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官制简说
红学研究
官制,即设官之制。《晋书·文帝纪》中说:“秋七月,帝奏司空荀凯定礼仪,中军贾元正法律,尚书仆射裴秀议官制,太保郑冲总而裁焉,始建五等爵。”①这个记载可能是“官制"一词的最早出处,但它不是“官制”的起源。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产生国家之后,“官制”就随之而产生了。
官制是一种政治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官制是国家机器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统治阶级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具体表现。奴隶制社会,官制的职能表现在维护和巩固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政权,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削剥和压迫奴隶阶级;封建社会,官制的职能表现在维护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削剥和压迫农民阶级:
官制也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翻开二十四史的职官志,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宫制既有前后继承的一致性,也有其本身完善、发展的特异性。官制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封建的国家机器的日益强化,中央集权制的高度发展,特别是愈到封建社会的末期,官制也愈加腐朽和反动。因此,对官制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上各朝各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过程、作用、特点,从而使人们对历史上各个时代统治阶级的反动统治本质加深认识。
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古今中外的许多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从英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到法国的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从俄国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到东方印度的泰戈尔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官制”描写。《红楼梦》是我国封建“末世”社会里诞生的一部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名著,其中所描写的官制,不论是在思想性方面还是在艺术上,都具有极其宝贵的典型意义。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价值和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凡响的历史地位,对书中所写的“官制”进行一些研究,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有益的。所以,本文想从职称的称谓来源两个主要方面来探讨一下《红楼梦》里的官制特点及其意
一、“官制半遵古名”
《红楼梦))研究申尽管有许多分歧,但是大家对它诞生在中国的清朝乾隆初年至二十八年之间,即十八世纪中叶,是较为一致的。按照一般的规律,《红楼梦》里所写的官制基本上应遵循清制。可是,实际情况并非这祥。据我初步考察,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里所提到的职官——从中央到地方,上自王公侯伯下至七品芝麻官,内相外臣,文武百官,虽然称谓不下五六十种,但仔细推究均是“半遵古名”。
“官制半遵古名”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特点。所谓“半遵古名”,指的是职官称谓,即是说《红楼梦》所写的官制首先在称谓上就不是清制。我将全书的官名作了摘录,经过排列、考证之后,发现作者采用的写法大体上可以概括成下面三种方法:
(1)古已有之,信手拈来。如第二回分绍林如海,说他“今巳升兰台寺大夫”。这本是汉制,兰台令史主章奏。后世虽有称主管弹劾的御史台为兰台,御史府称兰台寺,但清制中绝无“兰台寺大夫”的职官。又如第三回写林如海向贾雨村作介绍,说贾赦是一等将军,“将军”是春秋战国时的武官名,束元明时还有。但到了清代则是宗室的爵号,如镇国将军、辅固将军、奉恩将军等。八旗驻防的最高长官也称将军,系由满族武职人员充任。此外,战争期问出征的军事统帅,也封大将军、扬威将军等等。再如,第四回写贾雨村乱判葫芦案之后给贾政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写信,告诉薛蟠事巳结案,无须挂念等语。“京营节度使”是宫职名,始设于唐代。唐开元之时,边境数州划为一镇,镇置节度使,统揽镇内军政大权,宋代已成虚名,到了元代即废掉。作者在这里是信手拈来,安到贾赦头上,借以说明贾家的身世不凡。
