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辨是非
红学研究
贾元春的判词为: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其图画的是一张弓,弓上挂一个香橼。
对这判词的解析,后面几句都好理解,比较难理解的是第一句。二十年,是如何计算的二十年?辨是非,分辨什么是非?我查了我能查到的一些红学著作,有以下几种解释:
(1)蔡义江在《红楼梦诗词赋评注》中的解释:二十年,这是说元春到了二十岁(大概是她入宫的年纪)时,已经很通达人情世事了。
(2)刘耕路在《红楼梦诗词解释》中认为:“二十年”,大约是说元春懂事以来的年龄。她从贵族之家到宫廷, 政治上的是非兴衰见的多了。
(3)于舟,牛武在《红楼梦诗词评据》中认为:二十年来,贾元春被选入官,是在二十岁时,死时四十三岁, 在宫中生活前后二十多年。辨是非:分解是非、曲直。指元春进宫作了贵妃后,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是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终无意趣”。
(4)江西大学中文系,认为:“二十年来:疑指元春约在二十岁时入宫。一说指元春在宫廷生活的时间,这大概是根据第九十五回元春“存年四十三岁”的说法。但照这个年龄推算,元春才选风藻官封为贤德纪,起码超过了三十岁。这样大的年龄要得到皇帝的宠幸是很难的。脂本和高锷本在元春的年龄问题上互有出入,很难深信。辨是非:懂得世事人情。”
(5)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丁广惠在《红楼梦诗词评注》中认为:二十年,唐代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辨是非,指贾元春进入官廷后感到是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辨识出什么是生活的欢乐和痛苦,感触到封建最高统治阶层内部的腐败和斗争的激烈。此句是暗指元纪所遭际的荣辱生死,与贾府的兴衰升降紧密相连。
(6)刘心武在《红楼三钗之谜》中认为:“秦可卿‘画梁春尽落香尘’时应恰是二十岁,比她大约十岁的元春,对这位侄儿媳妇的‘是非’一直辨别了二十年,从进宫前一直到进宫后,在那第二十年的深秋,她终于向皇帝揭发了这件事。”
(7)牟润孙在《论曹雪芹撰《红楼梦》的构想》一文中认为:从香橼挂在一张弓上,可能元妃姓张,但康熙没有姓张的贵妃。可能是指允祥的母亲章佳氏,以章佳氏为素材创造了元妃。章佳氏死于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年),假如是在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年)末,那不就是‘虎兔相逢大梦归’有了着落。至于‘二十年来辨是非’这句似不应是章佳氏入宫二十年,既有‘辨是非’三字大有论是非功过之意。曹寅自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出任苏州织造,从康熙三十一年出任江宁织造,……康熙五十一年死在江宁织造任上,整整二十年。……曹寅在这二十年中为皇帝弄来了无可计算的财富,为应承皇帝南巡,为应酬皇室中人物,花了不计其数的钱,结果自己却落得亏空公款。这个是非功过真应该辨一辨。‘二十年来辨是非’极可能是指章佳氏替曹寅辨是非。也可以解释作:康熙十八年章佳氏入宫,曹玺正在任上,康熙三十八年她死了,曹寅已经在织造任上有七年。二十年中,她替曹家辨是非。
好了,对‘二十年来辨是非’的解释大概就是这么一些。首先,蔡义江先生的解释是很有趣的。‘元春到了二十岁(大概是她入宫的年纪)时,已经很通达人情世事了。’除非元春出娘胎时是一个傻瓜,或一个弱智,红楼梦的作者会大书而特书地说:她到20岁时已经很懂事了,否则20岁已经很通达人情世事有什么好说呢?这样一个大文豪作者会说这样无聊的话?何况在古代20岁早已经是大龄青年,皇帝怎么选这样一个大龄女子进宫,真不可想象。(2)(3)的观点基本上与蔡先生的观点一样,都认为是:二十年是说元春20岁时进宫,或进宫了20多年,终于明白了事理。第(4)江西大学觉得元春的年龄太大的问题可能出在高锷的伪续。第(5)的丁广惠先生意见比较不同,觉得对这20年是来源于唐诗:‘深宫二十年’,二十年只是一个时间比较长的比喻而已,并不一定是元春二十岁才进宫,也不一定是在深宫里待了二十年。这种解释我认为比较好一些,但也还是有些别扭,因为何满子显然是说一个被闭在深宫二十年的异国(或异乡)女子,因为还有一句‘故国三千里’;这与离家很近,还能回家省亲的元春很不一样,作者要用这个典故似乎不恰当。第(6)的刘心武的解释实在离谱,只能当作笑话来看。元春要与秦可卿过不去干什么?她干吗要去分辨秦可卿是谁?即使秦可卿真的是废太子的女儿,元春要去向皇帝告发,对她娘家有什么好处?真是异想天开!第(7)的牟润孙的解释我认为是最好的,但是硬要去找出一个章佳氏来替曹家辨是非,我认为也太不近情理。章佳氏在康熙三十八年去世,这一年康熙帝才第三次南巡,曹寅才作了七年的织造,才第一次在织造府的接驾,曹家的经济上的大负担还刚刚开始,章佳氏替曹家辨什么是非?
