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方惟深的诗,极受王安石所称赏,以为“深得唐人句法” (《中吴纪闻》)。这首《舟下建溪》,王安石更是爱不释手,“尝书坐右”,以至后人将此诗误入王安石集中(见《莆田文献》)。
从这首诗的意趣来看,确实深得唐人之味。从题材看,它写的是旅途夜泊。建溪,在今福建省。方惟深是福建莆田人,但家在长洲(今江苏苏州),所以诗人称自己所乘之船为“客航”。在表现手法上,诗人使用了几组意象勾勒了具有传统审美情趣的画面:在昏黄的月光下,一只客船徐徐靠岸。“浦”是水滨,“收浦” 即停舟靠岸。岸边的“野店” 已熄灭了灯火,准备闭门歇息了。这二句使人想起唐人张继著名的《枫桥夜泊》: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二诗都写出了客船夜泊的静美境界,只不过张诗以袅袅钟声反衬之,而方诗则用光线和动作烘托。“月黄昏”用林逋名句 “暗香浮动月黄昏”辞语,也是眼前实境。诗人凭借着黯淡的月色,依稀辨出了“无灯”的“野店”。它提示了夜色深沉,万籁俱寂。而“欲闭门”的动作描写,就更进一步渲染了这一静谧的世界。
前二句写的是客船刚泊岸时诗人眺望岸上所见。后二句则写系舟岸枫的动作细节和内心感受。“倒出岸沙”写诗人系舟时见到溪水从枫树根下面往里冲刷,以至枫树的根部裸露于水面。这棵半死的枫树给诗人以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才注意到了去年于此系舟留下的痕迹。这二句的意境之深永,倒不在这株半死的枫树“倒出岸沙”的奇特,也不在诗人认出去年系舟的痕迹; 其妙在于,诗人从这株留有去年系舟痕迹的半死枫树中,含蓄地表现出异乡漂泊的游子的惆怅,一种淡淡的莫名的哀伤。这种境界使人想起苏轼的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和子由渑池怀旧》)。“倒出岸沙” 之枫,与往年系舟之痕,同雪泥鸿爪一样,都是诗人在人生旅途上留下的印迹,诗人借此表达的象外之意,是深沉无尽的。苏诗用了一个高度概括的议论性的比喻,方诗此处则是一个实景的特写镜头。然而,对人生的无穷感慨、那寄寓其中的深沉哲理意味,却是多么相近似! 王安石之所以极爱此诗,原因大概就在此处吧。
相关推荐