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属地)人,进士出身,官至中书令,封赵国公,曾多次被贬。他富才思,善诗文,著有文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
这首诗《全唐诗》第三册第六十一卷归李峤,诗题为《中秋月二首》,此首为第二首;第十九册第六百三十九卷则归张乔,诗题为《对月二首》,此为第一首。《文苑英华》归张乔,诗题为《对月二首》。《万首唐人绝句》(上册第九页)归李峤,诗题为《中秋月二首》。现从《万首唐人绝句》归李峤所作,题作《中秋月》。
这首诗虽然题为《中秋月》,可是它不是写皓月当空的明丽景色,也不是对月兴怀,抒写离情别绪,而是借月言理,寓理于形。
“圆魄上寒空”,叙明月东升之象。魄,桂魄的简语,为月亮的别称。寒空,高寒的天空。圆圆的月亮,冉冉上升,中秋圆月犹如一轮冰团,晶莹明洁。“皆言四海同”,“皆”,概及一般的人,都说四海之内总是一样。由“言”,导出议论,为下面异说突出安根辟源。诗的后两句,则就“皆言”提出异议:“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以反诘语出之,实为肯定之意。“四海同”,认为无一例外,千里外有风有雨,则为例外,这既是诗人的想象,也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人们于此时此地所见的月,与彼时彼地所见的月,环境条件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可是一般地说,人们往往被眼前的景象迷惑,以己推人,以此代彼,看到皓月清辉,弥满天宇,便误以为普天之下莫不如此。诗人提出这个问题,确是视野广阔,见解超卓,精警奇绝。
诗人如果仅仅是提出看问题不能有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固然在事理上有超常的认识,能给人以启示。诗是抒情的,哲理要和感情相融洽,才使诗韵味富含。李峤曾多次被贬,生活中使他体验到“政治气候”也是如此,这里可能很清明,而另外地方也可能很是黑暗,诗人寄慨于此中,更发人深省。这首诗也就是由于物理、事理、情理三者统一,所以字虽少而意却丰,诗虽短而情却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