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禹偁,济州人,生十余岁,能属文。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及第,补成武主簿,改大理评事,知长洲县。太宗方奖拔文士,闻其名,召拜右拾遗、直史馆,赐绯。故事,赐绯者给银带,上特命以文犀带赐之。上尝称之曰:“王禹偁文章,当今天下独步。”判大理寺,散骑常侍徐铉为妖巫道安所诬,谪官,禹偁上疏讼之,请反坐尼罪,由是贬商州团练副使,无禄,种蔬自给。徙解州团练副使。上思其才,复召为左正言,仍命宰相以“刚直不容物”戒之。加直昭文馆,以父老,求外补,出知单州,遭父丧,起复。至道初,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司,多所封驳。
王禹偁为谏官,上《御戎十策》,大旨以谓:外任人内修德则可以弭之外则合兵势以重将权罢小臣诇逻边事行间谍以离其心遣保忠等率所部以张犄角下诏感励边人取燕蓟旧疆盖吊晋遗民非贪其土地内则省官以宽经费,抑文士以激武夫,信用大臣以资其谋,不贵虚名以戒无益,禁游惰以厚民力。太宗时,禹偁为翰林学士,尝草继迁制,送马五十匹以备濡润,却之。及出守滁州,闽人郑褒徒步来谒,禹偁爱其儒雅,及别,为买一马。或言买马亏价者,太宗曰:“彼能却继迁五十马,顾肯此亏价哉!”禹偁之卒,谏议大夫戚纶诔曰:“事上不回邪,居下不谄佞;见善若己有,疾恶过仇雠。”世以为知言。
祥符中,真宗观书龙图阁,得禹偁章奏,叹美切直,因访其后,宰相称其子嘉言以进士第为江都尉,即召对,擢大理评事。皇祐中,其曾孙汾第进士甲科,以免解例当降,仁宗阅其世次,曰:“此王禹偁孙也。”令无降等。面问其子孙仕者几人,汾具以对。及汾改京官,又命优进其秩。
(节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译文:
王禹偁,济州人,十多岁就能写文章。太平兴国八年,王禹偁考取进士,补任成武主簿,改任大理评事,又担任长洲县知县。宋太宗正奖励提拔读书人,听说他的名声,召见并授予他右拾遗、直史馆的官职,赐给红色的官服。按旧例,被赐予红色官服的人会同时被赐予银饰腰带,皇上特地下令将装饰有犀角的腰带赏赐给他。皇上曾经称赞他说:“王禹偁的文章,当今天下独一无二。”王禹偁兼任大理寺卿时,散骑常侍徐铉因被妖尼道安诬陷而被贬官,王禹偁上奏疏为他申辩,请求判妖尼道安诬陷罪,因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没有俸禄,只能种菜蔬自给自足。后又调任解州团练副使。皇上念及他的才干,又征召他担任左正言,还命令宰相用“刚直不容物”的话来告诫他。被加封为昭文馆学士,因为父亲年老,请求外调补任官职,离开京城担任单州知州,遭逢父亲去世,守丧期未满就应召任职。至道初年,王禹偁被征召担任翰林学士,掌管通进司,多次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违误奏章。
王禹偁担任谏官,上奏《御戎十策》,大意说:对外重用人才,对内修养德行,就可以消除敌患。对外则整合兵力并加强将领的权力,停止让小吏侦探巡逻边境,派出间谍来离散敌心,派遣保忠等将领率领部下形成掎角之势,发布诏令感召激励边境百姓,夺回燕、蓟等地的旧时疆土,(只为)安抚后晋的遗民,并不是贪图他们的土地。对内则裁减官职来使国家经费更充裕,抑制文士来激励武将,信任重用大臣,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不崇尚虚名,革除不好的事情;禁止游荡懒惰的风气,来使百姓的财力、物力更加丰厚。宋太宗时,王禹偁担任翰林学士,曾经替李继迁起草制文,李继迁赠送了五十匹马作为撰写文稿的酬金,王禹偁推辞不收。等到他离京担任滁州太守,闽地人郑褒步行前来拜谒,王禹偁欣赏他的儒雅,等到告别,给他买了一匹马。有人说王禹偁买马时少给了卖马人钱,宋太宗说:“上次他能拒绝李继迁送的五十匹马,这次怎会亏欠一匹马的价钱呢?”王禹偁逝世后,谏议大夫戚纶写了一篇诔文悼念他说:“侍奉皇上不做邪佞之臣,做臣子而不花言巧语阿谀逢迎;见到别人的长处,就像自己也拥有一样喜悦,痛恨丑恶超过痛恨仇敌。”世人认为这是有见识的话。
祥符年间,宋真宗在龙图阁观览书籍,读到王禹偁的奏章,感叹赞美其恳切率直,于是访求他的后人,宰相说他的儿子王嘉言因为考中进士而担任江都尉,(宋真宗)就召见王嘉言让他回答问题,提拔他担任大理评事。皇祐年间,王禹偁的曾孙王汾考取进士甲科,按免解的惯例应当降级,宋仁宗查阅他的世系相承,说:“这是王禹偁的曾孙啊。”就下令不要降等。当面问王禹偁的子孙做官的有多少人,王汾详细地回答。等到王汾改任京官,又命令增加他的品级。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