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六韬》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2021-05-03 20:32:03

  兵书。现存六卷。旧题周吕望撰。此书真实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存在争议。《汉书·艺文志》儒家类列有《周史六韬》六篇,《隋书·经籍志》兵家类列有《太公六韬》。一般认为此书是伪书。有人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期,也有人认为成于秦汉之际。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共六卷。主要是用周文王与姜太公(吕望)答问应对的形式,阐述兵家军事思想和政治哲学思想。

  《六韬》吸收了先秦兵家和诸子兵论的精华,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具有独立体系的重要兵书。在战争观上,它从民本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出发,讲爱民、富国、强兵,倡言义战,全书贯穿为实现大一统而战的政治倾向。书中极力抨击专制主义,鼓吹“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的民主意识,希望有圣君“大明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实现天下的统一。

  在治军上,它吸收了其他兵家、法家的观点,主张信赏明罚,以法治军,并指出“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杀贵大,赏贵小”。书中更加强调将帅的作用,有四篇有关将帅的专论,提出勇、智、仁、信、忠的将帅标准。对军事训练,继承了《吴子》中提出的训练步骤和方法,并且强调对后备兵员农民,要结合农事活动进行训练,培养战斗意识,寓兵于农。

  《六韬》的战争指导思想已经初步体现出战略、战斗的层次区分。在战略思想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提出“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把具体手段概括为“文伐十二法”,更加丰富和发展了《孙子》思想。在军事战略方面,主要论述了进攻战略,也兼有防御战略,对集中统一的战略指挥、巧妙的战略伪装和成功的战略佯动、适时把握战机,正确选定主要战略方向等方面,多有精辟的见解。该书对各种战斗的作战形式的论述,更加广泛、深入、细致。对丛林地作战、山地作战、江河作战、险隘地区作战、草原作战,以及对步、骑、车等兵种的运用,论述都极为详尽。

  《六韬》除继承发展前人有关军事思想外,所记述的参谋机构组成、攻防战具的配备、宿营警戒、通信联络等保障手段,也极其详备,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是个难得的资料。但是其中也有望气辨吉凶的论说,纯属不经之谈。

  《六韬》问世后,在汉以前就广为流传,是造就大批古代兵家名将的理论养料。《庄子·徐无鬼》说,深研《六韬》“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张良、刘备、诸葛亮、孙权等都非常重视《六韬》,不仅自身刻苦钻研,还号召部将潜心研究。唐人著书论兵,多加引用。宋代又把它收入作为兵学经典的《武经七书》,而后对《六韬》注解、集释、汇解者,累世不断,流传至今的各种注本已有七十余种。在日本已有三十余部研究专著问世,在朝鲜、越南亦有译本。

  《六韬》主要版本有清光绪元年(1875年),湖北崇文书局《子书百家》本。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续古逸丛书》本。一九一八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重印《四部丛刊初编》本。宋刻、宋抄、明刻《武经七书》本。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和明万历间分别刻《武经七书直解》本。清康熙间刻《武经七书汇解》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