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宋·吴渊《念奴娇》原文及赏析

2023-02-14 16:07:33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洞庭、青草〕湖名,皆在湖南省境内。青草湖在洞庭湖之南,两湖相通。〔明河〕即银河。〔岭表〕即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因在五岭以南,故称岭表。

  这首词是公元1166年张孝祥在桂林遭谗毁被罢职以后,离开广西北归,过湖南洞庭湖时所作。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月下的美色,抒写了自己的坦荡高洁的人格和豪迈的气概。其风格和意境与苏轼《水调歌头》近。

  词的上片,描写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景色。“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这几句是总写洞庭湖的景象。时近中秋,天高月朗,玉宇澄清,洞庭湖上,风平浪静,水波不兴。这里突出强调了洞庭湖的静谧。“更无一点风色”一句,颇具神韵而耐人玩味。它不仅写出了天气无风,而且也传达出了洞庭湖水的平静,并给人一种洁净、一尘不染的美感。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写舟行湖上。“玉鉴琼田”,形容月光照映下的洞庭湖水,就象明镜玉田一般,光洁明亮。“三万顷”,言湖面之大,“一叶”,谓舟之小,以小衬大,对比鲜明,展示出八百里洞庭的浩渺和开阔。在月明星辉的秋夜,乘着一叶扁舟,在浩渺无际、波光闪闪的神话般的“玉鉴琼田”中行驶着、飘浮着,优美、神奇、开阔的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胸怀顿开。这两句写得飘逸潇洒,意象开阔宏大,它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和沉浸在大自然美景中的陶然自得心情。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三句进一步描写洞庭湖月下的美妙景象,突出它的晶莹澄澈。皎洁的月光洒下一片银辉,照在湖面上,湖水晶莹明亮,就象月亮把自己的一些光辉分给了湖水。银河映在水中,水天相映,上下交辉,整个洞庭湖的上上下下都沐浴在一片皎洁的月光中,显得十分澄澈明净。这里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明净世界。这三句,诗人巧妙地把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融在一起,用“分”、“共”两个动词,把明月、银河拟人化,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表里俱澄澈”一句,更是由眼前之景所引出的一种强烈的主观感受。于是,在这里“思与境偕”,物我相融,自然美景成为他心境的外在投影,心境在自然美景中体现。我们看到的是自然美景,而在诗境中却是诗人的心灵写照了,从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自然美景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冰清玉洁的心地和高尚坦荡、表里如一的人格。

  结拍两句,由景入情,收住上片。光明磊落、高尚纯洁的心地与澄澈的湖光月色怡然心会,此情此景,妙处无穷,用语言是难以表达出来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妙处,才是真正的妙处。

  词的下片重在抒情,表达自己的坦白胸怀和忠贞高尚的情操。换头三句:“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是因眼前洞庭湖之景而回忆起自己任职岭南的情况。乾道元年(1165),张孝祥出任静江(今广西桂林)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他任职一年多来,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忠于职守,自己是问心无愧的。今虽被罢职,但其“肝胆皆冰雪”,却是掩盖不了的,世人不了解,自有天上明月相照。这三句是作者对自己心迹的表白,反映了作者对腐朽统治集团的孤高态度。这里虽然没有对奸佞小人的进谗置一词,但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小人的愤慨和鄙视,却是使人很容易感受到的。

  “短发”二句,遥承上片,从回忆中又转入到现实描写。“短发萧骚”,形容头发稀疏。“襟袖冷”,是说衣裳单薄,秋夜行舟湖上感到有些凉意。联系当时作者被罢职的具体情况,这个“冷”字大概也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写照。被谗去职,不免有一种失落感、寂寞感。但是作者却没有被这种情绪所压倒,所以,接着把笔锋一转,写道:“稳泛沧溟空阔”,安稳地行舟于辽阔浩瀚的洞庭湖之上。这两句,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胸怀坦荡,不为挫折所困扰的旷达态度。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作者展开大胆想象的翅膀,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豪迈气概。他要以江水为酒浆,以北斗为酒器,邀宇宙万物为宾客,伴他纵情豪饮,共度良宵。“西江”,指长江,语出《景德传灯录》:“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细斟北斗”,化用屈原《九歌·东君》:“援北斗今酌桂浆”诗意。这三句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凌云气概。最后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写他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物我两忘的情态。他敲着船舷,引吭长啸,他完全沉醉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忘记了今夕是什么日子。苏轼《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句,《念奴娇·中秋》有“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句,这里巧妙地借用苏轼的词句,写出了自己的开朗旷达情怀。什么宦海的烦恼,官场的险恶,一切都为美好的湖光月色所涤尽,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这两句结得自然,结得有余味,它不仅突出了诗人“潇洒出尘之姿”和旷达的胸怀,而且在结构上又与起处“近中秋”相照应,首尾绾合,自然完整。

  这首词以自然境界的恢宏澄净映衬词人胸怀的旷达豪放,意境宏阔,笔势雄奇,情景交融,自然洒脱,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黄蓼园评此词云:“写景不能绘情,必少佳致。此题咏洞庭,若只就洞庭落想,纵写得壮观,亦觉寡味。此词开首从洞庭说至‘玉界琼田三万顷’,题已说完,即引入扁舟一叶。以下从舟中人心迹与湖光映带写,隐现离合,不可端倪,镜花水月,是二是一。自尔神采高骞,兴会洋溢。”(《蓼园词选》)此可谓确评。

相关推荐

  • 宋·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原文及赏析
  • 唐·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二、其三)》原文及赏析
  • 唐·王维《少年行》原文及赏析
  • 唐·李白《将进酒》原文及赏析
  • 清·梁启超《太平洋遇雨》原文及赏析
  • 宋·张耒《夜坐》原文及赏析
  • 唐·高适《塞下曲》原文及赏析
  • 清·洪仁玕《回港舟中》原文及赏析
  • 晋·陶渊明《咏荆轲》原文及赏析
  • 明·于谦《咏煤炭》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