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名家名作 > 鲁迅

鲁迅《无花的蔷薇》原文、注释和赏析

2020-03-20 11:22:14

  1

  又是Schopenhauer先生的话——

  “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然而没有蔷薇的刺却很多。”

  题目改变了一点,较为好看了。

  “无花的蔷薇” 也还是爱好看。

  2

  去年,不知怎的这位勗本华尔先生忽然合于我们国度里的绅士们的脾胃了,便拉扯了他的一点《女人论》;我也就夹七夹八地来称引了好几回,可惜都是刺,失了蔷薇,实在大煞风景,对不起绅士们。

  记得幼小时候看过一出戏,名目忘却了,一家正在结婚,而勾魂的无常鬼已到,夹在婚仪中间,一同拜堂,一同进房,一同坐床……实在大煞风景,我希望我还不至于这样。

  3

  有人说我是 “放冷箭者”。

  我对于“放冷箭”的解释,颇有些和他们一流不同,是说有人受伤,而不知这箭从什么地方射出。所谓“流言”者,庶几近之。但是我,却明明站在这里。

  但是我,有时虽射而不说明靶子是谁,这是因为初无“与众共弃”之心,只要该靶子独自知道,知道有了洞,再不要面皮鼓得急绷绷,我的事就完了。

  4

  蔡孑民先生一到上海,《晨报》就据国闻社电报郑重地发表他的谈话,而且加以按语,以为“当为历年潜心研究与冷眼观察之结果,大足诏示国人,且为知识阶级所注意也。”

  我很疑心那是胡适之先生的谈话,国闻社的电码有些错误了。

  5

  豫言者,即先觉,每为故国所不容,也每受同时人的迫害,大人物也时常这样。他要得人们的恭维赞叹时,必须死掉,或者沉默,或者不在面前。

  总而言之,第一要难于质证。

  如果孔丘,释迦,耶稣基督还活着,那些教徒难免要恐慌。对于他们的行为,真不知道教主先生要怎样慨叹。

  所以,如果活着,只得迫害他。

  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有一流人之所谓伟大与渺小,是指他可给自己利用的效果的大小而言。

  6

  法国罗曼罗兰先生今年满六十岁了。晨报社为此征文,徐志摩先生于介绍之余,发感慨道:“……但如其有人拿一些时行的口号,什么打倒帝国主义等等,或是分裂与猜忌的现象,去报告罗兰先生说这是新中国,我再也不能预料他的感想了。” ( 《晨副》一二九九)

  他住得远,我们一时无从质证,莫非从“诗哲”的眼光看来,罗兰先生的意思,是以为新中国应该欢迎帝国主义的么?

  “诗哲”又到西湖看梅花去了,一时也无从质证。不知孤山的古梅,著花也未,可也在那里反对中国人“打倒帝国主义”?

  7

  志摩先生曰:“我很少夸奖人的。但西滢就他学法郎士的文章说,我敢说,已经当得起一句天津话: ‘有根’ 了。” 而且 “像西滢这样,在我看来,才当得起‘学者’ 的名词。” ( 《晨副》 一四二三)

  西滢教授曰:“中国的新文学运动,方在萌芽,可是稍有贡献的人,如胡适之,徐志摩,郭沫若,郁达夫,丁西林,周氏兄弟等等都是曾经研究过他国文学的人。尤其是志摩他非但在思想方面,就是在体制方面,他的诗及散文,都已经有一种中国文学里从来不曾有过的风格。” ( 《现代》 六三)

  虽然抄得麻烦,但中国现今“有根”的“学者”和“尤其”的思想家及文人,总算已经互相选出了。

  8

  志摩先生曰:“鲁迅先生的作品,说来大不敬得很,我拜读过很少,就只《呐喊》集里两三篇小说,以及新近因为有人尊他是中国的尼采他的《热风》集里的几页。他平常零星的东西,我即使看也等于白看,没有看进去或是没有看懂。” ( 《晨副》一四三三)

  西滢教授曰: “鲁迅先生一下笔就构陷人家的罪状。……可是他的文章,我看过了就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说句体己话,我觉得它们就不应该从那里出来——手边却没有。” (同上)

  虽然抄得麻烦,但我总算已经被中国现在“有根”的 “学者”和“尤其”的思想家及文人协力踏倒了。

  9

  但我愿奉还“曾经研究过他国文学”的荣名。“周氏兄弟”之一,一定又是我了。我何尝研究过什么呢,做学生时候看几本外国小说和文人传记,就能算“研究过他国文学” 么?

