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民歌《莺莺沉吟》原文及赏析

2021-12-08 09:09:30

  莺莺沉吟,恨的是老夫人,

  将我许配郑恒为何因?

  我有千般样的委曲烦难向谁云?

  不能够与君瑞成婚配,

  总不如投河觅井悬梁寻个自尽。

  那时教你靦着老脸,可怎么见人!

  ——清·颜自德辑《霓裳续谱·平岔》

  在《霓裳续谱》中,根据《西厢记》的题材改编的小曲很多。这一篇对崔莺莺形象的改塑,较有特色。

  可喜的是,本篇中的崔莺莺形象比《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形象有了很大的提高。

  首先,她的爱憎感情更鲜明。一开头就写明:“莺莺沉吟,恨的是老夫人。”尽管老夫人是她的亲生母亲,但是只要她不顾女儿的幸福,坚持女儿所不同意的封建包办婚姻,莺莺就毫不留情地要表示她的“恨”。

  其次,她的反抗性格更突出。在《西厢记》中,当老夫人不同意把莺莺许配给张君瑞时,莺莺只是表示“病染沈疴,断然难活。”(第二本第三折)而在这首小曲中她则斩钉截铁地表示:“不能够与君瑞成婚配”,她就要“投河觅井悬梁寻个自尽。”自杀,对于她来说并不是消极的,而是出于对那个黑暗社会的绝望,用她的话来说:“我有千般样的委曲烦难向谁云?”小曲所改塑的莺莺形象,表现了宁死不屈的反抗斗争精神。这是原剧本中所没有的。

  再次,莺莺的反抗斗争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她之所以扬言要自杀,旨在以此相威胁:“那时教你腼着老脸,可怎么见人?!”靦(tian忝)着老脸,即厚着老脸。她巧妙地利用封建礼教的虚伪性,来逼迫她的老母就范、让步。这种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在《西厢记》中只有红娘才有,在莺莺身上是从未有过的。

  这首小曲对崔莺莺形象的上述三方面的提高,说明它是按照民间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者的理想和愿望来改塑崔莺莺形象的。因此,它的题材虽然来自《西厢记》,而在实际上已经是熔铸了民间特色的民间创作。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