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咏荷诗》咏荷花诗鉴赏
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荷花由于性习水,生长于水中,故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誉,有花中君子、荷花仙子之称。它又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佛祖参禅坐在蓬花的宝座上,净如一尘不染。更有文人雅士、采莲女子等均歌咏荷花。《诗经·郑风》:“隰有荷华”;《诗经·陈风》又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的诗句;屈原《离骚》还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赞誉之辞。江洪这首歌咏荷花诗,既是对荷花的赞美,又有对红莲遭际霜露而零落的不平,恐是借咏荷而托志,抒不平之鸣。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写得清新明丽,骨气端详,犹存汉魏古风。开端两句,描绘荷花生长的环境及其能花能实的特点。“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荷花生长在水泽之地,草野之水乡,故其身价卑微,同御花园中所栽培的奇花异卉相比,待遇是何等不平。尽管如此,泽陂之荷花能开花又能结下丰硕果实。荷花所具有的特色功能并不少。仿佛出身寒微而才华超群的俊杰之士,当其未发迹之时,生长在水乡僻壤,不为人知,微不足道。这两句,赞美了荷花位卑而形美德善,能饱人眼福,能动人以情,这恐怕是作者所津津乐道,赞美荷花的主要因由吧!
三、四句具体描绘日下风中荷花形象,“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红花绿叶相映相衬。碧绿的荷叶,随风翻卷,仿佛与风嬉戏,红花在阳光照耀下,与日相映,花色更动人。那自然生长在湖泽陂地之中的荷花,婷婷玉立,具有清秀天然之美,可谓“天然去雕饰”。况且当红日高照,清风徐来,仿佛红颜绿衣的少女,翩翩起舞,呈现出优美的姿态,更加惹动人的情思,引逗人的心弦,人们会伴随着它那美的旋律,沉醉在美的熏陶之中,回味无穷。
五、六两句转写荷花移居华贵的玉池,讬根得所。荷花由草野泽陂移植到玉池之中,身处华贵的环境,根深扎在美好的沃土里,又得到精心培植,几乎一点失误也没有,可以说讬根福地,适得其所。正如郭恭《秋池——株莲》所写“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由于荷花托根得所,特别是又移至玉池中,生存条件和环境又得到了改变,因而使花容更鲜艳,丰姿更秀美,可谓“秀色空绝世”。由此看来,荷花更能得到好的结果。
结尾两句则陡转直下,写荷花遭遇寒露秋霜的侵袭,花落枝枯,象蓬草那样,随风飘动不已,本来,飞蓬生长于荒沙野岭之中,根扎得不深,花开以后结下的种子随风飘动,得以传播。这本是植物生长的一种自然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托根有误,自然不会有好的命运。但托根得其所的荷花,本应有好的结果,可偏偏与蓬草同一下场,是什么原因?这恐怕不是托根的原因,而是“霜露交”的缘故。无论怎样美丽、鲜艳的花朵,只要一经“霜露交”,就会败落、枯死。这里,诗人借物托志,抒发对朝廷权贵之间争权夺势,相互残杀的感慨。托身玉门,本应飞黄腾达,富贵终老,可是一旦霜露相加,就遭株连。江洪自己曾结交巴陵王、新浦侯,最后还是以坐事而死,成为霜露下的牺牲品。
这首五言古诗,借咏荷花而托志,给后代诗人以影响。唐代诗人李白有:“坐看飞霜满,调其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的诗句;白居易也有:“讬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的慨叹,借以抒发自己遭遇不平之牢骚,都是借鉴这首诗的结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