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倦寻芳》咏牡丹诗鉴赏
过春山
过废园,见牡丹盛开,有感。
絮迷蝶径,苔上莺帘。庭院愁满,寂寞春光。还到玉阑干畔。怨绿空余清露泣,倦红欲倩东风浣。听枝头、有哀音凄楚,旧巢双燕。漫伫立,瑶台路杳。月佩云裳,已成消散。独客天涯,心共粉香零乱。且尽花前今夕酒。洛阳春色匆匆换。待重来、怕只有,断魂千片。
这首词虽是见“牡丹盛开”有感而作,但并未正面咏牡丹,而是通过较为广泛地描写残春景象,寄寓词人的伤春之感和羁旅之愁。
首二句刻意求新,似有雕琢之痕:小径通幽,柳絮堆烟,粉蝶飞舞;苍苔上的帘儿映入黄莺的身影。这当是词人近观所见。接下二句,词人的视线扩展到整个院落:“庭院愁满,寂寞春光。”这里的“愁”字是此词的主线,贯穿全篇。接着写词人来到了玉阑干旁边,看到“怨绿空余清露泣,倦红欲倩东风浣”。这实际是写牡丹。但只寥寥两笔,并无摹形绘状的细致描写。从“怨绿”、“倦红”二句看,这当是近午天。所以绿叶上只留下露泣的空痕,在灿灿阳光下的红花也疲乏了,并想请春风拂去倦容。接下去是写声音:枝头传来哀音阵阵。原来,这是从旧巢里传出的双燕的鸣叫。燕子双栖,本是美满团圆的象征,为什么会发出凄楚之音呢?这显然是词人移情于景,由“愁”字而来。
如果说上片是写上午的景物的话,那么下片则是描绘傍晚的花枝和抒发客子的乡思。“漫伫立”,是过度,它既写时间的延伸,又暗示景物的更换。“瑶台”,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这里是把牡丹花比作仙子。李白的咏牡丹喻人的词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词》)但接下去的“路杳”二字,既写出牡丹花的失望,又道出了词人对“帝乡不可期”的怅惆。“月佩云裳”句,不仅是写眼前之实景,而且又很自然地用来形容牡丹花以月为佩以云为裳的盛妆。然而,好景不常在。转瞬间花谢叶落,“已成消散”。词人见此情景,怎能不感伤呢! 所以下面便是直接抒情了:天涯游子,此刻的愁心似乎也和花儿一起零落了!“心共粉香零乱”句,似化用李商隐的“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二首》),既凝炼,又有新意。
这首词从一开头就点出了“愁”字,并且在词中还一再用“怨”、“哀”等字眼儿加以渲染,但词人到底缘何而愁,却未说破。直到这里,我们才从“独客天涯”四个字中看出了端倪。那么词人何愁之有?作客在外,难免思乡,一可愁。只身远游,无人话凄凉,二可愁。远在天涯,关山难越,三可愁。黄昏日落,思乡情切,四可愁。古人乘船往往在晚间上路,所以每当夜幕降临时,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崔颢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苏轼说:“羁愁畏晚寻归楫”(《游金山寺》),都是此意。此刻,由于词人心头的愁云难遣,所以只好用酒来解忧了。但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他深深地感叹道:“洛阳春色匆匆换。待重来、怕只有,断魂千片。”“洛阳”,点地,暗扣小序“见牡丹盛开,有感”,洛阳盛产牡丹,为天下第一;“春色”,点花,因为洛阳的春色主要靠牡丹花来点缀。最后一句“断魂千片”,写得极佳,顿使全篇生辉。牡丹花谢,片片下落,故曰“片”。然而词人重来此地不知何年何月,那时恐怕连一片花也见不到了,而只有花的“断魂”片片了! 但掩卷而思,“断魂”何止对花而言,浪迹天涯的游子不也是“欲断魂”吗?
这首词写得很别致,词中的描写,初看似乎充满了不和谐:一边是牡丹迎春开放,一边却是“院落愁满”。一边是蝶儿款款飞,莺儿轻轻唱;一边却是“寂寞春光”。一边是“旧巢双燕”,“栖香正隐”;一边却传来“哀音凄楚”。但细细品味,这不谐之中也有谐。这是因为满怀羁愁的词人将自己的主观之情倾泄于自然景物之上,使之“人化”,所以使盛开的牡丹也变成了“怨绿”、“倦红”,既矛盾又统一。此其一。词人意在追求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故意从反面着笔,以美景来烘托哀情,正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一)此其二。 从咏物词的角度看,咏物贵在寄托。 词人咏牡丹花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他为了把自己的羁愁和乡思充分地表现出来,必须使花花草草都蒙上一层感伤色彩,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否则,难以表现主题。此其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