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养健儿,
却养乞儿;
不管活人,
却管死人。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
这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搜集记录的一首民间谣谚,表现了人民对腐朽昏庸的赵宋王朝的强烈不满。
崇宁(1102—1106)是宋徽宗的一个年号。当时金兵入侵中原,大片国土沦陷,国家危亡达于极点,但宋徽宗却昏庸无能,不知建设军队,充实粮饷兵器以退金兵,反而拿许多钱去修园造庙,大搞迷信活动和不急之务,养了许多闲人,致使局势不断恶化,人民编了这首民谣对他进行尖锐的讽刺。对当时的情况,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曰:“崇宁间……置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所费尤大。朝廷课以为殿最,往往竭州郡之力,仅能枝梧。谚曰: ‘不养健儿,却养乞儿。不管活人,只管死尸。’盖军乏力,民力穷,皆不问,若安济等有不及,则被罪也。其后稍缓,而神霄宫事起,土木之工尤盛。群道士无赖,官吏无敢少忤其意。月给币帛、硃砂、纸笔、沉香之类,不可数计,随欲随给。”这首民谣将宋徽宗这些倒行逆施误国害民的所作所为作了集中揭露,通过对比突出其措施的荒谬性。
这首民谣将相反的事物,并列对比,一正一反,黑白分明,使人猛省。本来,大敌当前,国家危急,应强兵修武,才是上策,而宋徽宗却不管军队困乏, “不养健儿,却养乞儿”,大修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供养闲人,大搞道教迷信活动,修神霄宫,任众道士胡作非为。 “不管活人,却管死人。”对人民死活,不管不问,对死后的事却大力经营。这两个对句,反复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又强调,说明朝廷的昏庸到了多么可怕的地步。果然不久,宋徽宗就不得不让位于钦宗,很快又当了金人的俘虏。陆游记录这首谣谚,说明这位爱国诗人对人民创作的重视。这民谣确实画龙点睛地集中描画了宋徽宗昏愦误国的可耻形象。在封建时代将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其讽刺的深度是令人钦佩的。
这首民谣在音韵上也有自已的特点。一、二句中的“养”字,三、四句中的“管”字,都是同音反复,这种同音在意义上是便于正反对比的,在音韵上有押韵的作用。四字句在第二字押韵,是一种“腰韵”,亦可曰“颈韵”。而一、二句末字“儿”字与三、四句末字“人”字的重复则是一种脚韵。这样,在短短的四字句中,就有两个字是押韵的。以两句为一个单位,两句一换韵,为AABB韵式。这种韵式有分有合有重叠有变化,与意义的对比相配合,甚为得体。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