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①。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②,萧萧斑马鸣。
在古代中国,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阻隔,所以友人亲故间的离别往往被看作是一桩非常严重的事情。同时士人们为了求取功名,实现大济天下的理想,又不得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或应试于京城,或干谒于侯门,或从军于塞上,或寄寓于山水。因此,离别又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在互相祖饯送别时,就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美丽的传说,李白的 《送友人》便是其中感人至深的一篇隽永之作。
首联两句先交待了送别的地点。诗人已将友人送出了城外,但两人仍不停地叙着旧事,似乎都不愿提到别离的话头,仿佛这样就可以把别离忘掉,躲过那令人黯然销魂的一刻,借以平息自己凄恻的心情。直到山横在眼前,水阻在脚下,才从往事的追忆中回到现实,意识到离别是不可避免的。执手相向,两人都早已是泪眼朦胧、喉头哽咽了,作者将千言万语凝成十个字: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样就自然引出了颔联。
颔联两句是说,友人一去,从此相别,山水阻隔,飘零不定,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聚。语言很简单,似乎使人感到有些吝啬。既然相别,自然有万里远行,诗人为什么把一个简单的意思重复成两句说呢?老朋友相别,本应有许多叮咛嘱托的话,用这样十个字来赠别,是否表明作者与友人交谊并不深,只是礼节性的送别呢?实则不然,大凡曾有过与挚亲骨肉离别经历的人就不难理解,相送一刻,满肚皮的知心话、劝慰语总是不知从何说起,无从表达;同时感情激动,神思恍惚,又无法表达。这时,一切语言都是饶舌,滔滔不绝的宏论不仅会破坏此刻的气氛,而且显得浅薄和不真实,诗人正是身历此境,体验此情,才仅用此十字就传达出送别之神。这样写同时也是为颈联蓄势。好比拦河大坝,平时看到的只是明镜一般的清澈平缓,一旦开闸泄洪,才能发现白浪奔泻、吼声如雷的奇观。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两句是说友人行将远征,像白云一样飘踪不定;自己对友人依依不舍,如夕阳缓缓西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笔意高妙,兴会标举,而深情直薄秋空。这两句十个字没有谓语动词,没有时态变化,全为名词结构的排列,语意关系不确定,使句式潜藏着多种解释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语言指义前的多层空间关系和兴象的复义效果。丰神绰约,含蓄深婉,给读者的创造想象留下无限广阔的空间,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经历与体验去解读和填充这个空白。这正如清代诗评家薛雪所说:“作诗不用闲言助字,自然意象具足。”(《一瓢诗话》)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两句,则又转换角度,从侧面进行描写。“挥手”是离别时的动作,那么此时作者与友人的心情又如何呢?诗人没有再继续写,而是宕开一笔,转折到两人的坐骑上。“萧萧”是马嘶叫的声音,“斑马”是指离别时的马。《诗经·车攻》有“萧萧马鸣”,江淹《别赋》也有“马寒鸣而不息”,为此句所本。两位老朋友挥手相别,一直并驾齐驱的两匹马似乎也受到了感染,仿佛会解人意,在秋日傍晚的旷野上长嘶不巳。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此时虽不再言别情,而情自天际而来,弥漫在旷野上,渗透在全诗之中。萧萧马鸣,又是以声音作结,即《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含思落句”,“不得令语尽思穷”,使全诗如巨杵撞钟,余音不断。作者选用马的鸣叫声,而非戎昱《移家别湖上柳》中黄莺的“欲别频啼四五声”,也与全诗的环境气氛相合,显得悲壮苍凉,雄浑旷远。
这首诗在写法上也有许多特点,前两句大笔勾勒出青山白水,用秀丽的景色作为送别的背景,有以乐景写哀的效果,是反衬。后六句选用具有飘零意味的景物烘托心境,景与情的基调大致是相同的,是正衬。同时,首联以景起,尾联以物结,在有意无意间又形成了一种照应。在对仗上,首联对起,不拘常格,颔联流走,自如潇洒,颈联又变为工对,既古趣高远,吐属自然,又法度森严,天衣无缝。所以赵翼在评李白的这一类作品时说:“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偶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瓯北诗话》)此诗足以当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