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二十世纪的红学风雨
红学研究
清代有认为《石头记》是淫书之最者
早在清代,《石头记》即广有淫书之说。这些淫书论者之中,绝大部分没有读懂《石头记》,只觉得书里面充斥着一股阴气,一股邪味,一种阴盛阳衰的氛围,一种淫荡放浪的气氛。仅一小部分人看出《石头记》对满清朝廷极端轻薄,对满族亲贵极尽蔑视,在欲禁不能而又有苦难言的情况下,借“淫书”二字曲贬《石头记》,企图减少它巨大的社会影响。
满清亲贵,间有读懂《石头记》者,虽然具体所指没有弄清,但它侮辱朝廷的隐意还是理解的。梁拱宸《劝戒四录》之四云:
“满洲玉研农先生(麟),家大人座主也,尝语家大人曰:红楼梦一书,我满洲无识者流,每以为奇宝,往往向人夸耀,以为助我铺张。甚至串成戏出,演作弹词,观者为之感叹唏嘘,声泪俱下,谓此曾经我所在场目击者。其实毫无影响,聊以自欺欺人,不值我在旁齿冷也。其稍有识者,无不以此书为诬蔑我满人,可耻可恨。若果如尤而效之,岂但书所云骄奢淫佚,将由恶终者哉?我做安徽学政时,曾经出示严禁,而力量不能及远,徒唤奈何。有一痒士颇擅才笔,私撰红楼梦节要一书,已付书坊剞劂,经我访出,曾褫其衿,焚其版,一时观听,颇为肃然,羿他处无有仿而行之者。那绎堂先生亦极言红楼梦一书为邪说诐行之尤,无非糟蹋旗人,实堪痛恨,我拟奏请通行禁绝,又恐立言不能得体,是以隐忍未行,则与我有同心矣。此书全部中无一人是真的,惟属笔之曹雪芹实有其人,然以老贡生槁死牒下,徒抱伯道之嗟,身后萧条,更无人稍为矜恤,则未必非编造淫书之显报矣。”
毛庆臻《考古杂记》云:“乾隆八旬盛典后,京版红楼梦流衍江浙,每部数十金。至翻印日多,低者不及二两。其书较金瓶梅愈奇愈热,巧于不露,士夫爱玩鼓掌。传入闺阁,毫无避忌。作俑者曹雪芹,汉军举人也。由是后梦、复梦、翻梦,新书叠出。……然入阴界者,每传地狱治雪芹甚苦,人亦不恤,盖其诱坏身心性命者,业力甚大。……然若狂者今亦少衰矣,更得潘顺之……等捐赀收毁,请示永禁,功德不小。然散播何能止息?莫若聚此淫书,移送海外,以答其鸦烟流毒之意,庶合古人屏诸远方,似亦阴符长策也。
陈其元《庸斋笔记》卷八云:“淫书以红楼梦为最。盖描摩痴男女情性,其字面绝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游而意为之移,所谓大盗不操戈矛也。丰润丁雨生中丞巡抚江苏时,严行禁止,而卒不能绝,则以文人学士多好之之故。余弱冠时,读书杭州,闻有某贾人女,明艳工诗,以酷嗜红楼梦,致成瘵疾;当绵惙时,父母以是书贻祸,取投之火;女在床,乃大哭曰“奈何烧煞我宝玉?”遂死。杭人传以为笑。”
满清统治阶级中极少数人朦胧的看懂了《石头记》的本质,因而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妄图毁禁之,其切齿之声如闻。但大部分满清官民没有看懂《石头记》,因而喜欢它,甚至“串成戏出,演作弹词,观者为之感叹唏嘘,声泪俱下。”反对的人少,喜欢的人多。如何禁止?
