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板桥,指唐代汴州城 (今河南开封)西三十里的板桥店。一个秋天的拂晓,诗人在板桥上与情人依依惜别,写下了这首情深境奇的诗。
首句写回望汴州城所见。“高城”,指汴州城。“晓河”,破晓时分的银河。诗人在汴州城里同情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此刻要分手了,他很自然地怀着无限留恋和怅惘的心情翘首回望。只见原先高悬在城头上的灿灿银河,已经暗淡下去,西移垂地了; 微微发白的天幕下,隐现出高城朦胧的轮廓。“落晓河”,不仅写望中景色并明点题中“晓”字,而且隐喻情人送别。传说牛郎和织女这一对仙侣,每年七月七日之夜,由乌鹊搭桥在银河上相会。这里写银河西垂,便暗示牛女期会巳过,离别在即。我们读这一句,仿佛听到诗人对时间迅逝的深长叹息。
次句,诗人把目光收回来,深情地观察板桥景色。“长亭”,板桥上的一座临水的亭阁,古人多在驿站、长亭送别。诗人用“长亭”这个词,便点出题中的“别”字。在长亭的窗下,河水微微荡漾着波光。“压”字用得极妙,既画出窗户紧贴水波的情景,又给人一种黯淡感和沉重感。这一对情侣,昨夜在长亭聚会,晓来在长亭分手,长亭负载着他们沉重的忧愁,压向水面,压得河水仿佛也颤抖起来。这使我们想起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名句。以上两句都是写景,但景中含情,已初步烘托出一个凄清暗淡、迷离朦胧的境界。尤其是牛女银河相聚传说的暗用,更给景色淡淡地涂上了一层奇幻神秘的色彩。
诗人在三、四句进一步展开浪漫主义的想象,将现实场景幻化成神话境界。“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传》上说,琴高是战国时赵人,行神仙道术。曾乘赤鲤来,留月余复入水去。诗人把自己比作乘鲤凌波而去的水仙。这个想象十分大胆、奇幻,却又和眼前景吻合。因为诗人即将由水路乘舟而去,板桥下正停靠着待发的小舟。诗人笃信神仙道术,曾去东玉阳山 (在今河南济源县西) 学仙,他以仙人自喻也是很自然的,结句写为他送行的情人。句中“红泪”暗用薛灵芸事。《拾遗记》 上说,魏文帝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这里将情人暗喻为水中带露的芙蓉,紧扣着水边实景,借芙蓉表现她的美艳;又由红色芙蓉进而想象出她的泪也应该是“红泪”。“芙蓉红泪”是诗人兼用拟人和隐喻手法创造出的叠加意象,带着一种天真浪漫的悲剧美,把一位美如芙蓉的痴心女子因为情郎远行而泣血神伤的情态写得多么绚丽动人! “一夜”追忆昨夜的伤离,与“晓别”呼应,并进一步衬出晓别的黯然销魂; “芙蓉红泪”,同前面的“晓河”、“微波”、“水仙”等景色融成一片。这些,都体现了诗人构思的巧妙严谨。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抒写情人惜别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例如杜牧的《赠别》 、柳永的《雨霖铃》等,都写得情致缠绵悱恻,韵味深长不尽,令人读之回肠荡气。但绝大多数篇章是用写实的手法。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却以迷离的景色,奇幻的想象,瑰丽的辞藻、深邈的含意独具一格,的确是一首闪烁着新奇迷人的浪漫色彩的情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