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赠元稹》原文及赏析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诗歌的互答只消一杯酒就够了,而生命的互答则需要彼此心灵的澄澈和苦难的磨砺。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中,唱和之作占据了相当的分量。事实上,诗人们聚在一起彼此开题酬答,激扬文字,一直以来都是一道特有的文化风景。满腹经纶的文人们需要一个激发灵感的空间,更需要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宴饮、离别、聚会恰恰能够提供这样一种氛围。在觥筹交错之中,一首首合辙押韵的诗和着酒香弥漫成沁人心脾的空气,飘散在中国历史的各个角落。在这其中,将这种风雅发挥到极致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曾将一干文人邀至一湾小溪旁,在溪水中置一酒壶,酒壶随波漂至谁处,谁便要即席赋诗,赋不出便要罚酒,谓之“曲水流觞”。在铮淙的溪流声里,诗人们洋溢着才气,挥洒着豪情,但同时,也充满了炫技的浮躁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虚无。
然而,在诸多的酬和之作中,我们还是发现了白居易和元稹。这两位唐代的着名诗人,像李白和杜甫经常被人们合称为“李杜”一样,他们在中国唐代诗歌史中,也以“元白”这样的命名矗立起一座高峰,二人互相赠答唱和的诗歌达千首之多,实为中国诗坛罕有的佳话。如果说李白杜甫在诗风、性格和人生际遇上有着太多的不同,那么白居易和元稹则相反,他们不仅在诗歌的创作风格上相近,同属一个流派,更有着相同的性格和命运。贞元十八年(802)冬,白居易和元稹同应吏部的考试,同时登科,又同授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同年”当然是白居易和元稹结交的前提,而更重要的是,性情相投才是二人义结金兰的基础。同在朝中为官,他们都不满自安史之乱后长安萎靡黑暗的政治风气,他们渴望施展自己的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而,他们实在太孤独了,朝堂充斥着陈腐的气息,所有的人都醉卧其中,只有白居易和元稹是清醒的,而这种清醒所带来的只能是痛苦。“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当两颗孤独的心在黑暗中相遇,友情也便注入了一份沉实而厚重的力量。
性格决定命运,磨难注定成为考验这对诗坛双生子友情的风刀霜剑。元和三年(808),元稹因不畏权势,招致执政者的忌恨,被贬为东川审察狱事,此后不久,由于其劾奏官吏,不徇私情,又在回长安途中与飞扬跋扈的出使宦官发生冲突,得罪当朝权贵,再次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白居易闻听此事,立刻联合友人三次上书营救,均未果。感伤之余,白居易赋诗二十首相赠,说:“意者欲供足下在途中讽读,且以遣时日,销忧懑,又有以张直气而扶壮心也。”而元稹在赴任路上,也将所思所感,写成十七首诗回赠给白居易。走在贬官路上的元稹心境难免凄凉,但我想他一定不会孤独,哪怕前方是荒郊野径,头顶是蔽日的阴霾。挚友的二十首诗此刻就是二十丛燃烧的火焰,它们不仅照亮前路,更照亮心灵。
“元白”之交最让人感动的就是这一点,他们可以用诗歌相互取暖和照明。就在元稹经历人生起伏的同时,白居易的宦海生涯也开始出现波澜。元和六年(811),白居易母亲病逝,按照当时的官制,他必须辞官为母守孝三年,守孝期间,暂停俸禄,只能靠务农生活。然而,此时的白居易与元稹间并没有停止书信往来,相反,他们在这个时期的酬和诗却达到了一个高潮。在洋洋洒洒的诗篇中,我们看到的是挚友间的相互鼓励,是彼此心灵的热烈交流。除了提供精神的热力,元稹还从自己本就不多的俸禄中拿出一部分来资助白居易,使白居易得以度过生命中那段窘迫的时日。及至后来,白居易官贬江州司马,后定居东都洛阳,元稹转官四川通州,后调回长安,我们发现,在近二十年的宦海沉浮中,诗歌已经成为二人重要的生命纽带,是诗歌,让两位身处逆境的诗人变得天涯咫尺,同样也是诗歌,让彼此生命里的冬天不再寒冷。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堪称元稹诗歌的压卷之笔,据说是元稹为悼亡妻而作,但我更相信这是“元白”友情的真实流露。文人相轻,尤其是卓越的诗人,彼此更容易心存芥蒂,但在白居易和元稹身上,我们却感受不到文人骨子里的这份孤傲,相反,相互欣赏倒成为他们之间的主题。长庆四年(824)冬天,时任浙东观察使的元稹将白居易的两千一百九十一首诗歌编纂成五十卷,题名《白氏长庆集》,并激情作序。而白居易也在二人合编的《元白唱和集》的基础上,又续编了《因续集》,两集相加共十六卷,收诗千余首。在这些浸染着真情的卷册中,我们可以看到,唱和,不再是文人们饮酒时的游戏,也不再是仓促堆砌的符号,而是成为了一种仪式,一种缔结生命的仪式。
大和五年(831),元稹在颠沛流离中病逝,年五十三岁。噩耗传来,白居易肝肠寸断,为一生挚友写下泣血的祭文:“微之!六十衰翁,灰心血泪,引酒再祭,抚棺一呼……”这是一声痛失知音的哀呼,时隔千年,依旧声声在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