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谷风(邶风)》原文及赏析

2023-03-25 17:01:39

  习习谷风①,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②,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③,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④,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⑤。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⑥。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⑦,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⑧,湜湜其沚。

  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⑨,毋发我笱⑩。

  我躬不阅(11),遑恤我后(12)。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13)。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14),匍匐救之(15)。

  能不我慉(16),反以我为仇。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17)

  昔育恐育鞫(18),及尔颠覆(19)。

  既生既育(20),比予于毒(21)。

  我有旨蓄(22),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23),既诒我肄(24)。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25)。

  这是一曲弃妇的悲歌。《毛诗序》说: “ 《谷风》 ,刺夫妇失道也。”《诗经》 时代的夫妇之道当然并不是什么理想的道德准则,但奴役妻子、喜新厌旧也同样会受到人们的唾弃和谴责。本诗正是以现实主义的手笔,通过叙述一位弃妇的悲惨遭遇,揭露薄幸男子的丑恶面目。

  诗歌主人公是一位性情温和的勤劳妇女,她向往那种和睦共勉、白头偕老的夫妻生活。尽管她在家庭中含辛茹苦、辛勤操劳,但最终得到的却还是被抛弃的报应。是什么原因使她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命运呢?作者以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比喻,从反面作了回答。采摘葑菲时,不能只要其叶而不要其根。夫妻之道也是如此,丈夫对妻子不要只图其外表之美而不重其内在之德,在妻子色衰之时就将她抛弃。而诗中主人公被抛弃的主要原因则正在于她年老色衰。作者在诗中通过弃妇的感叹,不止一次地揭露了丈夫喜新厌旧的卑劣行为: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宴尔新昏,不我屑以。”黑心的丈天另娶新欢,恩爱缠绵,在新婚宴尔之时将与他患难与共的旧妻逐出家门。“行道迟迟, 中心有违 () 。 ”生命的路啊如此艰难, 她的出路何在呢?忧愤之时,她反省自己的行为和品德,难道是由于她的过错而导致今天的结局吗? 不,她是无愧于丈夫的。想当年生活贫困之时,她不辞劳苦,日夜奔波,“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由于她的辛勤操劳,丈夫终于摆脱了“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的困苦境地,过上了平安舒坦的日子。但是优越的生活没有使他加深对旧妻的感情,相反,他却嫌弃和虐待色衰的妻子,“能不我慉,反以我为仇。”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真是反目为仇,忘恩负义。通过痛苦的回忆,弃妇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卑微和丈夫的狠毒: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说到底,她只不过是丈夫的奴隶,是他御穷的工具。弃妇虽然认清了自己的处境,揭穿了丈夫的嘴脸,但她却没有摆脱丈夫的意志,她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并不只是反省自己,而是希望那段患难与共的生活能唤醒丈夫的良心,让他再给自己一点点爱,再给她一点做牛马的权利。因此,我们虽然能看到弃妇心中的不满和怨恨,但却看不到她的反抗,有的只是对丈夫的哀求: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乞求之中充满了自卑和软弱。或许这也是她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之一吧。

  这是一篇内涵深刻的抒情诗,作者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在叙述过程中插入许多抒情性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如首句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虽是起兴,但同时也带有比喻意义。和舒的东风,催发百草,微风细雨,滋润万物。夫妻之间也应和睦相处,同甘共苦,只有这样才能爱情常存,白头偕老。这种起兴,或许是作者真在写景,或许是作者有感于自然与人道的相通之处而引发的诗思。不管怎样,它作为带有喻意的意象,十分贴切地契合了弃妇向往和睦的永久的爱情生活的心境。又如“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以渡水来比喻治理家务,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勤奋和能干。又如“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通过类比,揭露了男子的狠毒和自私,反映了妇女地位的地下,寓意非常深刻。

  此外,诗歌还用一种悲剧性的结构,突出弃妇的悲剧命运。诗歌第一段通过“不宜”、“无以”、“莫违”三个否定词,规劝丈夫改变弃妻的自私行为,并抒发了她希望“及尔同死”的生活理想。她的这种理想是建立在丈夫的良心之上的,当丈夫善良的时候,她或许能实现其梦幻; 但如果丈夫狠毒之时,她的理想就成了泡影。因此,当不幸的命运降临到她的身上时,她则企图通过回忆往日的生活唤起丈夫的良心,所以诗歌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回忆。回忆是痛苦的,牛马般的劳累和“宴尔新婚”的结局使她感到了前途的暗淡,但她生命的光明何在呢? 在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妇女的生命是依赖于丈夫的,因此,尽管弃妇心中极为忧伤,但忧伤之极她还是发出了“伊余来塈”的请求。主人公的感情经历了失望——回忆——请求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个悲剧的循环,最终女主公还是停留在一厢情愿的主观幻想上,这便深刻地揭示了她爱情的孤独和辛酸。从这个悲剧性的结构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弃妇的不幸不在于她自身,而在于不平等的黑暗社会。

相关推荐

  • 《静女(邶风)》原文及赏析
  • 《柏舟(鄘风)》原文及赏析
  • 《桑中(鄘风)》原文及赏析
  • 《氓(卫风)》原文及赏析
  • 《伯兮(卫风)》原文及赏析
  • 《木瓜(卫风)》原文及赏析
  • 《君子于役(王风)》原文及赏析
  • 《采葛(王风)》原文及赏析
  • 《大车(王风)》原文及赏析
  • 《将仲子(郑风)》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