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小诗是柳宗元写山水的代表作,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那个独自在寒江垂钓的渔翁。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便向读者展示出这样一幅图画: 天地是如此纯洁而寂静,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性格是如此孤傲。作者正是借这个人物形象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
这首诗所以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是同作者的艺术匠心分不开的。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全诗的一半篇幅去写它的背景。背景越广大,主要描写对象就越突出。前两句里“千山”和“万径”这两个词儿,正是为了给后两句里“孤舟” 和 “独钓” 的画面作陪衬。而山有飞鸟,路有行人,本极平淡无奇; 但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之下,再加上“绝”和“灭”两字,这就把最习见的动态一下子变成了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这就使下面原属静态描写的两句,由于背景的绝对寂静沉默,反倒显得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活跃起来了。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来交代背景,背景越大越具体越清楚醒豁,就越显得夸张概括。而后面两句,本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镜头,把它缩小了若干倍,给读者以可望而不可即的空灵剔透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则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最末尾,并同“江”字连了起来所产生的效果。请看,在这首诗里,雪已笼罩了千山万径,只有江心才不会存雪。可作者却偏用“寒江雪”三字把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使得诗中的主要描写对象更为集中突出。因为连江心这不能存雪的地方看上去都充满了雪,这就把水天不分、上下一白的大雪天气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那个“寒”字,固然点明季节,但诗人同时也不动声色地绘出了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么寒冷寂静的环境中,那位渔翁竟忘掉了天冷雪大而一味专心地钓鱼,岂不有点凛然不可侵犯的味道么? 而这个形象,实际上正是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