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梅花香,张生斟酒跪红娘:
央烦姐姐传书信,快请莺莺会西厢。
二月里杏花开,五娘煎药为谁来。
剪发又把公婆葬,自背琵琶找伯喈。
三月里桃花开,山伯去访祝英台。
杭州读书整三载,不知他是个女裙钗。
四月里芍药香,必正偷诗陈妙常。
你贪我爱恩情好,二人哭别在秋江。
五月里石榴红,孟光贤德配梁鸿。
夫妻相敬人间少,举案齐眉礼貌恭。
六月里赏荷花,昭君马上弹琵琶。
心中恼恨毛延寿,出塞和番离了家。
七月里秋海棠,李氏三娘在磨房。
狠心哥嫂无仁义,刘郎一去不还乡。
八月里桂花香,玉郎追赶翠眉娘。
难割难舍多恩爱,几时才得会鸳鸯。
九月里菊花黄,杨妃醉酒在牙床。
眠思梦想风流事,只为情人安禄山。
十月里款冬花,越国西施去浣纱。
花容月貌人间少,送与吴王享荣华。
十一月水仙香,为母卧冰是王祥。
好心感动天和地,得尾活鱼奉亲娘。
十二月蜡梅多, 日红割股孝公婆。
葵花井下将身葬,书房托梦与夫郎。
月月开花朵朵鲜,多少古人在里边。
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五谷丰登太平年。
——清·颜自德辑《霓裳续谱·秧歌》
郑振铎在他的《中国俗文学史》里说:“《霓裳续谱》里又选有几篇秧歌。秧歌在今日还是北方民众最流行的一种歌曲,实际上往往是演搬了来唱的;是民间的重要娱乐之一,往往作为迎神赛会的附属节目。秧歌所唱的,以故事曲为主,但大部分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往往有七八人乃至十余人在互唱着。”这首秧歌就是例证之一。它以十二个月,分别演唱了十二件爱情婚姻或孝子孝妇的故事。
“正月里”,张生请红娘为他与莺莺传递情书的故事,见于元代王实甫的著名杂剧《西厢记》。
“二月里”,赵五娘侍奉、安葬公婆,身背琵琶沿途卖唱行乞,赴京寻找丈夫蔡伯喈的故事,见于元代高明的著名传奇《琵琶记》。
“三月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戏曲传统剧目,亦名《双蝴蝶》、《柳荫记》。早在明代即有此题材的传奇《同窗记》。
“四月里”,潘必正与陈妙常的爱情故事,见于明代高濂的传奇《玉簪记》。
“五月里”,梁鸿与孟光夫妇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见于元人杂剧《孟光举案》,也称《举案齐眉》、《孟德耀举案齐眉》。
“六月里”,昭君和番的故事,见于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明代陈与郊的杂剧《昭君出塞》及明传奇《和戎记》。毛延寿是汉代宫廷画师。他曾因王昭君拒绝行贿,而点破她的画像,使汉元帝错过了对她的爱;他又把她的美容画像送给匈奴,使匈奴王指定要娶昭君为皇后。
“七月里”,刘智远与李三娘的婚姻故事,取材于元代南戏剧本《刘智远白兔记》。刘智远家贫,出外投军,妻李三娘在娘家受尽哥嫂折磨,怀孕临产仍在磨房推磨。
“八月里”,李玉郎和张翠眉的爱情故事,见于明传奇《霞笺记》。李玉郎在霞笺上题诗,被妓女张翠眉见到后深为爱慕,也在霞笺上题诗相和。后张被征选入京,李追赶前往,因张已入宫,两人终不得相见。最后李中了状元,张被选为公主的陪嫁侍女,由驸马撮合,得以团聚。
“九月里”,取材于戏曲传统剧目《贵妃醉酒》。唐明皇宠妃杨玉环在百花亭设宴,欲与明皇同乐,久候明皇不至,又悉明皇驾往他宫,怨愤之余,独饮大醉。安禄山为唐代将领,传说跟杨玉环有不正当的暖昧关系。
“十月里”,款冬花,菊花的一种。西施浣纱的故事,见于明代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春秋时,吴越两国互相攻伐,越被吴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又用范蠡计,向吴王夫差进献浣纱女西施,通过西施离间吴国君臣,终于灭吴。范蠡功成即弃官携情人西施泛舟而去。
“十一月”,晋代孝子王祥的故事,见于南戏《王祥卧冰》。祥继母朱民,偏爱亲生子王览,屡欲害死王祥。王祥则对朱氏极孝顺,某冬日朱氏生病,想吃鲤鱼,王祥脱衣卧冰上以求鲤,感动神灵,冰溶解而鱼跳出。
“十二月”,红日割股孝公婆的故事,见于明代纪振伦的传奇《孟日红葵花记》。南北朝时,高彦真进京赴考,其妻孟日红在家孝顺婆母,割下自己的股肉,煮汤给婆母吃了治病。婆母死后,竭力营葬,然后进京寻夫。时高已被迫娶丞相梁计之女,梁计用药酒将孟毒死,弃尸井中,后孟得神佑而复生,从军立功,回朝奉旨勘问高、梁。最后以孟惩办梁计,宽恕高及梁女,与之同居为结局。
“月月开花朵朵鲜,多少古人在里边。”说明上述十二个故事虽然已经很古老,但是它们却如同每月开的朵朵鲜花一样,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给人永远以新鲜的艺术活力。它不是如郑先生所说的“没有什么意义”,而是人民群众通过边唱这些故事,边跳秧歌,既能进行自我教育,又可收到娱乐的作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