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古文,
不要时文,
不要松文,
不用孔子,
不用孟子,
但用公子。
——明·谈迁撰《枣林杂俎》
《枣林杂俎》在辑录这首歌谣时注明, “崇祯壬午应天榜宦室七十余人,谣云云。是年相传此榜后不复试士,果然。”可见这首歌谣作于明代崇祯15年(1642),是揭露当时科举取士,不以才学为准,而以是否身为“公子”的封建门第为准。
“不要古文”,是指不要传统的古文,即以文言所写的散体文,在秦汉时代已普遍用,唐代韩愈等复加大力倡导,遂成我国文学的正宗。
“不要时文”,是指不要当时时下流行的文体,即当时科举考试所用的八股文。
“不要松文”,是指不要武功。松文,因剑上花纹而名。如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器用》: “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
“不用孔子”,是指不用如孔子那样有才学的人做官。孔子(约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有“圣人”之誉。名丘,字仲尼。子,是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
“不用孟子”,是指不用如孟子那样有才学的人做官。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但用公子”,公子是旧时对豪门贵族子弟的称呼。由于封建吏治的腐朽,使官吏的选拔和任用,不再根据其学问、武功和才能,而只要看他的门第出身是否是“公子”就行了。
这首民歌用五个“不”作排比句,集中、突出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它已完全抛弃我国的传统文化,名为选才用贤,实则即使像孔、孟那样的圣人也不用。 “但用公子”,最后这一句可谓一语破的,揭穿了科举制度已经腐败到赤裸裸地但以封建门第出身为标准的地步。同样是“子”,而孔子、孟子是以才学为高,公子则以门第为贵,对前者是“不用”,对后者是“但用”,两者前后对比、映衬,不仅造成了辛辣的讽刺效应,而且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从上升到衰朽的历史趋势。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