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不到,
有阎罗包老。
——元·脱脱等撰《宋史·包拯传》
这是一首赞扬清官的民谣,在民间广为流传。包拯在民间叫包公、包老。这种称呼说明人民对他的爱戴。关于包公的戏曲、曲艺、小说和民间故事极多,但他原来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宋代著名的清官,当过龙图阁直学士,所以又叫“包龙图”,又做过河北都转运使和首都开封城的行政首长。《宋史·包拯传》说他“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比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直陈曲直,吏不敢欺。”这是对这首民谣很好的说明。 “关节”是个俗语,指暗中行贿、说人情以打通官府的层层关系。 “关节不到”是说包公与当时腐败的官僚们完全不同,不但行贿说情对他毫无作用,而且他直接开门听取诉讼,各级官吏都不能阻挡。他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刚直不阿,使皇亲国戚胆寒。包公打龙袍、铡驸马, 日断阳,夜断阴,许多传奇的故事在民间传为佳话。这首民谣抓住包公的这个主要特点,作了十分精到的描写。
“有阎罗包老。”把包公与阎王爷连称,这是一种巧妙的比喻,说明包公与阎王爷一样公正无私。按民间宗教传说,阎罗王是佛教中掌管地下鬼域的最高统治者,他掌握生死簿,审视人间善恶,丝毫不讲情面,不管什么人,都不能免于一死,其善恶都有报应。包老,是当时人对包拯亲切的称呼,说他和阎罗王一样公正清廉。
这首民谣虽然只短短两句,但我们从中可见当时社会黑暗,贪赃枉法之普遍,又可见包公清廉正直之可贵。把包公与阎王爷并提,幻想丰富而又极精练地进行了排比式的隐喻。有具体描述,又有概括的说明,使人对包公肃然起敬。真是做到了“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它之所以广泛流传,同它顺口好记也有很大关系。这两句中有双声也有叠韵,第一句“关节不到”与第二句“有阎罗包老”,尾字均为ao韵,韵母相同,而“罗”与“老”的声母均为L,为双声。如此音韵勾连,十分和谐悦耳。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