒情色彩浓; 悲剧气氛 重,曲词音律成就较高,“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 是传闻益远” 。结构上,从《定情》到《蜜誓》到《闻铃》 《雨梦》写爱情的发展,较有层次; 从《贿权》到《陷关》写 社会矛盾的酝酿到激化,脉络清晰。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很有 特点,这些都是它的长处。 康熙时期,文人中流传有“南洪北孔” 之说。所谓“洪” , 就是《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所谓“孔” ,就是《桃花扇》的 作者孔尚任。

  洪升(1645—1704) ,字昉 (fǎng) 思,号稗畦,浙江 钱塘人,出生于明王朝覆灭后的第二年。

  洪升出身名族,自小受过良好的文学教养。师事过骈文家陆 繁弨,词曲家毛先舒,诗人王士祯、与朱彝尊、陈维崧、赵执信、吴 雯等人交往过,这些都影响到他后来的创作。他在北京作过二 十几年国子监生,不幸父亲被诬遣戍,从此家庭生活贫苦。他 曾说自己是“八口总为衣食累,半生空混利名场” ,“江湖双 泪眼,天地一穷人” ,“饥寒行役惯,贫贱别离多。”他自己 狂放孤傲,经常“白眼踞坐,指古摘今,” 表示对现实不满。

  《长生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脱稿后即广为流传, 北京“内聚班”在无以为生的情况下因演《长生殿》而声誉大 振。为答谢作者,剧团特为洪升作专场演出。洪升因在所邀朋 友中忘记了御史黄六鸿,而被忌恨,黄六鸿以演出这天为佟皇 后丧期,不许动乐为名,上本劾奏,凡那天看戏座客一律罢 职。进士赵执信因在其中亦被革职,时人写其事曰: “秋谷 (赵执信之字)才华逈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 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升本人因此被革去国子监生,押送 离京,回到故乡,郁郁寡欢。康熙四十三年 (1704)在浙江吴 江醉后失足落水而亡。

  洪升的著作,有诗集《稗畦集》,《 稗畦续集》和《啸月 楼集》。另有戏曲《四婵娟》写才女的才华和爱情,而以《长 生殿》成就最高。

  《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 故事。历史上的李(隆基) ,杨 (贵妃)故事,对李隆基来 说,是一桩宫闱丑事;对杨贵妃来说,则是充当了封建帝王荒 淫生活的牺牲品。但这个故事一当进入文学创作,便被文人赋 予它以新的意义。较早表现李杨故事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的《长恨歌》。这首长诗从歌颂帝王爱情的角度来处理这一题 材。上半部分主要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爱情的日趋专一,下半部 分主要写对杨玉环爱情的真挚和生死不渝。如果说作者对李不 无讽刺的话,那也不是主要的。元代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 雨》,同样写的是李杨的故事,但主题已与《长恨歌》显著不 同,主要写皇帝荒淫,女人祸水,番将致乱,着重从政治方面 来处理这个题材了。如果说作者对李隆基的挚情也有同情的 话,那也是为批判他的荒淫误国,结果也误了自己这一总的思 想倾向服务的。洪升的《长生殿》则欲兼有二者之长,既歌颂 李杨挚情又揭示社会矛盾。

  洪升历时十载,三易其稿,始成《长生殿》。表现出作者 的严肃创作态度。《长生殿》共写了两条线索,一是杨玉环入 宫后的情形及死后李隆基对她的怀念。第二条线索是写安禄山 起兵乱国、郭子仪平叛立功。作者写前一线索,正如他在《传 概》一出中所说: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作者写后一 线索,目的如自序中所言: “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作者写这两条线索既歌颂了李杨的挚情,也暴露了李杨的奢 靡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揭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写后一 线索时,还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思想,歌颂了有民族气节的英雄 人物,抨击了畏敌屈节的民族败类。这些都是《长生殿》积极 思想意义之所在。