汉族文人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汉学文化随着政治权利而转移到满族上层士大夫手中,所以,自嘉庆、道光、咸丰以后,虽然形成“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的热闹局面,但明白的没有,糊涂的极多。最后,在汉族士大夫中形成了“才子佳人”“谈情说爱”的结论,没有人知道《石头记》的真谛了。大家都认为《红楼梦》“无非公子与红妆”,谁都忽略了《石头记》里有一句画龙点睛的话——“白骨如山忘姓氏”。
《石头记》竟然在“驱逐鞑虏,光复中华”的事业中没有发挥直接作用。这才是这部千古名著的真正的悲剧。这种结局使作者死不瞑目,实在难以含笑九泉。因为汉族文人已经迟钝到麻木的程度。红学不但与《石头记》初衷南辕北辙,后来竟发展成腰斩红楼,狗尾续貂,猫尾续狗的轰轰烈烈的红学研究。你让《石头记》作者如何瞑目?如何含笑?
《石头记》毕竟不是发泄个人怨愤情绪的小人之作。对满清入关早期罪行的隐射与揭露,并非作者的主要目的。主要宗旨乃是主张化干戈为玉帛,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决不是简单的反清复明。《石头记》记载的历史事件大致结束于康熙三十年左右。其前五十年的满汉战争的大事,几乎囊括无余。而最后十五回主要预写清朝的灭亡。而一百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直接隐写了对满清皇室的抄检与处理——不是扫地出门,而是优抚并给出路,表现了汉族新皇室对下台的兄弟民族王朝的宽容与团结。对满清末代皇帝(贾赦)大赦。无罪释放,削职为民(贾雨村)。追认顺治皇帝贾宝玉为“文妙真人”(文庙真人——指明他是孔子的后裔)。让他的后人出关继续担任东北地区民族自治政府的领导人(贾兰得中130名举人)。比较廉正的多尔衮类型的满族官吏(贾政)继续留任中央部门。发还满清皇室的老宅(沈阳故宫与北京后宫与皇家林苑),仅没收非法所得(圈地的地契与放帐的银票)。
《石头记》的这个主题思想,清朝人士竟然无人理解。而民国政府的《优待清室条例》基本符合《石头记》一百五回所写的政策。
清末与民初——有头脑清醒的红学家
《石头记》中的石头,专指由大荒顽石变幻而成的“通灵宝玉”——“通”者,有效也。“灵”者,权利也。“宝”者,国宝也。“玉”者,玉玺也。一百二十回甄士隐说:“宝玉者,“宝玉”也”——就是指宝玉者,玉玺也。
钱静芳《红楼梦考》云:“前清研究红学者,不一其说,有谓红楼一梦乃影清初大事者。林薛二人争宝玉,即指康熙末允禩诸人夺嫡事。宝玉非人,寓言玉玺耳,故作者明言顽石也。”钱静芳将明亡清兴的《石头记》推到雍正朝是错的,但认为是玉玺之争,却十分了不起。
王梦阮《红楼梦索隐》云:“盖尝闻之京师故老云,是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王梦阮的观点,说到点子上去了。
因为“通灵宝玉”实乃多尔衮得之于察哈尔蒙古的元顺帝传国玉玺也。
孙渠甫《石头记微言》云:“正面“通灵宝玉”四字即是“皇帝之宝”四字,反面“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字即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云:“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真乃真知灼见。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鄙意甄贾二字,实因古人有正统伪朝之习见而起。”——否定了清朝的合法历史地位,显然是一种历史偏见。
王梦阮《红楼梦索隐》云:“通灵玉及金锁赞文,均与传国玺文相似,亦隐指身份处。”
潘夏引用《三国志·孙坚传》注引的传国玺证明:“我们试一比较,“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裴注引)不是“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红楼梦语)的简写吗?
第二十二回,黛玉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第二十五回云: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可羡你当时(天聪九年)的那段好处: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可叹你今日(顺治五年)这番经历:
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此时正是顺治五年(1648)孝庄再嫁前夕,从天聪九年多尔衮获玺(1635)算起,到孝庄下嫁多尔衮的前一年孝庄(王熙凤)与顺治(贾宝玉)患癔病,正好十三年。从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玺为清玺而称尊,到孝庄下嫁多尔衮的顺治六年二月八日,也正好十三年。
第九十四回《失通灵宝玉宝玉知奇祸》,袭人说:“真要丢了这个,比丢了宝二爷还利害呢。”除了国家玉玺,哪一块玉比人命甚至比皇帝的生命还重要?