本人在本网站发表的第10篇文章《曹雪芹的十年辛苦作了些什么?》曾经简单提到过这个问题,并引了曹寅的《答江村高学士时方求栎园藏画》的诗,其中有‘廿载郎官旧,追陪扈圣游’两句。当时我闹不清曹寅的‘二十年’是从那一年算起的二十年,只是隐隐约约觉得写这首诗时的感情,与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有关;但也不知为什么判词中写的:‘虎兔相逢大梦归’是纯粹为了故事的情节还是实有所指。
曹寅喜欢写诗,填词。在古代士大夫阶层,诗词是文化程度高的标志,通常很注意把自己常年写的诗词集中起来,付印成册。曹寅也很喜欢编剧本,除了《续琵琶》、《虎口余生》、《北红拂记》等外还有署名为柳山居士的《太平乐事》杂剧。这些剧本基本已经失传,对《续琵琶》不少红学家介绍较多。曹寅实际上是为他的祖先(?)曹操翻案的,让历来受三国演义的的影响,把曹操描写成一个涂白面的奸雄的形象,恢复用须生装扮的有很高文学修养,重视修订历史的有高见的一代英豪。
曹寅从祖上起就是包衣身份,包衣就是皇帝的家奴,但又得到康熙的重用,接驾四次;低下的身份与表面上的无上荣誉交织在曹寅身上。皇帝自以为用的只是自己内务府的金钱,即所谓‘拿皇帝的前往皇帝身上使’,实际上‘像流水般的使钱’使得曹寅负了很大的债;表面上的荣华与实际上的困难交织在曹寅的身上。康熙还给曹寅的秘密使命是要不断向自己汇报江南汉族官吏的动向,这些官吏一般都是一些文人墨客。曹寅与这些人诗词唱和,友谊很深,心灵的融洽与任务的严峻交织在曹寅身上。曹寅既然能对历史上的曹操用文学语言来为他翻案,对自己的一些遭遇,满心的无处诉说的委屈,他也必然会用文学的语言,用假语村言来诉说。
想象曹寅写《金陵十二钗》或小型的《红楼梦》可能是先按照自己要诉说的内容,设计一个人物,用这个人物的判词初步固定下来。如上一篇文章(文章13)中所说的要写他的弟弟,就用林黛玉的判词,以及史湘云的判词初步固定下来那样。那他设计贾元春这个人物,是为了诉说什么呢?牟润孙说得很正确:“曹寅自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出任苏州织造,从康熙三十一年出任江宁织造,……康熙五十一年死在江宁织造任上,整整二十年。……曹寅在这二十年中为皇帝弄来了无可计算的财富,为应承皇帝南巡,为应酬皇室中人物,花了不计其数的钱,结果自己却落得亏空公款。这个是非功过真应该辨一辨。”但是他的二十年的时间计算错了,不是从康熙三十一年到康熙五十一年的二十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去世。他不可能在去世那年写‘廿载郎官旧,追陪扈圣游’的诗,也不会在临死那年写元春的判词。这些都是在康熙四十九年写的。二十年是从康熙二十九年出任苏州织造起到康熙四十九年的二十年。设计的贾元春这个人物,除了用一个贵妃省亲来代替皇帝的南巡以外,还用无奈伴驾的贾元春来诉说自己‘廿载郎官旧,追陪扈圣游’的痛苦。
有关南巡中的种种浪费,很多红学家都有过考证与描述,从红楼梦中的描述也可见一斑。在曹寅的诗中,有不少诗篇诉说他的穷困之情。在康熙三十九年年底,有一首题为:
《冬来为夙逋所累,拉髯翁曝日堂前,出扇得画图,思世情不觉失笑,遂题画端,此紫雪庵主得力之偈也,即以奉赠,以为开岁笑柄。》
道贫已不见,身贫众乃惊。我本放诞人,聊复遣此情。左厢蓄声伎,右璧图蓬瀛。中堂泛匏樽,日夕醉还醒。古来贤豪士,怀抱恒不平。贵贱使之然,区区无近名。即此亦为乐,毋为造物轻。