(2)明清相沿,非清独有。如,第二图里提到的“盐政”、“员外郎”,是明清都有的。又如,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后要做道场,书中写到的“僧录司”、“道录司”,明代设置,掌管全国僧道事业的最高官职等等,也都是清沿明制。第十五回提到周守备、第二十四回里提到的“通判”和后四十回里提到的“粮道”、“堂倌”、“五城兵马司”、“内阁大学士”等官职称谓,同样是明清两朝相沿的官职。这些职官称谓,既为明清共有,当然我们就不能依此指其“官制”为明制还是为清制。
(3)似清非清,烟云模糊。如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茉国府”时说贾政是额外主事,按照清中央机构设置,都有六部,部下设司,司的主管官员是郎中,副手是员外郎,再下就是主事。“额外主事”是蒲代科举中波有考中胀吉士的进士才可以做的。所以, “额外主事”并非明清共有,但贾政并非科举出身,亦没中进士,无资格考庶吉士,这里用了一个皇上“赐了个”的办法,这样一来与清制又不完全是一回李,所以是似清非清。又如第四回写贾雨村升了应天府知府,清代有知府,但无应天府。考史书所记,明有应天府、顺天府,清代只有顺天、奉天府。所以书中所说的应天府知府,也是似清非清。再如,第二回说到“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在消代内阁中有“体仁阁”,作者把它搬到“金陵省”,改名为“体仁院”,设“总裁”。这里既有清代官制的影子,但又不能指为清代所有。第八回提到秦钟之父秦邦业为营缮司郎中,与清代的营造司(内务府第六司)很相近,但“缮”与“造”一字之别,又将它的时代痕迹模糊了。同类例子还有一处,即第十三回贾蓉所捐的“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我们知道清制选满蒙勋戚于弟及武士为“侍卫”,分~二三等,在其中特选若干为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乍一看,这个“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应为清制,但后面又加了一个“龙禁尉”,却又是遍查清史所没有的。同回所列京中有“镇固公”及几位“亲王”、“郡王”等封号,同样给你一种似清菲清,模模糊糊的印象。有人将第三种情况说成纯粹是作者虚拟,这当然不无道理,但我以为以上几例中有清代官制的影子,应属不完全是作者虚拟的,或者说这些职官的称谓是有虚有实,虚实相间的。
上面从三个方面谈了《红楼梦》里写“官制”称谓的方法。由于全书中涉及到“官制”中的职官称谓较多,这里所说的只是其中的一些例子而已。如果将《红楼梦》前八十回里所写的职官称谓的特点,略加集中和概括的话,我认为以下十二个字是较为合适的。这就是:半古半今、半玄半无、半真半假。用一句话说,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二、从世安、科举刭捐纳官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宙吏的来源问题。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官吏来源大致可分为四种形式:即世袭、荐举、科举、捐纳。秦汉时期主要是荐举、世袭、捐纳之制;秦汉以后,特别是隋唐以后废荐举,主要是科举制、世袭制,亦有捐纳。《红楼梦》一书中主要写了世袭、科举、捐纳三种形式的来源。为了论述上的方便,我仍然将《红楼梦》里提到的职官做一次排队,从而概括出以下三个主要的来源。
(1)世袭:在封建时代,子孙继上辈的封爵,称为“世袭”。《三国志》中提到“汉相国参之后”,注说:“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袭爵士。”②稍后,《宋书·孔琳之传》说得更详细、更明确:“传国之玺,历代造用;袭封之印,奕世相传。”③秦汉以降,这种“世袭”、“门荫”、“任子”制度成了中上层官僚统治阶级的一种政治特权之一。
《红楼梦》里所写的职官来源之一,是世袭的。如贾府当日被封宁荣二国公,宁公死后长子贾代仕袭了官,代仕去世后由次子贾敬袭官,因贾敬学道又把官让儿子贾珍袭了。荣国公死后长予贾代善袭了官,代善去世后又由长子贾赦袭了官。黛玉家虽然没有贾家名声大,但祖上也是袭过官的。第二回介绍说:“原来这林如海之祖,也曾袭过列侯的,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只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到了后四十回写到贾家被抄时,贾赦、贾珍被革去世封,又由贾政袭了。这种世袭之官不只是贾家、林家两姓,京中八公,除宁荣二.公之外,还有六公也是世袭的。第十三回秦可卿大出丧还开列了一大串侯、伯、子、男,也都是袭封的爵号。这种袭封制是早期封建社会官吏的主要组成成分。来自袭封的官吏不仅数量很大,而且还都居高官显位,把持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实权。