探春说:“这件东西在家里是宝,到了外头,不知道的是废物,偷它作什么?”因为国家玉玺,不能卖钱,谁偷了去都会丧命。
《石头记》第九十四、五回写的是死元妃而后失通灵,其实是孝庄死后清玺就不灵了。贾宝玉皇帝才出现神志不清的谵妄状态。只好起用处于“待选”状态的薛宝钗脖子上挂着的那把金锁——后金传国金玺。“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贾宝玉要换人了。所以“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了。第九十七回《薛宝钗出闺成大礼》,贾宝玉娶宝钗,以后金玺代替通灵宝玉,隐射孝庄与满蒙亲贵改变了顺治皇帝的既定国策换成恢复祖制了。但当时的贾宝玉(弥留期间的顺治皇帝)昏昏迷迷,身不由己的在遗诏上盖了章。南明坚持抗清十九年。一百三回贾雨村对甄士隐云:“离别来十九载,面色如旧…”(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年,为十九年)。
一百二十回贾政云:宝玉“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崇德八年到顺治十八年,顺治做皇帝恰好十九年)。
贾宝玉曾经表示:“纵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于是,一僧皇太极的化身便在百十五回将清玺通灵宝玉送回,让贾宝玉在百十九回携带此玉出家。“宝玉仰面大笑道:“走了,走了!不用胡闹了,完了事了!”贾宝玉又说:“走来名利无双地,打出樊笼第一关。(源于“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贾宝玉出了山海关,出家为僧,通灵宝玉回到察哈尔,后金金玺归后代贾兰使用(“光灿灿胸悬金印”),满清复为后金地方政权。全书交代了石头的来龙去脉——废元玺变清玺,清玺又变废石头,《石头记》才算结束。
贾宝玉出家(出山海关),贾兰过河(辽河),说明满清的中央政权结束了,恢复到地方自治政权了,大致相当于明朝的政治格局。甄士隐露面收场,说明汉族的中央政权光复了。但中国不是汉族一家的,而是所有兄弟民族共有的“大观园”。“太虚幻境”终于“假去真来”,回归为甄家的“真如福地”,贾家也“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汉满蒙回藏一家亲,大家都不是“茫茫白地”,而是道路曲折,前程似锦。这个结论在五四运动以前,就应该是红学的共识。可惜被胡适的新红学派搅乱了。
《石头记》作者开头说甄家(明朝)败落得家破人亡了,十分痛惜愧悔。新红学家说《石头记》结束时贾家(曹家或某家)也应该彻底败落,越家破人亡越好。最后的下场是甄家贾家共同完蛋——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才符合欧洲的“悲剧美”。否则,就是亵渎了《红楼梦》。否则,大家就心理不平衡。
这种心态决不是康乾盛世写《石头记》的伟大作家的光明心态,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落拓文人的阴暗心态。红学是反红楼梦的社会科学——原因很简单,康熙作家与后代专家不是站在一个平台上。前者是康熙盛世怨而不怒的正直爱国之士,后者是历经战乱惊魂未定的落魄文人。
《胡适之后红学进入南辕北辙时代》
清亡民兴,忌讳解除,红学形成了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索隐派的历史贡献在于:肯定了《石头记》是隐书,开辟了揭开红楼隐秘的道路。索隐派的弊端是牵强附会多,碰对的部分太少。
一九二一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由此形成新红学。新红学的历史功劳是将红学研究推到了显学的高度。新红学的历史罪过在于:否定《石头记》里有隐,腰斩《红楼梦》,说高鹗无能——狗尾续貂,说自己有才——要猫尾续狗。将红学研究引向南辕北辙的错误方向。新红学的主要麻烦是一头钻进曹家巷,后来竟钻进了曹家的垃圾坑,说要搞什么探佚学。腰斩《红楼梦》的社会影响极大,高鹗、程伟元整理补订《红楼梦》的功劳被一笔勾销,还成了“狗尾续貂”的历史罪人。赵冈与陈钟毅等红学家曾多次著文为高鹗、程伟元平反昭雪,但难以扭转一边倒的势头。
蔡元培说:“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
引申出来的结论自然就是——贾府隐射满清王朝,贾宝玉隐射满清皇帝。江南甄府隐射南明政权,甄宝玉则隐射南明诸帝。
蔡元培正确的观点,也很快就被“雨后春笋”般的新红学家搞得焦头烂额。留学几年的北大洋教授,用引进的外国文学理论,三下五出二,就轻而易举的战胜了国学大师北大校长。胡适借用了二十世纪的那股东风——崇洋媚外,数典忘祖,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外国的烧饼比中国的月亮都要圆。
