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山苍,河水黄。
波浪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这是韩愈十九岁时离家赴京途中所作。诗中描写了中条山的壮伟景象,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信念。
此诗起笔突兀,令高山大河扑面而来,大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阔大气派。中条山在今山西省西南部,长约160公里,宽10至15公里。诗人分别以“苍”、“黄”二字,写中条山和黄河的颜色,简洁而又传神地画出了中条山的郁郁苍苍和黄河的浑浩流转。诗人以条山与河水对举,既写出了山依水而耸立的气势,又写出了水借山而生色的风采,同时,苍黄二色相映成趣,更使高山流水相得益彰。
“波浪沄沄去”紧承“河水黄”而下,更显得河水奔流的急速。“沄沄”,《说文》释为“转流”,《释言》释为“沆”,沆,“莽沆,大水也”。诗人精心选用“沄沄”二字,极简炼地写出了水势之浩大,水流之汹涌。句末着一个“去”字,短促而有力,似在表现大河“奔腾到海不复回”的决心。
“松柏在山冈”遥应“条山苍”而作结。在那巍巍中条山上,漫山遍冈都是蓊郁苍翠终岁常青的松柏。它们坚韧不拔, 傲然?立于天地之间,不畏烈日雷电,不怕风霜冰雪,任河水终日从脚下流逝而决不改其志,永葆其苍翠的本色。最后的一个“冈”字,宏亮而悠长,恰似对松柏可贵品格的赞颂。
全诗寥寥十六字,却宛如一幅阔大的山水画卷。苍黄两大色块,苍莽雄浑大气磅礴。高高的山冈上挺立着无边无际的永不凋落的松柏,山下大河里奔腾着汹涌澎湃无穷无尽的浪涛。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而且,山沿水而逶迤的空间悠长感,使人们隐隐感受到时间的悠久;水顺山而奔流的动势,又会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居高临下排山倒海的力量。整个画面是一派蓬勃向上的无限生机。这正与青年韩愈的心境相合拍。“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作书献云阙,辞家逐秋蓬。” (《赠族侄》)诗人在唐德宗贞元二年,告别嫂嫂郑氏,去长安参加科举,博取功名。他信心百倍雄心勃勃,而且决心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立志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当他路过中条山时,面对大自然壮伟奇峻的景色,禁不住引吭高歌,唱出了这首充满了昂扬向上的豪壮之气和坚毅不拔的清醒意识的壮美诗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