  该教授——恕我打一句“官话”——说过,我笑别人称他们为 “文士”,而不笑“某报天天鼓吹”我是“思想界的权威者”。现在不了,不但笑,简直唾弃它。

  10

  其实呢,被毁则报,被誉则默,正是人情之常。谁能说人的左颊既受爱人接吻而不作一声,就得援此为例,必须默默地将右颊给仇人咬一口呢?

  我这回的竟不要那些西滢教授所颁赏陪衬的荣名,“说句体己话”罢,实在是不得已。我的同乡不是有“刑名师爷”的么?他们都知道,有些东西,为要显示他伤害你的时候的公正,在不相干的地方就称赞你几句,似乎有赏有罚,使别人看去,很像无私……。

  “带住!”又要“构陷人家的罪状”了。只是这一点,就已经够使人“即使看也等于白看”,或者“看过了就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 了。

  二月二十七日。

  【析】《无花的蔷薇》一文写于1926年2月。这也是一篇与“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毫不留情面作斗争的檄文。从表面上来看,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的恩恩怨怨,总夹杂着某些个人的情绪,其实,实际情况并非这样。从思想认识的高度上来看,正是思想观念的差异,才导致了他们之间的论争。鲁迅显然是基于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热情,站在爱国学生一边,向帝国主义及其反动势力作坚决斗争,而“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则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为买办资产阶级效劳。因此,鲁迅与他们之间的论争,就决不是出于私怨,而是出于公心。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鲁迅为什么会调动一切艺术手段,通过杂文的形式来展开斗争的原因。

  从文体的角度来说,在这篇文章当中,鲁迅是采用了随感录的文体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在于论述的精辟,能够直接切入正题,发表个人的独到见解,一般不需要作过多的论述,因而这种随感录形式的文体,在论争中就以其鲜明独到的见解,短小精悍的文体,产生强烈的效应。事实上,在论争中长篇大论固然有它的作用,然而这种短小精悍,见解深刻独到的随感,则更犹如一把匕首,直取对方的要害而加以解剖之,就更显得锋利,精辟。像文章中针对“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向帝国主义及反动势力献媚的特点,就紧紧扣住其言行,例如徐志摩当时说什么“打倒帝国主义等等”是“时行的口号”,是“分裂与猜忌的现象”,来加以直截了当的驳斥,一针见血地指出:“莫非从 ‘诗哲’ 的眼光看来,罗兰先生的意思,是以为新中国应该欢迎帝国主义的么?”这种直言不讳地表述个人的感受,不加任何的掩饰,任何的铺垫,不仅表现出鲁迅先生光明磊落、心底无私的高尚品德,同时也充分地表现出其杂文艺术的高超和娴熟。

  由于论争的实际需要,为使个人直观的感受不流于空泛的议论,在文章当中,鲁迅还时常以带有哲理色彩的警句和格言,来使精辟的论述,表现出更加凝重和具有思想的深度。像文章中所写道的:“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却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有一流人之所谓伟大与渺小,是指他可给自己利用的效果的大小而言。”这些带哲理色彩的警句和格言,显然不仅仅只是针对当时的某种现象而言,而是力求从现象出发,将个人直观感受上升到能概括出事物本质的高度来进行论述,这样既能指出事物的要点,抓住特征,又能显示出论者思想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

  与此同时,文章随感录形式的文体,还根据论争的需要,采用了摆事实的实证方式,即为了驳斥对方的谬论,往往实录对方的言论,像在文章中实录志摩先生的言论,西滢教授的言论,并略加个人的一点感想,这样就使对方的言论大曝光,并不攻自破,在大众面前暴露出其险恶的用心。由此可见,这种将感受融警句格言、实证于一炉的杂文艺术,正是鲁迅杂文的独到之处。

  字数:3063

  作者:黄健

  知识来源:张效民 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473-475页.

  鲁迅作品全集鉴赏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

  《故事新编》

  序言、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