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魏晋南北朝·吴均《山中杂诗》原文及赏析

2023-01-29 11:29:20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是吴均《山中杂诗》中的一首。这首小诗主要是写景。四句诗,一句一景,每句都可单独成画,作者的闲适之情幽隐其中,如贯珠之线,把四幅单轴小画联成一幅绝妙的薄暮山居图。

  首句描写山中暮霭。这一句炼在“见”字。“见”字不为看见之见,应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悠然见南山” 中的“见”。“来烟”,指徐徐飘来的晚烟。这一句虽纯是写景,但一个“见”字,可以让我们生发出许多联想: 诗人徜徉于明山秀水之中,却神逸方外,超然冥渺,心境完全沉融于大自然中,而至于忘我之境! “见”字的奥妙之处,在于山际晚烟是诗人于无意中得之。诗中着一“见”字,意境全出。

  次句描写林中落日。这一句炼在“窥”字。落日西沉,又有竹林阻挡,山中人自然是看不到太阳的。但久居山中之人,自有用观察太阳来判断时间的方法,那就是竹林中散碎的光线和竹林投射在地上的斑驳身影。一个“窥”字,诗由超然物外的“无我之境”而转换到以我为中心的“有我之境”。从这句诗中还可以体悟到诗中之我沉迷于山水之景而“忘我”后,又被晚霭惊回的怅惘和时间意识的回归。结构上,又自然地引起了后两句。

  第三句描写倦鸟归巢。这一句妙在“檐上”。“鸟倦飞而知还”,“日暮鸟投林”是自然法则。曹植曰: “归鸟赴乔林”。就连返朴归真的陶渊明也是“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而诗中之鸟却归于“檐上”之巢,岂不有些荒诞吗?否。“檐上”筑巢,可见人居与鸟巢归一。人鸟相处相融,互为亲邻,这正是魏晋以来不少人追求的“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 (《庄子《山木》),“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类并” (《庄子《马蹄》)的回归自然、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

  第四句描写山居之所的云霞之景。这一句从上句的“檐上”轻轻一带,移向檐下之窗。这句不仅点明了山居之高,与云霞相接,更重要的是描写了一幅极生动形象而又真切奇异的画面: 似乎云霞不是缭绕窗前,倒象天上的白云晚霞都是从窗户中喷吐出来的。杜甫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名句,一个“含”字让后人称绝不已。这首诗以窗之高写傍晚时分云霞的涌动,而用一“出”字描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句诗,以诗人的视线为摄象点,点化暮霭、落日、飞鸟、云霞入诗,诗人形象隐约其中。这幅山居薄暮图中融注的是诗人回归自然、物我合一、得境忘我的适意之情,从而使一句一景的写景诗浑然天成,不可句摘。这首诗的形式和写景抒情的手法,可以说是唐代王维等人写景小诗的先导。

相关推荐

  • 唐·鲍溶《山居》原文及赏析
  • 魏晋南北朝·庾信《山斋》原文及赏析
  • 唐·杜牧《山行》原文及赏析
  • 宋·王质《山行即事》原文及赏析
  • 清·陈恭尹《岁暮登黄鹤楼》原文及赏析
  • 唐·张均《岳阳晚景》原文及赏析
  • 清·吴伟业《巫峡》原文及赏析
  • 宋·释道潜《平山堂观雨》原文及赏析
  • 明·王世懋《庐山雪》原文及赏析
  • 清·彭孙遹《彭蠡夜泛》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