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刘敏中·临江仙芙蓉》原文及赏析

2022-12-29 13:18:07

  《荷花·临江仙芙蓉》咏荷花诗鉴赏

  刘敏中

  见说瑶池池上路,雪香花气葱茏。一双依约玉芙蓉。烟波孤梦断,风月两心同。千古情缘何日了,此生何处相逢。不堪回首怨西风。残芳秋淡淡,落日水溶溶。

  唐宋以来,咏荷诗词多矣。由于诗人们的出发点不同,每个人的咏荷诗词,在意境上亦各有特色。有的盛赞荷花之美,有的欣赏荷花之洁。有的把荷花比作君子,有的将荷花当作贤人。或寄托自己的超尘脱俗思想,或反映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总之把荷花看成了有灵性的花。刘敏中的这首咏芙蓉词,属于寄托自己超尘脱俗思想之作。

  “且说瑶池池上路,雪花香气葱茏。一双依约玉芙蓉。”瑶池,神话中神仙所居之地,这里指荷花所处的环境。依约是隐隐约约的意思,用以形容荷花的形象。三句话的意思是,听说瑶池的池上有路,那里的荷花美极了,白花似雪,香气扑鼻,在葱茏的绿叶衬托下,隐隐约约,象瑶池的仙子一样,凌波而立。后两句,着墨不多,却勾画出了完整的荷花形象。花色如雪,气味清香,荷叶葱茏,神态动人,时隐时现,把荷花写得栩栩如生,本质特征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然而作者没有把笔墨单纯地停留在对荷花的形神描写方面。作者接下去写到:“烟波孤梦断,风月两心同。”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本词的用意,原来对荷花的描写旨在给我们渲染一个如瑶池般幽静的境界。这个境界是远离尘世的境界,会使人联想到归隐的境界。这里的烟波,是指水上烟波,古代诗人常用以指代归隐之处。“烟波孤梦断,风月两心同”,是说诗人归隐之志不能实现,只好寄托于清风明月,因为这两种美好景色,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人们是能够得到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归隐无路的苦闷心情。

  词的上片,作者通过对池上白莲的描写,表达作者渴望归隐的心志。下片写莲谢之后的景况,进一步抒发归隐之情。“千古情缘何日了,此生何处相逢。”情缘,明写与白莲之情缘,暗指归隐之心志。秋风起,荷花谢,和荷花的缘分何时完结?此生此世,还能在何处相逢?往事如烟,繁华已去,只好埋怨西风了。三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惜花心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这种追求又无法实现。再看现实,“残芳秋淡淡,落日水溶溶。”秋天降临,万物萧疏,夕阳下,池水照样流淌。结句极力描绘了荷花谢后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突出了主题。残芳,落花。淡淡,颜色浅淡,指秋后荷塘景色萧条。唐·杜甫有“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的诗句。溶溶,水流貌。下片作者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这个现实主要是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有如肃杀之秋。

  这首词,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向往归隐而又无法实现的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无法摆脱现实的苦闷心情。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情景交融,意境幽雅,格调沉郁。诗人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是一首较好的咏荷之词。

相关推荐

  • 《方岳`鹊桥仙七夕送荷花》原文及赏析
  • 《黄载·隔浦莲荷花》原文及赏析
  • 《赵以夫·忆旧游慢荷花》原文及赏析
  • 《赵以夫·青玉案荷花》原文及赏析
  • 《方千里·花犯荷花》原文及赏析
  • 《卢祖皋·渡江云赋荷花》原文及赏析
  • 《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原文及赏析
  • 《史达祖·隔浦莲荷花》原文及赏析
  • 《刘光祖·洞仙歌荷花》原文及赏析
  • 《辛弃疾·卜算子荷花》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