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首《插秧歌》是诗人对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撷取来的劳动场景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晶。诗中所描写的劳动场面不仅逼真,而且感人。
插秧的场面,很多人都见过,甚至经历过。可是《插秧歌》写出的情景与我们所见过所经历过的又那样不同。不同的是,诗人把这劳动场景进行了艺术浓缩,集中突出地写了农夫一家的插秧劳动。
看哪,在这插秧时节,一家人无论男女老幼,一齐来到田头。“田夫抛秧”,田妇接秧;“小儿拔秧”,大儿插秧。“抛”“接”“拔”“插”,人人各司其职,不敢稍有懈怠。这头两句诗,通过不同人的不同动作描写,活现出一派繁忙紧张的劳动景象。三四两句诗写道:“笠是兜鍪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紧接前面的诗句,交待了他们不是在风和日丽的条件下劳作,而是在急雨中拼搏。虽然一个个穿着簑衣,戴着斗笠,还是淋透了,还是“雨从头上湿到胛”。这两句诗不仅通过恶劣天气的描写反映了插秧劳动的艰苦,而且通过新奇的联想、独特的比喻,向读者暗示这简直就是一场白热化的战斗。你看,作者别出新裁地把斗笠比作头盔,把簑衣比作铁甲,这不就是说农夫一家正象全副武装的兵士在战场上搏斗吗?这两个比喻,紧接前两句诗的一系列动作描写,造成了一种更紧张的劳动气氛。从修辞效果看,两个比喻叠用,还化板滞为飞动,形成了一种前人称赞的“活泼泼的气势”。
诗人写插秧,不仅在于描写出生动的劳动场面,而且十分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唤渠朝餐歇半霎”以下的四句,作者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插秧时的神态,而且听到了他们之间的对话。这场紧张的战斗,使做为一家之主的农夫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体贴的妻子这时招呼丈夫稍稍休息一会,该吃点东西了。“朝餐”,点出了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要不是农事紧张到极点,何致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忙到现在?尽管妻子在呼唤,尽管他早已饥肠辘辘,可是“低头折腰只不答”,还是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直直腰的功夫也没有。也许农妇该回去做饭了,该回去照顾老人和操持其它活计了,但又惦记着秧田里的活计,惦记着丈夫还没吃饭休息,而农夫怕农妇着急便解释道:这些秧刚插下去,还没挺劲;况且也没全插完。言外之意:“这当口,我怎么放得下手里的活计呢?”接着,他叮嘱妻子:“照看鹅儿与雏鸭”,别让它们来秧田里作践。这朴实的语言,是那样强烈地表现了农夫的心理活动和他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感。
杨万里早年学诗江西派,后来又跳越江西派的畛域,另辟蹊径,自成一家。他的诗语言生动、自然、活泼,不堆砌典故;抒情状物清新活泼;取材多是亲身感受到的“活泼泼”的自然风景和生活场景,而不象江西派末流那样讲究“无一字无来历”,也不象江西派那样向故纸堆中讨灵感,故而读来十分新鲜。象《过百家渡四绝句》中写渔夫的诗句:“也知渔夫趁鱼急,翻着春衫不裹头。”就用了非常朴实自然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渔夫忙于劳作,不拘礼法、不讲究衣着打扮的性格特征。而在《插秧歌》中农夫一家的装束、动作,又是写得那么朴实、形象,特别是农夫的答话,可让人寻味的东西很多,农夫的形象也因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夫的辛勤劳动,也很自然地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和崇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