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这是一首描绘池塘秋景的诗。西塍在临安(今杭州)余杭门外,南宋时为都城花圃所在地。作者周密是宋末著名词家,他的诗写得也很有特色,构思精巧,境界优美,颇富韵致。钱钟书先生认为“周密的诗更使人想到精细的盆景” (《宋诗选注》),正确地指出了周诗纤巧的特点。然而纤巧不意味着缺少生活情趣,从这首诗正可以看出作者在纤巧中寓含生活理想,赋自然以人化的艺术手法。
“吟蛩鸣蜩引兴长”,蛩就是蟋蟀。一般诗中都把秋蝉与蟋蟀的鸣叫形容成凄楚的哀泣,这里诗人却一反常意,用 “引兴长”三字表现秋虫的愉悦兴奋,它们仿佛在此唱彼和,互相应答,为全诗定下了一个甜美的调子。第二句写池塘的景色。“玉簪花落野塘香”,玉簪花也称白萼,于夏秋间开放,色白如玉,清香沁人。本来落花是令人伤感的,陆龟蒙咏白莲诗有“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得情致凄婉。但这里却相反,落花飘浮在水面上,依然那样鲜润香艳,将一池的秋水都染香了,阵阵清幽的香气飘散在池塘上空。秋天傍晚的水塘依然是那样富有诗意。如果说前两句还是较为客观地描写景致的话,那么后两句就在想象中把景物进一步理想化了,“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一张张的荷叶铺开在池塘当中,犹如一柄柄绿色的阳伞托住了金色的夕阳,荷叶下鱼儿正自由自在地穿梭嬉戏。“盖”字又生动又有趣,把荷叶的形状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了。这两句原从晚唐诗人郑谷“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之句化出,由于加入了夕阳,画面显得更为明丽,增添了“游”这一动词,景物便获得了运动感。句中的祈使语气更使得全诗充满了人情味,人与鱼的关系被无形地沟通了。人知鱼之乐,故能为鱼造境,而鱼偏又通人性,懂得人间的欢乐。在写鱼的同时,诗人也写出了人间的追求和梦想。周诗的纤巧就是在这样一种化自然为人境的构思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