关于胡适和他的《红楼梦考证》,似乎没有什么可谈的,无非从头至尾,大方向都是错的。胡适硬说《石头记》作者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而曹氏家谱里曹寅的孙子叫曹天佑,从六品州同,没写过《红楼梦》。曹寅字曹雪樵,《石头记》作者曹雪芹,如果真是爷爷与孙子,岂能都用同一个雪字命名?那不是目无尊长吗?《红楼梦考证》发表前半年,顾颉刚即在致胡适书中说:“所怪者,《八旗氏族谱》于雍正十三年修起,至乾隆九年修成,竟没有曹霑的名字。”(《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自称曹学家的红学大师周汝昌,其《红楼梦新证》是胡适考证派的经典著作,也是颠峰著作,对《红楼梦》历史背景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坚信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这部著作使他变成了康熙包衣奴才的家谱专家,与明末清初的《石头记》成书过程的关系不大。根本原因在于追随了胡适南辕北辙的错误方向。
由于胡适考证派不能自圆其说,索隐派非但没有被压服,近年来反倒方兴未艾起来。继一九一五年王梦阮的《红楼梦索隐提要》,一九一六年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一九一九年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之后。六十年代以来又涌现出潘重现、李其然、高阳、霍国玲、颜也之等一大批新索隐派。《红楼梦》里隐射着“白骨如山忘姓氏”的明亡清兴史,再一次引起广大读者的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红学新观点——曹雪芹阴谋情杀雍正论。
解梦派认为秦可卿出殡与元妃省亲应该理解为一个女人的故事,先省亲,多少年以后又出国殡!时间先后错错位就行了。霍国玲姐妹考证出此人就是曹雪芹的幼年伴读、丫鬟、情人,后来入宫当了雍正贵妃与皇后的竺香玉!而《红楼梦》就是曹雪芹为竺香玉皇后立的传。
这是让国人感到石破天惊的结论——荒唐绝顶,但透露出一线新的生机。霍国玲姐妹在红学研究中发现了珍珠,但却将珍珠制成了谋杀雍正皇帝的毒药。
一线新机是认识到《红楼梦》隐射国家的头等大事,而不是单纯的曹家家事。《红楼解梦》的研究方法很好,提出了“正确认识索隐派”的学术问题,认为“索隐”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之一,充分肯定了索隐派产生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了索隐派错误的方法论。正确评价了考证派的功过。认为考证派为突破《红楼梦》研究桎梏打下了基础。指出评论派的研究特点是就小说论小说,否认小说中有真人真事,抹杀了《红楼梦》的历史意义。《红楼解梦》提升了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历史地位,提升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
荒唐绝顶是让《红楼梦》作者与女主角成了阴谋杀人犯,还是情杀犯。两个杀人犯都被霍国玲姐妹说成民族英雄。中国第一古典名著竟然成了阴谋杀人的大百科全书。
《红楼解梦》最重要的贡献是将红学研究从曹家巷引回到清皇宫。这是一个方向性的巨大进步。仅此一点,就足以算得上新红学的里程碑。
红学呼唤历史索隐派与艺术评论派的通力合作——首先索解出《石头记》隐射的所有历史真相,然后研究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的文学艺术技巧。
新红学派令人敬仰的学者俞平伯
新红学家当中最令人敬仰的就是俞平伯。俞平伯坚持了《红楼梦》本位,不大搞红外线。错的光明磊落,敢于悬崖勒马,承认错误彻底,令人扼腕感佩。俞平伯大体上认可“梦魇文字论”。他对谬误太多的索隐派评价为:“东鳞西爪亦仿佛似之,徐按之又都不能自圆其说。”研究三十年后他又说:“我尝谓这书在中国文坛上是个“梦魇”,你越研究便越觉糊涂。”此乃身在迷魂阵中常有的感觉。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给新红学带来了一线生机与希望。
1949年他试图跳出胡适画定的误区的圆圈,还没写几句反省与修正文章,就被当成胡适在大陆的活靶子,劈头盖脸的挨了三十年批判!国家调动学术界全部力量,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对他压了过来,他只有认错认罪的份,还谈什么“胡适误区”?他本身就是被攻击的“误区”!