(2)科举。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改由诸州岁贡三人。至隋炀帝乃置进士等科。唐代科目多至五十余种,故称科举。其后,宋用帖括,明清用八股来取士,亦沿科举之称。直至光结三十一年才命令取消科举之制。
《红褛梦》里多次多处提到科举的事。如,林如海“便从科第出身”,“乃是前科的探花”。又如贾政,书中介绍他“自幼酷喜读书,为人端方正直,祖父钟爱,原要他从科甲出身”。此外,如书中的贾政、宝钗、史湘云等要贾宝玉好好读书,目的就是要宝玉将来走科举之路。后四十回写宝玉、贾兰叔侄进考场中乡魁,也写的是科举情形。但是,我认为书中所写通过科举做官的人物中,贾雨村是最典型的。书中写道:“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后来,他竟由知府升为大司马,协理军机的高官了。
(8)捐纳。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国家以授予官职(虚衔或实职)取得捐款的办法,也是官吏来源之一。早在秦王朝时,秦始皇因飞蝗成灾,下诏百姓缴粟千石的拜爵一级。④汉朝文帝时接受晁错务农贵粟的建议,下诏准许百姓缴粟赎罪或给予爵位,⑤捐纳之制从此而始。清朝初年,屡用捐纳筹措饷银,乾隆朝时曾经常性的捐纳,官职变成商品。
《红楼梦))里写捐纳的有两处。一是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后,贾珍想要把丧事办得风光些,但“贾蓉不过是黉门监生,灵幡上写时不好看,便是执事也不多。因贾珍心下甚不自在。"于是,通过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与贾蓉捐了个前程”。据书中所写,戴权让贾家写了一纸履历,花了一千两银子,起了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给了一个执照,就成了“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二是第四十七回写贾府总管赖大之子赖尚荣,后来也是花钱捐了一个知县。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吏除了来自世袭、科举、捐纳之外,《红楼梦》里还提到一种皇帝“赏赐”的官员。第二回说到贾政“原要他从科举出身,不料代善临终遗本一上,皇上怜念先臣,即叫长子袭了官;又问还有几个儿子,立刻引见,又将这政老爷赐了个额外主事职衔,叫他入部学习;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从此,贾政平步青云,点了学差,放了粮道。不过,这种由皇帝亲“赐”的官员,在国家官僚群中,究竟占多大比侧,我虽然没有做过统计,但粗粗想来,其数量当是较少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和《红楼梦》里的描写,可以说封建国家的官员,主要来源还是上面说到的三种途径。
三、官制的研究及其意义
《红楼梦》里的官制问题,是脂砚斋最早指出来的。甲戍本第二回“今已升兰台寺大夫”句上有眉批道: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所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之处。继脂观斋之后,早期的《红楼梦》评论者周春在他的《红楼梦约评》⑥中也说道:
书中半真半假,往往如此。汉时兰台令史立章奏。
雨村援应天府,仍用南京旧名,亦半真半假,下仿此。
脂批和周春的“约评”点明了《红楼梦)》写官制的原则是“半遵古名”,其具体写法是“半有半无、半古半今”、“半真半假”。表面看来,这样的官制是“事之所无”,但仔细琢磨其内容都是“理之必有”。脂批说,这样的官制是“极玄极幻,荒唐不经”,未免有点夸张。其实在《红楼梦》之前的《西游记))里所写的官制,已是“半真半假”。江顺怡在《读红楼梦杂记》⑦中就说过:
《西游记》托名之人,而书中有明代官爵。
今《红楼梦》书中有兰台等大夫及九省统制、节度使等官,又杂出本朝各官,殊嫌芜杂。
这段话说明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官制“半遵古名”并非由《红楼梦》始,此法前人已用过。但他说这种写法“殊嫌芜杂”,倒未必如此。这一点,我将在后面再谈。
当代著名学者中,启功先生对《红楼梦》里的官制问题谈得最多,也最透彻。他在《读(红楼梦>扎记》⑧一之第二部分“官职”中曾说:
《红楼梦》一书中所有的官职名称,有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也有完全信手虚构的。即以历史上曾经真有的官名来说,却常常不是同——朝代的,或者那个官职,在古代并不管辖那种事务。也有清代的官名,但那些往往是清代沿用前代的官,名并非清代所特有的。后来,启功先生在《注释<红楼梦>的几个问题》⑨一文的“官制问题”一节中又说:作者所避忌露出的清代的特点中,官制方面尤为严格。凡是清代以前有过而清代也沿用的,便不属清代特有,才出本名称;凡清代特有的,一律避开。象“龙禁尉”、“京营节度使”等等,不但清代没有,即查遍《九通》、《二十四史》,也仍然无迹可寻。又书中说明“五品龙禁尉刀,下文则说‘‘秦氏恭人”(十三回)。各种八十回抄本(即所谓“脂批本”)都如此。有人因为清代五品命妇称“宜人”,六品命妇称“恭人”,认为作者这里是笔误。于是高、程刻本一系的版本都直接改为“宜人”。要知作者用意正是要使品级和封号差开,才露不出清代官制的痕迹。改为“宜人”,于清代官制虽对了,而于作者本意却错了。
