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恶枭从巢窝里飞出来, 它出生已一个月, 第一次脱离母亲出来觅食。可怎么觅食呢?这一点它还没向枭母学过。肚子饿了, 它落在一棵老榆树上歇息。树下有一只小獍正在吃一只老獍,满嘴是血。小恶枭问:“小獍哥,你干嘛吃你父亲?”小獍回答:“我父亲老了,寻不到食物了,活着是活受罪。吃掉它是减少它的痛苦,强壮我的身体,使我们獍族更强大。我这叫以德报恩哩。”
小恶枭感到小獍说得很有道理。肚子饿得正厉害,就飞回巢窝准备“以德报恩”。 它看到母亲正躺在巢窝里害病, 以为这是减轻母亲痛苦的好时机,就一下子扑过去,把母亲吃掉了。
后来,小恶枭慢慢变成了老恶枭, 它也下了蛋,孵出了几只小恶枭。当小恶枭快出巢的时候,它忽然想起自己食母的情景,害怕自己也遭到同样下场,就偷偷飞走了。
它飞到一棵白杨树上。树下有一只羊羔正双膝跪在老母羊肚下吃奶。老恶枭问小羊羔双膝跪地的原因。羊羔说:“母亲养育了我,我无法报答, 只好用双膝跪地来感谢母亲的深恩。”
老恶枭又飞到一棵梧桐树上。树上有几只小乌鸦都嘴里叼着虫子,正抢着给老乌鸦喂食。老恶枭问了一句。小乌鸦们说:“我们在还食。我们小时,母亲是这么喂我们的。这叫做以德报恩。”
老恶枭这才明白什么是“以德报恩”。它想:我得赶快回去把这些告诉我的儿女们,教训教训它们,让它们也象羊羔跪乳、乌鸦还食那样对待我,真正以德报恩。
可它回到巢窝时,儿女们正眼巴巴地等着吃它哩。老恶枭教训说:“这可不行!你们去看看羊羔和乌鸦的榜样, 它们都在孝敬父母, 以德报恩。你们怎么能吃自己的父母亲呢?”
孩子们说:“獍大哥已经给我们介绍过了。我们的奶奶养育了你,但你第一次觅食就把奶奶吃掉了。我们也要学你的榜样以德报恩。”
老恶枭无言答对,终于被小恶枭吃掉。恶枭食母的习性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汉族寓言(节选自《中国民间寓言选》)
民间作者创作这篇寓言的本意,显然是从利害关系的角度强调孝敬长辈的必要性:虐待父母者自己也必被后代虐待;反过来说,要想自己得到儿女们的孝敬,先得自己孝敬父母。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
今天来读这则寓言,我们可以把眼光超出“孝”的道德范畴,把道德训诫升华到哲理揭示。从这个层次来看,这则寓言暗示了一切生物世系以及人类的思想文化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规律。寓言中的这只恶枭(xiao,通“鸮”,即猫头鹰,民间传说,以母为食),在小獍(jing,传说中食父的恶兽)的影响下,首开了食母的先例;及至自己做母亲时,虽已悔悟,教训子女们对待父母要学“羊羔跪乳、乌鸦还食”,但言传不如身教,小恶枭们说“你第一次觅食时就把奶奶吃掉了,我们也要学你的榜样。”恶枭自己开创的先例终于不可逆转,不仅自己被吃掉,而且一代代相沿成习。引申到人类历史来说,处于关键性时期的某辈人对于整个人类的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的开创性的取向,往往影响以后很多代人的取向。联系到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性的变革时期,我们会由这则寓言联想到我们这一代人肩头所负的重量!
这则寓言以传说为题材,因而拥有群众基础,容易流传。而且它又在传说的基础上作了很多艺术加工,增添了小獍、羊羔、乌鸦作为陪衬,写了恶枭堕落、悔恨的具体过程和心理活动, 因而寓言形象更加丰满。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