1979年俞平伯提出“红学是反《红楼梦》的”新命题,认为“红学愈昌,红楼愈隐”,“即讲的愈多,《红楼梦》愈显其坏”,“《红楼》已成显学矣,然非脂学即曹学矣,下笔愈多,去题愈远”,对自己在其中的作用,表示“十分悲愧,必须忏悔”!
这是俞平伯灵魂的痛苦的呼号!是他对新红学基本论点的大否定!并非平常检讨的套话!
1986年2月胡绳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名义,代表国家对50年代以来围攻俞平伯的政治运动予以彻底否定!在政治上给予俞平伯彻底平反。大快人心!
胡绳无意中讲了这样的话:“《红楼梦》有多大传记成分,怎样估价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怎样对《红楼梦》做艺术评价,这些都是学术领域内的问题。这类问题只能由学术界自由讨论”。
胡绳的本意是肯定俞平伯在这些问题上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对他进行政治围攻是不正确的,但恰好肯定了俞平伯正想否定的东西—“曹雪芹自传说”与“高鹗续书说”!俞平伯反而哑口无言,难以启齿了!
难道要接受国家政治上的平反,同时公开拒绝国家学术上的平反么?
俞平伯哑口无言,好心人就把他写的“红学是反《红楼梦》的”的新观点,看成在政治压力下的“自诬”!因为俞平伯在近三十年的政治围攻中写了数不清的检讨与认罪!万般无奈下经常向自己头上扣屎盆子!
但1979年写的文章决非检讨和认罪的性质,而是一个学术新观点!竟然未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九七八年,新红学权威俞平伯在论及索隐新红二说时,亦不得不承认:“齐则失之,楚亦未为得也。”
一九八五年俞平伯,在其《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一文中,更进一步指出:“我看“红学”这东西始终是上了胡适之的当了……现在红学方向就是从“科学的考证”上来的;“科学的考证”,往往就是烦琐考证。《红楼梦》何须那样大考证?又考出了什么?”
看来俞平伯想跳出胡适和他自己画的圈子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他对红学研究的论点风行天下已久,师从者遍及中外,已经积重难返。用《红楼梦》的话来说,就是“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早已从假设变成定论了。而信奉这些论点的后起之秀,业已自成家业,自立门户。对俞平伯的悔悟与新观点丝毫不感兴趣。
这种无人理解的处境,使他陷入孤独的苦闷中。他的临终遗言,证明他老来大彻大悟,自己认为必须说出来才好撒手而去!否则将死不瞑目。
他说的是:“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又说“千秋功罪,难于词达”!(春风文艺出版社《红楼梦·前言》)
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俞平伯一辈子献身红学,敢于探讨,敢于立论,勇于自我反省,勇于追求真理!其治学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他的临终遗言是几十年痛苦反思后的突破,证明他已挣脱了胡适新红学的桎梏,跳出了如来佛的掌心。
证明几十年的政治围攻对他毫无影响,而真正让他觉悟的是自身认识的升华。
他不惜自毁毕生的业绩以唤醒新红学界,是20世纪成功的悲剧人物中,最悲壮的一位!
关于《红楼梦》,毛泽东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观点。李希凡《红楼梦新探序言》云:“毛泽东同志曾称誉《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虽然引起一些红学专家的非议,我却以为,这也无妨作为一家之言。”
这一家之言,成了红学的金玉良言,最符合“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的《石头记》宗旨,是破解《红楼梦》唯一正确的方向。
2005年阳春于首都北京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