  作者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爱情发展有个过程,开始只是把 她作为妃子中特别妍美者来看待,对杨贵妃的宠爱是他寄情声 色的一个突出表现。《密誓》一出,二人关系深化,携手焚 香,海誓山盟,“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 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 。李隆基言: “在天愿为比翼 鸟” ,杨贵妃道: “在地愿为连理枝” ,表明二人爱情的发 展。马嵬兵变对二人爱情是个生死的考验,《埋玉》以后,则 使他们的爱情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变得更纯洁更真挚了。 《闻铃》、《哭像》、《雨梦》几出即是这一高度的集中表 现。作者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基本上是肯定的,颂扬的, 这一点继承了《长恨歌》的主题。他写李隆基“太平郅治,庶 几贞观之年; 刑措成风,不减汉文之世,近来机务余闲,寄情 声色”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不理政事,沉溺酒色,就是可恕 的了。然后着重写这个封建帝王钟情和专一。如果抛开历史上 那个在杨玉环二十七岁时已经六十三岁的李老头,单从剧本描 写来看,李隆基简直是个年少多情的翩翩公子,那里还有一点 老相。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天下美女任其挑选,但他却一时一 刻也离不开杨贵妃。一旦杨妃不在身边,便茶饭无心,喜怒无 常,烦燥不安。杨妃死后,更是相思成梦,难以忘怀。对杨玉 环,作者和《长恨歌》一样回避了她与寿王,与安禄山关系的 描写,以免给她的形象染上污点。作者特别突出地表现她要求 专一的爱情,唯恐见弃君王,两相分离。在这一点上,作者把 她写得有点象崔莺莺。马嵬坡军队哗变,她竟然振振有词地对 陈元礼说: “你兵威不向逆贼加,逼奴自杀” ,一句话把读者 的同情引向了她一边,她的形象也因此而顿然生辉,有点女中 英豪的味道了。作者对杨玉环的这种态度较《梧桐雨》高出一 筹,批判了女人祸水的封建观念。

  不管李杨爱情多么真挚,但它毕竟是封建帝王的爱情,因 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社会后果,这就是作者所写的政治线 索。《进果》一出写贵妃爱吃荔子,此物产于四川、海南岛, 为了赶在贵妃生日让她吃上鲜果,各驿站换马递送,昼夜兼 程,结果因驿站马匹换完,差役争马,踩死了以算命为生的无 辜的瞎眼先生;差役一路快马加鞭,踏坏庄稼。百姓辛苦耕 种,愁旱愁雨,日盼成熟,求助天神,结果“一片田禾,都被 那厮踩烂,” “休说一家性命难存,现今官粮紧急,将何办 纳,好苦也。”这是李隆基宠爱杨贵妃而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作者为了把李杨爱情和天下致乱区别开来,把天下致乱的原因 归咎于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勾结与倾轧。杨国忠凭借右相之尊和 贵妃之宠,接受安禄山贿赂,为其掩饰罪责,使安禄山由一死 罪之军犯一跃而为高官。等到安禄山势盛,他又加以排挤,为 证明自己“忠言最早” ,有意激变,从而导致了天下大乱。作 者把安禄山写成一个阴险狡猾,残暴贪婪的入侵番将,以此表 达自己的民族感情。在《骂贼》一出中作者又借雷海青之口大 骂那些贪图富贵、摇尾乞怜、以敌为友的民族败类,表现了作 者的爱国思想,这就难怪此剧为清廷所禁演了。

  郭子仪是剧中的英雄人物,体现了作者安邦济世的思想。 入仕前他就对杨国忠弄权极为不满,骂安禄山“怎把这野狼引 来屋里居” 。他看到杨氏兄弟比赛豪华,一座厅堂,足费上千 万贯钱钞,感慨地唱道: “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 叛乱一起,他扫清贼寇,收复两京,再造社稷,功勋显赫。乐 工雷海青的形象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趁安禄山与逆党大宴 凝碧池,叫梨园子弟奏乐之机,怀抱琵琶,痛骂一场,真是 “血性中,胸脯内,倒有些忠肝义胆” 。和那些平时满口忠 孝,此时投降事敌的可怜虫们形成强烈对比。

  《长生殿》在艺术上有两条线索互相矛盾的现象。作者为了 无损于对李杨爱情的歌颂,把致乱归之于杨国忠、安禄山,这当 然是正确的。但也有为李隆基开脱的一面。封建帝王爱情专一 困然难能可贵,但如果专一到百事不理,甚至奸佞横行,这就 是名副其实的昏君。何况奸臣不是别人,正是皇帝宠幸的妃子 之兄。因此,作者既肯定李杨爱情又斥责奸佞乱国,结果二者 不能有机地统一。

