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杜甫

杜甫《羌村三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原文及赏析

2022-12-15 17:54:42

  杜甫《羌村三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原文及赏析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 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 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 梦寐。

  其二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 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 虑。赖知黍秫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 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 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 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 纵横。

  至德二年(757)四月杜甫从长安逃到凤翔,官拜左拾遗。就 任不久,房琯事发。宰相房琯曾建议玄宗分封诸王,后致永王璘叛 乱,至德元年又因自请帅师,并用车战,兵败于陈涛斜;这两事为肃 宗不满而于六月被免职。杜甫因上疏救房琯的原故使肃宗发怒, 赖宰相张镐救助得免。八月,肃宗便命他还家省亲。杜甫回到鄜 州羌村后,写了《北征》及《羌村》三首,自此以后,他就难以实践自 己的政治抱负了。营救房琯不成,杜甫又遭了一次沉重的政治打 击,所受刺激甚深,于是连同他以往的坎坷经历和忧时伤乱之感一 并融化在《羌村三首》之中。

  第一首写经乱世而“偶然”“生还”的杜甫到家的情景。全诗次 序井然。先交代到家的时间,再写到家门时的农村景象,接着描述 与妻子相见的情态,继而写围来的邻里,最后以深夜与妻子对烛而 坐的情景作结,把“归客千里”到家的景况写得真切自然,情景交 融,感人肺腑。其中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两句描绘真切, 惊喜交集的情态跃然纸上,也是从侧面概括了杜甫被拘长安后的 非常际遇,意蕴丰富而又深刻。“夜阑”两句更有隽永之感。“夜阑 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仇注引陆游语云:“夜深宜睡而复秉烛,见久 客喜归之意。”“相对如梦”,又是极写意外的欢欣,甚至担心又成空 幻。这一语既是“妻孥”两句的深化,也是杜甫因房琯事得罪肃宗 犹能生还,惊定犹惊的心态的表现,诸多内容全藏在四字之中。是 景语,也是情语。司空曙《喜见外弟又言别》中的“乍见翻疑梦”、晏 叔原《鹧鸪天》中的“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句,都是从 杜诗翻出。

  第二首继第一首结句中的“如梦寐”语,写他到家后追抚往事、 壮志未酬、百虑煎心的痛苦情怀。青年杜甫,结束了他十年壮游 后,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大政治理想来到长安,看 到了社会的冷酷,政治的黑暗,奸臣当朝,宦官掌权,致使满怀赤诚 之心的杜甫走投无路,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进大三礼赋 表》)的苦难生活。后来虽曾授小官,杜甫对此不屑一顾,曾作诗 《官定后戏赠》解嘲。嗣后又经历了安史之乱,饱尝了国亡家破的 苦难;逃到凤翔后因房琯事得罪肃宗,幸免死罪,被贬回家,被迫偷 生。而不懂事的“娇儿”却一直围绕在诗人身边,怕他再离家远行, 但他又能去哪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呢?年轻时的勃勃兴致已被 “萧萧北风劲”的冷酷现实所粉碎。回想往事,内心被“百虑”煎熬, 充满了痛苦和忧愁。诗人对此无法自遣,所以只有借酒浇愁,“且 用慰迟暮”。一个“且”字,写尽了心态,是多么痛苦,多么不得已! 所以“如今足斟酌”等语纯属以喜写悲。这才是全诗的旨意所在。

  杨伦评此诗云:“此抵家稍自宽慰之景。”仇兆鳌注认为是“忧 生计艰难,御寒无具”,所见太浅。金圣叹对这一首却别有体会,他 认为杜甫早岁有“致君尧舜,返俗黄虞”的志愿,“乃今心短气促,迫 为偷生,窜身还乡,昔图总废,前四句总是曲写万不欲归一段幽 恨”,后八句虽写不欲复去,但“且”字说明杜甫不是酒杯边人,不过 是不与妻子实语(《杜诗解》)。这一说较杨、仇说为佳,可备参考。

  第三首诗中所写仍是家居田园光景。第一首诗人到家时写了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的景象。第三首写诗人到家后邻居父 老相候和全村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是从第二首的“还家少欢趣” “抚事煎百虑”,“且用”酒来“慰迟暮”的情态,又转到忧国忧民的主 题上去。这首诗由富有田园风味的场景描写、父老的诉说和诗人 “为父老歌”三部分组成,其中前两部分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最后 一部分是由写实到写虚,生动地反映了诗人与劳动人民的亲密关 系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羌村三首,其一写到家时的情景,其二写家居时的情态,其三 写与邻里父老的情感,次第井然,全面地反映了诗人回到羌村的情 况以及当时的思想感情。这三首诗作为一个整体,饶有田园风味, 如第一首中的“柴门”两句、“邻人”两句,第二首中的“忆昔”两句、 “赖知”四句,第三首中的“群鸡”八句场景描写,以及父老的话,从 艺术上看诗人是在学陶潜,但内心却没有相似的地方。如种秫,陶 潜以公田种秫就是为了有酒可饮,而杜甫虽然也由“秫”想到酒,由 酒想到喝,但属不得已,只是“且用慰迟暮”罢了。并且,杜甫笔下 的田园风味,也没有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态。

  前人对这三首诗早有评价。仇注引王慎中说三首中第一首最 好,“一字一句,镂出肺肠”,“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 道者”。又引申涵光说:“杜诗‘邻人满墙头’与‘群鸡正乱叫’,摹写 村落田家,情事如见。”所论尽管欠全面,但对我们很有启迪。

相关推荐

  • 杜甫《羌村三首》原文注释与赏析
  • 杜甫《羌村三首》意境解读及赏析
  • 杜甫《羌村三首》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
  • 杜甫《羌村三首》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杜甫《羌村三首》全原文及赏析
  • 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杜甫羌村三首》注释、翻译、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