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杜甫

《杜甫登高》注释、翻译、赏析

2022-12-12 21:55:03

  《杜甫登高》注释、翻译、赏析

  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导读】

  这是杜甫在重九登高时写的一首诗,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作者寓居在夔州时。当时杜甫年老体弱多病,生活也很困顿。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民间历来有登高的习惯,诗中抒写了登高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原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①,渚清沙白鸟飞回②。

  无边落木萧萧下③,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④,百年多病独登台⑤。

  艰难苦恨繁霜鬓⑥,潦倒新停浊酒杯⑦。

  【注释】

  ①猿啸:猿猴啼叫。②渚:水中的小洲。③落木:落叶。萧萧:象声词,指落叶的声音。④作客:客居异乡。⑤百年:指到了晚年。⑥艰难:指国运和自己的命运悲惨。繁霜鬓:使两鬓白发不断增多。繁:动词,增多。⑦潦倒:失意、颓丧。新停:刚刚停止。重阳登高,照例应喝酒,这时杜甫因患有肺病而戒酒。

  【译诗】

  西风正紧天空高远两岸的猿啼声多么悲哀。

  小洲凄清沙滩白茫茫一片鸟儿在上下飞旋。

  无边无际的落叶伴着萧萧的风声纷纷飘落,

  奔腾不息的长江水一浪推着一浪滚滚涌来。

  面对伤感的秋日感叹我长年客居万里之外,

  在垂暮之年拖着多病的身子登高思绪万千。

  想到家事国事的艰难两鬓又增添许多白发,

  可叹我年老衰颓新近把浑浊的酒杯停下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凄清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下句写孤病之态。这两句词意精练,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使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法排遣。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前两联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俯仰兼顾,动静相衬,写得很有气势。后两联围绕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愁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景情交融,意蕴丰富。全诗围绕“悲秋”二字承上启下,笔法错综复杂,景情浑然一体。在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同时还通篇采用对偶的句式,甚至一句之中还有自对、互对,给人以均齐对称之美,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被后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旷代之作”(明·胡应麟《诗薮》)。

相关推荐

  • 杜甫《登高》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 李白诗歌《登高丘而望远海》原文及赏析
  • 《登高杂说》原文及鉴赏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