  在情节上也有许多矛盾,《进果》一出暴露了李隆基为讨 杨妃欢心而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作者的同情似在被损害的人民 一面。而紧接着的一出《舞盘》,作者又用赞赏的态度写杨玉环 生日的“万种风流” 和李隆基的“柔情蜜意” 。马嵬兵变,作 者既同情士兵的激动情绪和正义要求,又让杨贵妃质问陈元礼 “你兵威不向逆寇加,逼奴自杀” 。还在《哭像》中让李隆基 唱什么 “恨不诛他肆逆三军众,祭汝含酸一国殇” 。《雨梦》 中还写李隆基梦中杀掉陈元礼。这些都和肯定士兵哗变相矛 盾。 《看袜》一出, 李謩认为贵妃之死是“绝代佳人绝代 冤” , 郭从瑾则认为是“乐极惹飞灾, 万民遭害” 。李謩说贵 妃的锦袜是“千古芳踪千古情” ,郭从瑾则说“这等遗臭之 物,要他何用” 。他们二人争执不下,作者亦无所适从,只好 不置可否,让其并存。

  艺术描写方面,政治这条线索比较成功。人物形象鲜明突 出。而爱情这条线,上卷写李对杨的爱日趋专一,下卷写李对 杨的刻骨相思。前者离开社会环境写爱情,缺乏现实依据; 后 者虚无缥缈,冗长拖沓。《长生殿》抒情色彩浓; 悲剧气氛 重,曲词音律成就较高,“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 是传闻益远” 。结构上,从《定情》到《蜜誓》到《闻铃》 《雨梦》写爱情的发展,较有层次; 从《贿权》到《陷关》写 社会矛盾的酝酿到激化,脉络清晰。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很有 特点,这些都是它的长处。 康熙时期,文人中流传有“南洪北孔” 之说。所谓“洪” , 就是《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所谓“孔” ,就是《桃花扇》的 作者孔尚任。

  洪升(1645—1704) ,字昉 (fǎng) 思,号稗畦,浙江 钱塘人,出生于明王朝覆灭后的第二年。

  洪升出身名族,自小受过良好的文学教养。师事过骈文家陆 繁弨,词曲家毛先舒,诗人王士祯、与朱彝尊、陈维崧、赵执信、吴 雯等人交往过,这些都影响到他后来的创作。他在北京作过二 十几年国子监生,不幸父亲被诬遣戍,从此家庭生活贫苦。他 曾说自己是“八口总为衣食累,半生空混利名场” ,“江湖双 泪眼,天地一穷人” ,“饥寒行役惯,贫贱别离多。”他自己 狂放孤傲,经常“白眼踞坐,指古摘今,” 表示对现实不满。

  《长生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脱稿后即广为流传, 北京“内聚班”在无以为生的情况下因演《长生殿》而声誉大 振。为答谢作者,剧团特为洪升作专场演出。洪升因在所邀朋 友中忘记了御史黄六鸿,而被忌恨,黄六鸿以演出这天为佟皇 后丧期,不许动乐为名,上本劾奏,凡那天看戏座客一律罢 职。进士赵执信因在其中亦被革职,时人写其事曰: “秋谷 (赵执信之字)才华逈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 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升本人因此被革去国子监生,押送 离京,回到故乡,郁郁寡欢。康熙四十三年 (1704)在浙江吴 江醉后失足落水而亡。

  洪升的著作,有诗集《稗畦集》,《 稗畦续集》和《啸月 楼集》。另有戏曲《四婵娟》写才女的才华和爱情,而以《长 生殿》成就最高。

  《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 故事。历史上的李(隆基) ,杨 (贵妃)故事,对李隆基来 说,是一桩宫闱丑事;对杨贵妃来说,则是充当了封建帝王荒 淫生活的牺牲品。但这个故事一当进入文学创作,便被文人赋 予它以新的意义。较早表现李杨故事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的《长恨歌》。这首长诗从歌颂帝王爱情的角度来处理这一题 材。上半部分主要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爱情的日趋专一,下半部 分主要写对杨玉环爱情的真挚和生死不渝。如果说作者对李不 无讽刺的话,那也不是主要的。元代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 雨》,同样写的是李杨的故事,但主题已与《长恨歌》显著不 同,主要写皇帝荒淫,女人祸水,番将致乱,着重从政治方面 来处理这个题材了。如果说作者对李隆基的挚情也有同情的 话,那也是为批判他的荒淫误国,结果也误了自己这一总的思 想倾向服务的。洪升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