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古籍古文

《三略》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2021-05-03 20:33:55

  也称《黄石公记》、《黄石公三略》。兵书。三卷。相传其源出于太公姜尚,经黄石公推演以授张良,故旧题黄石公撰;《隋书·经籍志》称“下邳神人撰”,均不可考。约为秦汉之间无名氏作品。

  《三略》上、中两卷是对前人兵法《军谶》、《军势》的征引和发挥,下卷是作者的论述。我国古代兵书内容大多没有严格的学科层次,往往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门兼而有之。《三略》则是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书中以论政略为主,又兼及战略。

  它的政略是强调收揽人心,“通志于众”。作者从“无为”观出发,主张顺应人心和客观形势。《三略》看到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所以非常注重收揽民心、重视民事,指出:“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强调富国先富民,“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主张不违农时,要减轻赋税徭役,以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重民心的思想反映在军队,就是重视收揽士卒之心。它特别强调将帅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以获得士卒的信任和拥护。认为只有使全军将士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才能够打胜仗。它指出:“故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

  《三略》从它的政略观点出发,在治军上,除了继承了它以前兵家强调严明法令、树立将威的思想之外,更提出将士并重的观点,认为“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所以,它要求将帅必须“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还要“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在将帅的选拔使用上,强调任人唯贤,因人而用,用其所长。它指出,“贤者所适,其前无敌”,“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反对“伤贤”、“蔽贤”、“嫉贤”。用人要善于“使智、使勇、使贪、使愚”,做到“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

  《三略》的战略思想,最突出的是提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观点。它朴素地认识到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指出“柔”而适中是美德,“刚”而失当是祸患;“弱而有德会得到同情和帮助,“强”而不仁,会遭怨恨和攻击。因此,柔弱刚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其反面转化。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它指出:“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

  《三略》从问世之初,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东汉、南北朝、唐代,都曾大量被兵家、政治家引用,作为治国安邦的政术。宋代正式收入作为兵学经典的《武经七书》,以后历代王朝,都把它作为武学必修课。在日本、朝鲜,亦有多种刊本。《三略》毫不掩饰地宣扬封建统治的权术,及贞节、鬼神、变异等思想,则是它的糟粕。其中讲的“为民”、“爱民”也有极大的虚伪性。

  该书今存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武经七书》本等多种。解放军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黄石公三略浅说》反映了最近的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