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南邻》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南邻①
【题解】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在西南漂泊时期。在成都,杜甫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在杜甫居住的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朱山人。一次前去拜访,朱山人送杜甫离开,回家以后便写了这首诗。
这首诗可以说是由两幅画面组成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三、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直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刻画出来了;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使两人之间的友谊得到升华,让人深感真情的美好。
【原文】
锦里先生乌角巾②,园收芋栗未全贫③。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④。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注释】
①南邻:这里指杜甫草堂南面的邻居朱山人。
②锦里:指锦江附近的地方。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
③芋栗:芋头,板栗。
④阶除:指台阶和门前的庭院。
【译文】
锦江附近有一位锦里先生,我称他为朱山人,他头上经常戴着乌角巾,我去过他家的园子,园子里收获了很多芋头,栗子也都熟了,他家的生活不算太穷。
院子里有很多孩子,孩子们都对我笑语相迎,可见他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鸟雀悠然自得地在台阶上与庭院里觅食,见人来也不飞走,看起来都是那么驯良可爱。
秋天锦江里的水深才不过四五尺,他唤我上船,这野渡的小船恰好能够容下两三个人。
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和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送出柴门时,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在明月的掩映下,这里显得特别清新幽静。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