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①!
这是《无题四首》的第一首,写一位男子对远隔天涯的情人的思念。“梦为远别”四字是一篇眼目。首句凌空起势,说当初远别时对方曾有重来的期约,结果却徒为“空言”——一去之后便杳无踪影。次句宕开写景,与上句若即若离,这要和“梦”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韵味。经年远别,会合无缘,夜来入梦,忽得相见,一觉醒来,踪迹杳然。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也更加强了“来是空言去绝踪”的感受。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一声长长的叹息。
颔联出句追溯梦中情景。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梦境毕竟离不开真实的现实。紧接着梦中短暂的欢聚而来的还是难堪的远别,和因梦中远别而引起的难以自制的悲咽。这样的梦,正反映了远别所造成的深刻的心灵伤痛,也更强化了刻骨的相思。因此对句紧接着写梦醒后几乎是不假思索而至的行动——修书寄远。强烈的思念驱使着主人公奋笔疾书,倾诉积愫,处于一种不由自主的匆遽状态,这正是所谓“书被催成”; 而“墨未浓”则进一步渲染了“催”字。在急切心情支配下写信的人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未浓”的,只有当“书被催成”之后,才会意外地发现这个事实。这样的细节描写,完全符合主人公特定情境下的心态,非有此体验者不能道。
梦醒书成之际,残烛的黯淡余光半照着用金线绣成翡翠鸟图案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依稀飘荡着麝香的幽芳。颈联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描绘渲染,是实境与幻境的交融,很富象征暗示色彩。“金翡翠”、“绣芙蓉” 本来就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在朦胧的烛光照映下,笼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色彩。刚刚消逝的梦境和眼前所见的室内景物融成一片,分不清孰为梦境,孰为实境。烛光半笼,室内若明若暗,恍然犹在梦中; 而麝香微度,更疑所爱的人真的来过这里,还留下依稀的余香。上句是以实境为梦境,下句是疑梦境为实境,写恍忽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极为生动传神。
幻觉一经消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室空人杳的空虚怅惘,和所爱者远隔天涯、无缘会合的沉重悲慨。尾联借刘晨重寻仙侣不遇、仙凡隔绝的故事,点醒爱情间阻重深的主旨。细味诗意,似是双方本就阻隔难通,后来对方又复远去,更感蓬山万重,会合渺茫了。这一联的内容本来应该是全篇抒情的出发点,现在却成了它的归结。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前六句对远别之恨、相思之苦进行充分描绘渲染,后两句再集中点明蓬山万重阻隔这个根源,才更具有回肠荡气的艺术力量。
全诗围绕 “梦”来抒写 “远别”之恨。但它并没有按照远别—思念—入梦一梦醒的顺序来写,而是用逆挽取势,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回叙梦境,并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揉和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迷离恍忽的艺术境界,最后点明蓬山万重的爱情间阻主旨,与首句遥相呼应。这样的构思,不只是为了避免艺术上的平直,而且是为了更有力地表现爱情间阻的主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