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和剂局是宋代官府设立的药局,专事管理药材和药剂的经营业务。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即已有和剂局、惠民局之设。至徽宗崇宁年间 (1102—1106),药局拟定了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宋大观年间(1107—1110),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等奉敕编修,增订内容,分为5卷,21门,收297方。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药局改称“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改称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嗣后又经绍兴年间 (1131-1161)、宝庆年间 (1225--1227)、淳祐年间 (1241-1252)多次重修,逐步增订为10卷、14门、788方。《宋史·艺文志》载“陈师文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卷”,宋《通志·艺文略》载“和剂局方,五卷”,《郡斋读书志》和 《文献通考》均载 “和剂局方,十卷”; 明 《秘阁书目》、《文渊阁书目》、《箓竹堂书目》等载 “太平和剂方”; 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八千卷楼书目》、《壬子文渊阁所存书目》等均载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本书宋版已佚,现存版本主要有:元建安宗文书堂郑天泽刊本,元至正高氏日新堂刊本,明叶氏广勤堂刊本,熊氏种德堂刊本,清 《四库全书》本,《续知不足斋丛书》 本。
本书现存版本为10卷。卷1为治诸风;卷2为治伤寒;卷3为治一切气;卷4为治痰饮;卷5为治诸虚、治痼冷;卷6为治积热、治泻痢;卷7为治眼目疾、治咽喉口齿;卷8为治杂病、治疮肿伤折;卷9为治妇人诸疾;卷10为治小儿诸疾。全书病分14门,载方788道,最后附 《指南总论》3卷,专论药物炮炙和修治。
本书是宋代以来最有名的方书为一,是研究和应用局方的经典文献。它在两宋盛行二百余年,成为临床医生的方剂手册和药局的配方蓝本,对后世影响很大,宋以后各家方书大量引用,许多方剂已作为成方规范流传至今,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十全大补丸、参苓白术散、平胃散、逍遥散、二陈汤、至宝丹、活络丹、藿香正气散、苏子降气汤等,清代《汤头歌诀》的许多方剂都出自本书。本书的主要特点有二:1. 立局方之规矩。所录各方,均采自各地所献,经临床验证确效,由药局审定立为规范。故岳珂程史曰: “和剂局方及当时精集诸家名方,凡几经名医之手,至提领以从官内臣参校,可谓精矣。”2.兴成药之风气。本书以局方为规范,积极提倡和推广丸、散等成药,不但可使医者随诊据证检方,使患者寻赎现成丸散,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成药的研制和生产。故朱震亨在《局方发挥》一书中赞其“自宋迄今,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持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由于局方的规范化,在临床应用上如苟于拘泥会有碍随证加减变化,后世医家对此亦多警诫。本书对局方研究和方剂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称: “此书盛行于宋、元之间,至震亨 《局方发挥》 出,而医学始一变也。”
本书刊行甚广,后世应用和研究亦多,见于论著者,以朱震亨的 《局方发挥》为代表。早年传至日本、朝鲜,现存有日正保四年(1647)村上平乐寺开版、日享保十五年(1730)桔亲显等校刊本。现代研究有刘景源点校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