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袁枚·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沈文》原文及翻译

2022-11-22 14:46:53

  原文:

  乾隆三十四年九月七日,礼部尚书、太子太傅沈文悫公薨于家。余三科同年也,故其子种松来乞铭。余按其状,而不觉呜咽流涕。曰:诗人遭际,至于如此,盛矣哉,古未尝有也!

  公讳德潜,字确士,自号归愚,吴郡长洲人。弱冠补博士弟子,丙辰荐博学鸿词,廷试报罢。戊午举于乡,己未登进士,入翰林。壬戌春,与枚同试殿上。日未昳,两黄门卷帘,上出,赐诸臣坐,问谁是沈德潜。公跪奏:“臣是也。”“文成乎?”曰:“未也。”上笑曰:“汝江南老名士,而亦迟迟耶?”其时在廷诸臣,俱知公之简在帝心矣。越翼日,授编修。屡和上诗,称旨,迁左中允、少詹事,典试湖北。归,召入上书房,再迁礼部侍郎,校戊辰天下贡士。公自知年衰,荐齐召南自代,而己请老。上许之,命校御制诗毕,乃行。上赋诗以赐,曰:“朕与德潜,可谓以诗始,以诗终矣。”

  归后,眷益隆。三至京师祝皇太后皇上万寿,入九老会,图形内府。而皇上亦四巡江南,望见公,天颜先喜。每一昼接,必加一官,赐一诗。嗟乎!海内儒臣耆士,穷年兀兀,得朝廷片语存问,觉隆天重地。而公受圣主赐诗至四十余首,其他酬和往来者,中使肩项相望,不可数纪。尝进诗集求序,上欣然许之,于小除夕坤宁宫手书以赐,比以李、杜、高、王。海外日本,琉球诸国,走驿券索沈尚书诗集。盛矣哉,古未尝有也!

  然公逡巡恬淡,不矜骄,不干进,不趋风旨。下直萧然,绳菲皂绨①,如训蒙叟。或奏民间疾苦,流涕言之;或荐人才某某,展意无所依回;或借诗箴规,吁尧咈舜,务达其诚乃已。诸大臣皆色骇,而上以此愈重公。公既老,所选诗或不能手定。庚辰进本朝诗选,体例舛忤,上不悦,命廷臣改正付刊,而待公如初。此虽皇上优老臣,赦小过,使人感泣,而亦见公之朴忠,有以格天之深也。

  公醇古淡泊,清臞蘁立,居恒恂恂如不能言,而微词隽永。无贤不肖,皆和颜接之。有讥其门墙不峻者,夷然不以为意。诗专主唐音,以温柔为教,如弦匏笙簧,皆正声也。所着古文、诗各三十卷,诗余一卷。

  注释:①绳菲:绳结的草鞋;皂绨:黑色的粗布衣服。

  译文:

  乾隆三十四年九月七日,礼部尚书、太子太傅沈文悫公在家中去世。我和他三次科考同榜,所以他的儿子沈种松来请我为他写铭文。我考查他一生的事迹,忍不住失声流泪。想到诗人一生际遇到了这样的地步,盛大了,自古以来不曾有过。

  沈公名德潜,字确士,自号归愚,吴郡长洲人。二十岁时被补录为博士弟子,丙辰年举荐博学鸿词,他在廷试时没有考中。戊午年乡试中举,己未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壬戌年春天,和我一同参加殿试。太阳还没有偏西,两个黄门侍郎卷起珠帘,皇上出来,赐座给各位大臣,问谁是沈德潜。沈公跪下启奏:“老臣就是。”“你的文章有所成就了吗?”沈公回答:“还没有。”皇上笑着说:“你是江南年老的名士,文章也迟迟没有成就吗?”这时在朝廷的各位大臣,都知道沈公早已被皇上知晓了。到了第二天,沈公被授予编修的官职。多次与皇上唱和诗词,很符合皇上心意,后升为左中允、少詹事,主持湖北科举考试。回朝后,被皇上召入上书房(问话)。经过两次升迁,被授予礼部侍郎的官职,考察戊辰年天下贡士。沈公知道自己年老,推荐齐召南代替自己,不久请求告老还乡。皇上答应了他,命令他校对御制诗完毕后,才可以回乡。皇上赋诗赏赐给他,说:“我与德潜的交往,可以说是从诗歌开始,到诗歌结束。”

  回乡之后,更加受到皇上眷顾,三次到京城,为皇太后皇上祝寿,加入九老会,内府为他画像(留存)。皇上四次巡游江南,看到沈公,就龙颜大开。每次接见,一定加官一级,赐诗一首。唉,天下年老的文臣名士,经年累月辛劳不懈,得到朝廷片言只语的问候,就觉得皇恩像天地一样高厚,但沈公受到皇上赏赐诗歌四十多首,与皇上其它的唱和往来之事,让朝中使者络绎不绝,数不胜数。曾经呈上诗集请皇上作序,皇上高兴地答应了,小除夕时在坤宁宫里亲手写下序文赐给他,把他比作李白、杜甫、高适、王维。海外日本、琉球等国的人,乘坐驿站车马奔走前来索求《沈尚书诗集》。名声也太大了呀,自古以来不曾有过!

  但是沈公退让谦恭、淡泊名利,不夸耀骄傲,不求取功名,也不趋附君主的意图。每次当值下班后洒脱不拘,穿着草鞋布衣,像是一个教授孩童的老头。有时上奏民间疾苦,一边流泪一边说话;有时推荐某个人才,言无不尽毫不犹豫;有时借写诗劝诫规劝,不怕违背圣上旨意,一定要把诚挚的心意全都表达出来。各位大臣都脸色大变,可皇上却因此更加看重沈公。沈公年老之后,所选诗歌不能亲手审定。庚辰年进献的《本朝诗选》,体例颠倒错乱违背愿意,皇上不高兴,命令朝中大臣修改校正后再交付印刷,但还像以前一样对待沈公。这些虽然是皇上优待老臣,赦免他小的过错,让人感动得流泪,但也可以看出沈公朴实忠诚,能够深深地感动上天啊。

  沈公淳朴淡泊,清廉正直,平时总是老实厚道的样子,像是不善言辞。但他说话含蓄微妙,意味深长,不论有没有才能的人,他都能和颜悦色地对待。有人讥讽他的弟子才能不高,他却神态自若,不放在心上。他的诗歌专一于唐代诗风,把温和柔美作为特点,如同弹奏乐器,都推崇盛唐雅正之声。所写古文、诗各三十卷,词一卷。

相关推荐

  • 《袁枚·鲍竹溪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 《袁枚·祭妹文》原文及翻译
  • 《袁枚·方君柯亭传》原文及翻译
  • 《袁枚·重到沭阳图记》原文及翻译
  • 《袁枚·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沈文》原文及翻译
  • 《袁枚·鲍竹溪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 《袁枚·祭妹文》原文及翻译
  • 《袁枚·方君柯亭传》原文及翻译
  • 《袁枚·重修南捕通判厅壁记》原文及翻译
  • 《袁枚·大理寺卿邓公传》原文及翻译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