从二百年前的脂砚斋到当代的著名红学家启功先生,对《红楼梦》里的“官制”都给予了充分的注意,并指明其官职称谓的写作特点,这些无疑都是非常正确的,有益的。但我认为上述研究尚未讲出《红楼梦》里所揭露出的封建官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来源的种种弊端。我认为《红楼梦》中的官职称谓只是作者的写作艺术技巧,它固然可以显示出作者的匠心不凡,但他写官制的目的却主要是在本文所写的第二部分——即“从世袭、科举到捐纳”的背后所告诉给读者的一切。例如:
(1)世袭——它不是根据选贤任能的原则,而主要是凭籍父兄的功绩受封当官。这种制度的结果是使官僚子弟之中的无德少才者尸居显位,子孙相袭,造成整个国家吏治的腐败无能。如《红楼梦))里所写贾家荣宁二府的几位袭官者,就是典型的例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别事一概不管。”这位袭官者“只心想作袖仙”,“只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们胡羼。”最后烧胀而死。其子贾珍,“只一传高乐不了,把那宁国府竟翻过来了,也没有敢来管他的人。”至于荣国府的贾赦,虽然“现袭一等将军”之职,但依书中所写却是一个一味好色好货的家伙。更为严重的是,“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若让这样一些儿孙继续袭下去,国家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还用再说什么吗?
(2)科举——在历史上,科举曾经为封建国家选拔了不少优秀人才,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推动历史前进做出过贡献。但在封建制度下,历代科举出身的官吏中也有相当一批人是《红楼梦》里所写的贾雨村一流的官员,虽然才干优长,未免贪醋,贾雨村的宦海生涯,就是封建社会里科举为宫的典型代表。
(3)捐纳——这是封建社会里产生大量腐败昏愦的官吏和骇人听闻的贪污现象的渊薮。凭藉金钱“捐纳”一官半职,上了任即千方百计敲剥天下黎民以收回“成本”。
这些人无德无才,信奉的就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所以,捐纳的官吏比起别种途径为官者,对金钱的贪婪有过之两无不及。至于书中的贾蓉,不过是一个道地的花花公子,父子聚麀、偷婶娘,无所不为。如此人品却捐了一个“五品袭禁尉”,可见这样的国家已不堪到何种程度!
《红楼梦》是一部旷世奇书。作者在开卷即云此书是“真事隐去”,用“假语衬言”敷演出来的。所以书中“朝代年纪,失落无考”,“假借汉唐年纪添缀。”研究《红楼梦》里的官剐的意义,首先,证明了作者所写“官制”也是按此方法而行,它是全书“假语材言”的组成部分。其次,通过书中所写职官称谓、来源,使我们看到这种写作方法所产生的强烈艺术效果。特别是使读者通过书中所写的官吏来源看到封建社会的官制所产生的不可克服的种种弊端。从而加深对整个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的认识。
至于《红楼梦》里的官制为什么要采取“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写法,有的研究者指出:是为了躲避文字狱,怕读者识破书中所指的具体朝代。我以为这个看法似乎有失于偏颇。我在本文前面提到了对官制这种半真半假、半古半今、半有半无的写法,绝非《红楼梦》始作俑者,就说明了这是小说家的创作手法问题,与当时——清代的文字狱并不一定非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记得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人物均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我想,《红楼梦》里的官制也是如鲁迅先生所说是“拼凑”起来的。尽管古今中外所有的伟大作品未必都如此!
1983年7月1日初稿
1983年8 月1日定稿
注: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第44页。
②参见《三国志·魏忠·武帝记》,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
③梁·沈约撰《采书》卷56.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第1562页。
④参见司马迁:《史记》卷6.《始皇本记》。
⑤参见班固:《汉书》卷2.《丈帝记》和《汉书》卷49.《晁错传》。
⑥周春:《阅红搂梦随笔》,转引自一粟《红楼梦卷》卷三,68、69页。
⑦转引自一粟:《红楼梦卷》第206页。
⑧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3年第3期。
⑨载《文史》第11辑,中华书局1981年3月版第229页。
⑩载《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第4卷。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