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丽人行》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丽人行
【题解】
唐代自武后以来,外戚擅权已成为统治阶层中一种通常现象,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链条,自从杨国忠于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十一月拜右丞相兼文部尚书以来,势倾朝野,无所不为,更是引起了举国上下忠臣良民的强烈不满,这也是后来酿成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这首诗大约就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春。
这首诗讽刺了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诗中的主题思想和暗寓并不隐晦难懂,从铺设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诗歌揭露腐朽、鞭挞邪恶的神圣使命;在维妙维肖的描摹中,暗含犀利的匕首,使讥讽入木三分,得到了比常见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同时采用了乐府民歌中所惯常用的正面咏叹方式,笔触精工细腻,却丝毫不露雕琢痕迹。
【原文】
三月三日①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②。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③。
头上何所有?翠微㔩叶垂鬓唇④。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⑤。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⑥。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⑦。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⑧。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⑨。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⑩!
【注释】
①三月三日:为上巳日,唐代长安士女多于此日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
②态浓:姿态浓艳。意远:神气高远。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肌理细腻:皮肤细嫩光滑。骨肉匀:身材匀称适中。
③“绣罗衣裳(cháng)”两句: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
④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为”。㔩(è)叶:一种首饰。
⑤珠压:谓珠按其上,使不让风吹起,故下云“稳称身”。腰衱(jié):裙带。
⑥就中:其中。云幕:指宫殿中的云状帷幕。椒房:汉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此称皇后为椒房,皇后家属为椒房亲。赐名:指天宝七载(748年)唐玄宗赐封杨贵妃的大姐为韩国夫人,三姐为虢国夫人,八姐为秦国夫人。
⑦犀箸(zhù):用犀牛角做的筷子。厌饫(yù):吃饱,吃腻。鸾刀:带鸾铃的刀。缕切:细切。空纷纶:厨师们白白忙乱一番。
⑧黄门:太监,宦官。飞鞚(kòng),即飞马。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
⑨宾从:宾客随从。杂遝(tà):众多杂乱。要津:本指重要渡口,这里喻指杨国忠兄妹的家门,所谓“虢国门前闹如市”。
⑩“炙手”二句:言杨氏权倾朝野,气焰灼人,无人能比。丞相:指杨国忠,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一月为右丞相。嗔(chēn):发怒。
【译文】
三月三日,正值阳春时节,天气格外清新,在长安城外的曲江河畔,聚集了好多美人。
她们个个姿态浓艳,神情高远,婀娜淑美而不做作,雪白的肌肤细腻润泽,身材匀称,胖瘦适中。
用金银丝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绫罗衣裳金光闪闪,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
再往头上看,戴的是什么珠宝首饰呢?原来是用薄薄的翡翠玉片做的花饰,垂挂在两鬓之上,随身而动颤颤巍巍。
转到她们的背后能看见什么呢?你一定能看到珠宝镶嵌的裙腰带,稳稳地束住匀称的腰身。
游赏的丽人当中有几位都是椒房之中后妃的亲戚,其中就有皇上赐封的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只见侍女们从青黑色的翡翠蒸锅里端出褐色驼峰,手托水晶圆盘送来鲜美的白鳞鱼。
她们捏着犀角筷子吃腻的样子,懒懒地久久不见吃下一块儿,可怜那些御厨们拿着带鸾铃的刀,快刀细切地空忙了一阵。
宫里的太监骑快马飞驰而来,不敢让扬起的灰尘落入食物当中,原来络绎不绝送来的是御厨精心烹煮,色香俱全的海味山珍。
盛宴之上,笙箫鼓乐缠绵哀婉感动鬼神,宾客随从众多杂乱,来往于杨国忠兄妹的家门。
这后到来的骑马官人是何等骄横,只见他轩前下马,无须通报便从绣毯上直接走进绣帐锦茵。
白雪似的杨花随风而起,又翩然飘落覆盖了池塘里的浮萍,青鸟飞过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成就鱼水之欢。
觥光交错,酒后耳热之时,千万要谨言慎行,以免丞相发怒怪罪下来,你可知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奉劝你切莫惹火烧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