这诗题是很有意思的,很长,就是说了写这诗的缘由。逋,是拖欠的意思,夙逋,即积累的拖欠。说自己为了这些拖欠而烦恼,拉了髯翁(不知髯翁是不是陈其年)到曝日堂前,后见到扇上图画,来了兴趣,感到何必为俗事烦恼,就题了这首诗。偈,佛经中悟语。曹寅自称紫雪庵主,紫雪是诗人们常用来比喻楝花的,曹寅对父亲所植楝树是很宝贵的,树旁的亭子就是楝亭,并以楝亭为自己的号。这里戏用紫雪庵主作为自己的号,有感到自己已经了悟的意思。
诗的开头就说:‘道贫已不见,身贫众乃惊’。即说:思想道德上的贫乏没有人看见,而身家的贫困大家都会吃惊。接着说自己是不拘小节的人,用什么来排遣自己的烦恼呢?左厢让歌伎奏乐,右壁上却画上蓬莱仙岛意欲离开俗世;中堂杯酒交错,似醉还醒。并感到从古以来的贤豪的读书人,所有的愤愤不平,不过是因为贵贱而已。从诗中可以看出曹寅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康熙三十九年曹银刚接驾一次,在经济上已经这样狼狈了。下面再看他另一首诗:
二十八日偕朴仙看梅清凉山同赋长句(卷2)
一冬无雪雨亦好,连晨江雾梅开早。水曹寒官封印来,避债何嫌拉诗老。空山跫跫花寂寞,园丁得意先除扫。似与繁英送小年,转怜灸背转晴昊。阳和尔我同闲适,春色人情破懊恼。休辞洗盏劝红香,苦笑尘颜加粉澡。漫漫桃李东风事,孟婆*合皂谁能保。飞来翠羽正啁啾,冉冉斜阳坐衰草。
*孟婆,传说中把持在阴间去转世的路上,让每个灵魂喝一碗孟婆汤,喝了后就忘了前世的事。
曹寅在这首诗中,述说了自己忙中偷闲,为躲避债务拉着老诗友去清凉山赏梅;而且隐约感到人生无常,说不定哪一天要到孟婆与小鬼(皂)那儿去。
这首诗不知是哪一年写的,我猜想是康熙四十九年。这一年中为经济亏空问题多次上疏与康熙商量解决办法,而且曹寅身体不好,生了一次病。曹寅疏上说:“…臣于三月抵扬,即会院道,传命诸商,令其上紧督催,补清旧欠,…臣归江宁,卧病数月,…”康熙批曰:“知道了,尔病比先何似?”康熙虽然关心曹寅的病情,但对于曹寅经济上的亏欠并不放松,在一次批示中狠狠地说:“知道了。以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也未必补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石良言,日后悔之何及。尔当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康熙已经威胁到曹寅的‘身家性命子孙’了。
这一年中曹寅不但为弥补亏欠劳累不堪,自己生病,而且他的珍儿也在这一年中夭折。曹寅感到很可能这一年末、下一年初之际,自己也要离开人世。因此不但在上面诗中提到阴间的孟婆与小鬼,而且为贾元春写下了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三春,在假语村言故事中,是说迎、探、惜三个妹妹;对曹寅自己来说,是感到到了春末,春天快要过去了。这一年正是他任织造二十年,这一年是庚寅年,正是虎年,这年年末,次年(辛卯)年初,正是虎兔相逢之时。也刚好符合‘虎兔相逢大梦归’的谶语。
曹寅以自己的感受来塑造被皇帝宠爱的贵妃贾元春的形象。否则封建社会的一个女孩子,能做到贵妃娘娘,已经是极尽人间的富贵,如何会有那么泣不成声的痛苦?被作为政治工具的西施没有,被公公无理占有的杨贵妃没有,只有红楼梦里的贾元春是这样。这样一个在别人眼中富贵无比,而自己却苦不堪言的人物,只有曹寅能写得出。他的孙子曹雪芹即使继承了他家的文学传统,没有亲身感受,写不出;更何况什么吴梅村,洪升等人,即是道听途说,或亲身见到过接驾、南巡的事,无论如何写不出‘元妃省亲’来。
05年元月15日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